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日葵 仇立平
2017年01月09日09:03 來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一、問題提出與文獻述評
階層認同及其形塑,是分析社會階層化現象的重要維度。但相較於地位獲得的大量研究,目前國內學術界有關階層認同研究積累仍然較為薄弱。近年來,有關階層認同及其影響因素不斷受到學者的關注。他們沿著西方學者的分析路徑,從探討客觀社會經濟地位和階層認同是否一致開始,逐步分析了居住空間、生活方式、交往方式、﹝1﹞住房、﹝2﹞參考群體的相對剝奪感、﹝3﹞消費方式﹝4﹞等對階層認同的影響。這些研究盡管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對於探究中國社會背景下的階層認同形成無疑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研究也有進一步深化的空間:已有研究要麼整體上忽視了階層意識的文化維度,要麼只是部分關注。尚缺一個從文化角度研究階層認同較為系統的研究。尤其是消費社會來臨之后,生活方式、文化消費對階層認同的影響越來越大。為此,筆者擬嘗試從階層認同研究的文化傳統著手,結合大陸消費社會中日益形成的品位與生活方式的社會區隔,以布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為視角,在理論上探究文化資本作用於階層意識機制的同時,通過實証研究加以檢驗,以期能略微推進階層認同研究的文化維度。
階層認同的理論研究發端於馬克思關於“自在階級”和“自為階級”關系的經典論述。前者指生產過程中相似階級處境的個人和群體﹔后者指相似客觀階級地位的社會行動者感受到生產關系中的不公平待遇,發展出階級意識,進而從事社會抗爭和政治運動,以尋求自身的階級利益。因此,從客觀階級地位可發展出階級意識,且客觀階層地位決定了階層意識。受此影響,階層認同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在於客觀階層地位和主觀階層認同之間的關系。
作為階層認同實証研究的先驅,桑德斯在探討20世紀40年代美國階層結構時就關注階層地位與階層認同之間的關系,並強調經濟因素是階層認同的主要根源。﹝5﹞這一傳統在后來研究者中得到延續,他們將馬克思作為物質基礎的階層地位,變成社會經濟地位指標,例如教育、職業、收入等,並分析這些指標對主觀階層認同的影響。研究普遍認為階層認同和階層地位指標之間雖然存在著一個很不錯,卻非完全的匹配關系。例如侯瑞和特雷曼的研究指出,個人教育、家庭收入、家長職業等三個客觀階層指標合起來隻能解釋美國成年民眾階層認同19.6%的變異。美國民眾主觀階級意識未能凝聚於客觀階層位置上。他們的研究發現人際網絡包括親戚、朋友、鄰居的職業地位對階層認同的影響力同家長職業一樣大,階層認同受到他們所認識的親朋鄰居的階級位置影響。﹝6﹞此后,研究者普遍認為,客觀階層地位並非影響階層認同的唯一因素,親密網絡等社會資本,以及社會流動等成為客觀階層地位之后,經常被用於探究階層認同的重要變量。
主觀階層認同與客觀階層地位並非完全符合,說明還有其他因素對階層認同的形成至關重要。相較於對社會資本的聚焦,探究文化資本對階層認同的影響則鮮有涉及。從理論上看,階層認同研究存在兩大理論范式。一種是馬克思唯物主義的物質決定論,突出客觀階層地位對階層認同或意識的決定性作用。另一種則是,將物質與文化並重,在強調物質重要性的同時,突出了文化的獨立性,強調了階層意識形成的文化過程,重視文化傳統、生活方式、消費等對階層認同形成的影響。例如,湯普森通過研究工人階級的日常生活方式,發現形成中的工人階級正是通過對階級經驗的文化處理而形成自己的階級意識。突出了文化因素在階級意識形成過程中的作用。﹝7﹞
