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長征時期黨在川康藏區民族工作及其貢獻

楊堅贊 姜驍軍

2017年02月10日08:10    來源:光明日報

  在長征途中,紅軍通過了10多個少數民族聚集區和雜居區,得到了苗、瑤、彝、回、藏、羌等沿途少數民族的支援和幫助。尤其是進入川康藏區,是長征途中最為艱難困苦的一段歷程,紅軍在這裡留下了中國革命史和黨的正確民族政策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黨的民族政策喚醒了長久以來備受歧視、奴役、壓迫的藏族同胞,他們懷著對黨和紅軍的深情厚誼,竭盡全力支援紅軍,為長征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視民族問題,把解決民族問題視為中國革命總問題的重要部分。長征之前,黨制定的解決民族問題的綱領和主張,為紅軍長征順利通過民族地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備。1934年11月,紅軍總政治部作出《關於爭取少數民族工作的指示》,要求“野戰軍今后的機動和戰斗都密切的關聯著爭取少數民族的問題。這個問題之解決,對於實現我們的戰略任務有決定的意義。因之各軍團政治部,必須立即把這個問題提到最重要的地位。”要求各部隊“必須向全體戰士解釋爭取少數民族的重要性,及其必須的注意事項”,其中“⒈嚴格政治紀律,絕對不許對少數民族有任何騷擾……⒉動員全體戰士向少數民族廣大群眾宣傳紅軍的主張,特別是民族自主和民族平等……”11月29日,在進入民族地區之前,紅軍總政治部又發布了《關於瑤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則指示》,號召全黨全軍“在一切的工作中,必須不疲倦地”做好民族工作。

  紅軍長征進入桂、黔、滇、川、康等少數民族地區以后,第一次面對如此復雜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苦難深重的少數民族企盼變革的強烈願望。黨中央深刻地認識到,必須及時制定、調整和發展符合少數民族地區實際的民族理論和政策。在此期間,黨和紅軍接連不斷地發布了一系列決議、指示和文告,為長征途中的民族工作指明方向。如1934年12月24日,紅軍總政治部作出了《關於我軍沿途注意與苗民關系加強紀律檢查的指示》。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布告》強調,“對於苗、瑤等少數民族,主張民族自決,民族平等,與漢族工農同等待遇”﹔5月,紅軍在涼山彝族地區發布《中國工農紅軍布告》稱,“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紅軍運用各種形式積極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如:黔東特區《關於苗族問題決議》,紅一、四方面軍《告川康藏彝民族書》《回民斗爭綱領》《回民區域政治工作》以及以毛澤東、朱德、賀龍等黨和紅軍領導個人名義發布的一系列文告、公告等。

  紅軍進入川康藏區后,比以前更深入、廣泛地接觸民族問題。黨進一步制定調整關於少數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針和政策,民族工作全面開展,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告康藏西番民眾書——進行西藏民族革命運動的斗爭綱領》,宣布“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是主張解放各被壓迫民族,因此主張……建立自由選舉的革命政府並積極幫助一切的革命的民族運動。”根據藏區的民族特點,又針對性地發布了《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部布告——紅軍到地約法十章》等大量宣傳材料,指導紅軍指戰員開展民族工作。毛爾蓋會議通過《中央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后的政治形勢與任務的決議》指出,“爭取少數民族在中國共產黨與中國蘇維埃政府領導之下,對於中國革命勝利前途有決定的意義”。會議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分析研究民族問題,制定了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理論和政策,明確了“關於少數民族中黨的基本方針”,成為當時黨和紅軍在民族地區開展工作的行動指南。

  在川康藏區,黨和紅軍實行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幾個方面:

  主張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紅軍所到之處,都不厭其煩地向當地少數民族群眾揭露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的根源,宣傳黨和紅軍把各族人民從被壓迫、奴役的制度下解放出來,實現中國各民族的大統一、大團結的政治主張。黨和紅軍領袖毛澤東以及周恩來、朱德、賀龍、劉伯承、聶榮臻等都曾親自做民族、宗教上層人士的團結爭取工作。紅軍各級指戰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使受盡歧視和壓迫的藏族群眾深受感動,從感情和心理上接受和認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