理論上,從文化資本角度討論階層認同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韋伯的地位群體概念。韋伯首先指出客觀階層地位與階層認同在很多情況下是不一致的,並提出了以生活方式為代表的商品消費原則來劃分。地位群體代表著共同生活方式的群體,這種生活方式涉及特定的社會聲望與榮譽,並構成地位群體的基礎。生活方式往往會形成社會認同、婚友的基礎,同時也建構了一個人為的社會排除機制,不同生活方式構成不同的社交圈。當人們有類似生活方式,就容易形成階層認同。柯林斯則進一步指出,具有相近文化資本的個體,彼此容易建立情感性的親密網絡,形成內群體,而與其他不同文化資本所有者有所區隔,且內團體可發展出不同的階層認同。布迪厄在馬克思的資本和韋伯的地位群體概念基礎上,提出“文化資本”概念。文化資本指的是對於上層文化所能掌握的程度,可以是非物質層面,如上層民眾通常所具有的談吐、儀態舉止、藝術品位與高雅文化活動和休閑文化以及價值觀等﹔也可以是物質層面,如上層民眾通常擁有的家具、藝術品、服飾所顯現的品位。人們的生活方式愈接近上階層,文化資本也就愈高,所能得到的榮譽也就愈高。﹝8﹞
布迪厄認為,文化呈現一種分層的狀態,這導致有些文化被視為是高等的,而其他則被視為是低等的。於是像服飾、休閑活動、音樂、閱讀等看起來是非常瑣屑的事情,但是人們在這些事情上的文化差別,卻能承擔起區分社會地位,以及再生產現存社會結構的作用。布迪厄將階層劃分為支配階層、中間階層和普通階層,並將文化趣味與相對應的階層聯系起來,分為“合法趣味”“中等品位的趣味”和“大眾趣味”。由於不同的客觀階層地位,往往會塑造出一個人不同的慣習,當階層慣習外化為實際行動時,就形成各自獨特的文化及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資本決定了不同階層的品位,進而建構出不同的階層認同。具體地,不同階層的成員,總是在各自階層慣習約束下,帶著自己特有的階層秉性,進入不同品位的場域,並通過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來表明自己的階層身份,表明自己與其他階層之間的關系和社會距離。﹝9﹞因此,文化資本是一種區隔性的資本,具有標志等級的功能。尤其是生活方式、文化消費等文化資本是客觀階層地位的指示器。簡言之,文化資本作用於階層認同的機制在於內聚的認同和外在的區隔。越具有優質的文化資本的人們,其主觀階層認同就可能越高。這種內在認同和外在區隔的載體就是文化資本的各種表現形式或者外顯指標:身體化的文化資本,如藝術品位、休閑文化、儀態舉止﹔客觀化的文化資本,如所擁有的藝術品、餐飲、服飾,以及各種需用經濟資本來購買所得,且可累積的物品﹔制度化的文化資本,如學歷、資格。
在經驗研究上,國內的消費分層研究成果顯示,大陸的消費社會正在逐步形成。例如,李培林和張翼以恩格爾指數為依據劃分了7個消費階層,這7個消費階層在衣、食、住、行、通信、休閑娛樂方面存在差異。﹝10﹞李春玲基於全國抽樣調查數據資料,研究指出階層地位較高的人更可能處於消費分層的上層,而階層地位較低的人更可能位於消費分層的下層。﹝11﹞消費被看作是實踐中構成認同的一個要素,人們的認同越來越多地通過消費得到表達和呈現。生活方式、消費等文化資本也成為解釋人們客觀地位與主觀階層認同不一致的重要維度。例如有的研究指出,住房對階層認同發揮著非常顯著的作用。﹝12﹞有的研究則直接指出,不同消費階層能夠較好地代表主觀階層意識,兩者偏相關關系達到0.34。﹝13﹞還有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職業階層位置在生活方式上也具有明顯的區分。客觀階層位置與生活方式之間有一定程度的關聯,主要表現在高雅休閑因子和通俗娛樂因子上。﹝14﹞我國台灣地區的一些學者研究表明,音樂偏好、用餐和購衣場所的偏好等生活形態會影響到個人對階層的主觀認同。﹝15﹞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消費對階層認同的研究集中於客觀物品的消費,如耐用品、衣、食、住、行等。而從生活方式、休閑方式,尤其從文化消費如讀書、聽音樂等角度去研究階層認同較為稀少。一般認為,隨著大陸物質水平的提高,消費社會的興起,包括文化消費在內的文化性層化體系正逐步形成中,社會分層越來越由文化標准來確立。基於此,筆者認為文化資本對階層認同的區隔功能很有可能是存在的,這意味著文化資本很有可能在中國社會背景下對階層認同產生影響,這也是本文想探討的主要問題。
二、變量測量與研究假設
(一)變量測量
1.關鍵自變量
本研究的主要自變量為客觀階層地位和文化資本。筆者擬從以下三個維度對文化資本進行測量,以便分析文化資本的不同維度對階層認同的影響。
(1)身體化、客觀化和制度化文化資本
身體化的文化資本是經家庭、學校教育內化為個人精神與身體一部分的文化知識、文化技能和文化修養,表現為慣習、愛好、交往方式、操作技能、認知判斷、趣味及感性等文化產物。通過“您對自己的以下行為怎樣評價”(行為評價內容包括著裝、就餐行為、坐姿、講話方式、說話禮儀等5個方面),以及被調查者兒時(14歲以前),父母對其在待人接物、坐相、吃相等的教育情況來測量。
客觀化文化資本是一種物化的文化資本。如書籍、繪畫、古董、道具等物質性文化財富。通過詢問“您擁有最多的書籍有哪些”以及兒時家中客觀形態文化資本(電腦、地圖、字典、少兒讀物等)的存量。
制度型文化資本或教育文化資本,主要通過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來測量。
(2)家庭文化資本:藝術修養類、家庭文化熏陶類、文化投資類文化資本
藝術修養類文化資本主要與布迪厄所說的高雅文化有關,包括參觀藝術展覽、參觀博物館、觀看話劇﹔家庭文化熏陶類文化資本主要與父母文化行為有關,包括父母讀書看報、寫文章、聽音樂等﹔文化投資類文化資本主要指家庭對子女學校以外的教育投入,主要包括參加藝術班、補習班、興趣班等。
上述文化資本類型,除了制度化文化資本直接用教育程度進行測量外,其余為簡化變量,都採用主成分法進行因子分析。經過Varimax旋轉后,特征值大於1的因子共有5個,共計解釋了53.19%的全部方差,最終共形成了5個因子。分別是藝術修養因子、家庭文化熏陶因子、文化投資因子、客觀化文化資本因子、身體化文化資本,主要反映的是被調查者14歲以前的家庭文化資本。
(3)高雅休閑文化資本:一種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文化消費、娛樂休閑方式等文化性區隔是文化資本的重要指標。本次調查詢問了被調查者在業余或閑暇時間最喜歡且經常從事的活動中是否有以下活動:歌劇院或音樂廳看歌劇、戲院看戲、看話劇、打保齡球、打高爾夫、旅游、看書。這些休閑活動、文化生活方式被認為是中等品位。
2.因變量
階層認同僅指個人對自己所處社會階層的主觀評價認知。主要是通過被調查者的主觀評價,選擇自己屬於哪個社會階層來測量。將認同階層的封閉性選項設定為:高層、中上層、中層、中下層、底層,由被調查者自己選擇。調查結果顯示,0.3%的人認為自己屬於高層,2.2%的人自認為屬於中上層,23.1%的人自認為屬於中層,50.2%的人自認為是處於社會的中下層,24.2%的人認為自己處於底層。可見,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屬於中下層。
(二)研究假設