  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黨和紅軍把宗教問題作為民族工作的重要內容,向僧俗群眾廣泛宣傳“信教自由,念經當喇嘛和尚聽其自願”﹔同時嚴格部隊紀律,規定“不要毀壞經書和神像,不要傷害番人的宗教感情”。進入藏區后,紅軍不進駐寺廟,不干擾寺廟的宗教活動,不傷害喇嘛僧人,寺廟的佛像、雕塑、壁畫和“經幡”等都得到妥善的保護。

  尊重民族地區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紅軍總政治部發出通知,要求各部隊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風俗習慣,並將這些習慣向戰士說明。紅軍每到一處,立即派人深入少數民族村寨,調查當地社會經濟、風土民情、民俗禁忌等,編印“情況通報”下發部隊遵守。紅軍也向群眾廣泛宣傳黨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反對傷害民族風俗和宗教感情等主張。黨和紅軍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強調少數民族有語言文字的自由,還把尊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政策編成通俗的歌謠,便於學習和傳播。

  幫助少數民族建立革命武裝和政權。建立少數民族自己的革命政權,實現民族解放,是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紅軍在川康藏區開展民族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黨組織在當地少數民族中選拔培養了一批具有一定覺悟的優秀分子作為骨干,組織和動員群眾組建游擊隊等武裝,以鞏固革命政權,打擊反動勢力的反扑。黨也注意到民族地區的特殊性和社會階層的復雜性,認為不宜完全照搬或移植漢族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做法、經驗,因而提出了區別對待的方針。

  開展對民族上層的統一戰線工作。1935年8月,中央政治局分析了“少數民族中階級分化程度與社會經濟發展條件”之后,提出在有些民族中,有建立民族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在川康藏區的統戰工作主要措施有:一是保護少數民族上層利益。二是積極與少數民族上層建立友好關系、達成協議或結成聯盟。三是尊重和保護宗教,爭取和團結宗教上層人士。團結包括少數民族上層人士在內的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紅軍順利通過民族地區創造了有利條件。

  紅軍途經和駐扎川康藏區的時間,在整個長征期間佔很大比重。紅軍進入川康藏區以后,設立少數民族委員會等專門機構,研究制定政策,指導民族工作。紅軍主要領導和各部隊紛紛深入少數民族村寨,廣泛深入地宣傳黨的綱領、主張及紅軍的宗旨,各部隊也嚴格執行民族政策和政治紀律,尊重當地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以實際行動幫助少數民族群眾。川康藏區的革命運動在黨和紅軍的領導下蓬勃發展起來。

  首先是建立少數民族革命政權,實現民族解放。在黨的基層組織的領導和紅軍各部隊的幫助下,川康藏區從1935年初夏開始,陸續誕生了若干不同規模、不同形式、不同性質的革命政權。這些革命政權根據黨中央的精神,領導藏羌等各族人民開展反對封建剝削制度、推翻國民黨軍閥統治、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使民族地區呈現出前所未有、生機勃勃的新氣象。其次是在紅軍的幫助下各民族的革命武裝也先后建立起來。這些少數民族革命戰士基本來自當地社會底層的各民族青壯年,勇猛彪悍,熟悉並且適應藏區高寒、險峻的氣候環境。他們協助紅軍部隊參與作戰,還承擔了偵察、警戒、帶路,守衛交通關隘,剿匪、肅反,宣傳爭取群眾,籌集糧食物資等軍事、政治任務,對於維護社會穩定、打擊反動殘余勢力,保衛少數民族紅色政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接受了革命真理的藏族民眾,竭盡所能支援紅軍,積極籌集糧食、牲畜等各類物資,組織后勤保障,為紅軍做通司(翻譯)、當向導,踴躍參加紅軍,補充革命力量。

  (作者:楊堅贊 姜驍軍,單位: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責編:楊文全、趙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