本研究的主要假設是文化資本對階層認同具有獨立效應,即在控制客觀階層地位等其他變量的條件下,文化資本仍然對主觀階層認同產生影響。
首先,教育歷來被認為是影響階層認同的主要變量。盡管隨著教育的擴張,教育文憑可能出現貶值,進而降低了對階層認同的影響。但在當下的中國社會,筆者認為教育還是對個人階層認同產生影響。
假設1:是否受過高等教育對階層認同具有統計顯著性影響。
家庭是社會化的重要場所,通過社會化可實現階層慣習的傳遞和內化。一般認為不同階層的父母,其教養風格是不同的。不同階層父母擁有的文化資源、文化投資能力、塑造文化氛圍能力和價值觀也不同。這些文化社會化的階層差異,造成價值觀內化的不同,也有可能影響他們對自身所屬階層的判斷。
假設2:家庭文化資本對階層認同具有統計顯著性影響。
假設2a:身體化文化資本對階層認同具有統計顯著性影響
假設2b:藝術修養對階層認同具有統計顯著性影響
假設2c:文化熏陶對階層認同具有統計顯著性影響
假設2d:文化投資對階層認同具有統計顯著性影響
假設2e:客觀文化資本對階層認同具有統計顯著性影響
休閑活動作為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現形式,要有客觀階層地位的基礎,因而呈現出區隔性分布。某種休閑活動往往被視為是特定社會階層的專屬,例如文化性參觀被視為中等收入群體文化的一部分。參加休閑活動通常是一種自我表現,即使不是自我表現也是服膺群體規范的需要,是為了表明你是某個階層的一員。因此,隻要進行合適的休閑活動,就能遇到同類人,而這些具有相同文化生活方式的成員則較容易走到一起,形成彼此認同。
假設3:休閑文化資本對階層認同具有統計顯著性影響。
三、數據結果與分析
筆者將高層和中上層合並為中高層,並賦值為4,中層賦值為3、中下層賦值為2,底層賦值為1。以賦值后的階層認同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年齡平方、客觀階層地位、月平均收入對數、教育文化資本、家庭文化資本以及休閑文化資本為自變量進行等序邏輯回歸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文化資本對階層認同影響的ordinal logistic回歸結果(略)
從表1可以看出,模型A1是人口學模型,性別和年齡都具有統計顯著性,但模型的解釋力很低,偽決定系數隻有1.2%.從模型結果可見,與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將自己歸為社會更低的階層,年齡對自我階層認同的是一種倒U形的關系。在剛開始,隨著年齡的增加,被調查者把自己歸入更高階層的累積發生比更大,但48歲之后,隨著年齡的增加,把自己歸入更低階層的累積概率變大。
模型A2是在模型A1的基礎上加入了客觀階層地位變量,模型的解釋力顯著增強。偽決定系數增加了9.5%,達到10.7%。這表明,客觀階層地位能夠解釋階層認同的很大差異。其中,收入變量和階層地位都具有統計顯著性,且回歸系數均為正數。這表明,收入越高,認同自己屬於社會更高階層的累積發生比越大,即收入越高,越有可能將自己歸為社會更高的階層。與處於社會底層的被調查者相比,處於中高層、中層和中下層的被調查者主觀上認為自己屬於社會更高社會階層群體成員的累積發生比更大。由此可見,客觀階層是認同階層的基礎。
在模型A2的基礎上,模型A3、模型A4、模型A5則分別加入了教育、家庭文化資本和休閑文化資本。文化資本變量的加入略微提升了模型的解釋力,偽決定系數提高了0.7%。這表明文化資本也是影響主觀階層認同的因素之一。在文化資本變量中,文化熏陶、文化投資、客觀文化資本不具有統計顯著性,說明上述3個因子得分的差異不會導致階層認同的差異,假設2c、2d、2e未獲証實。但其余的文化資本變量如是否獲得過高等教育、藝術修養因子和身體化文化資本以及是否具有休閑文化資本都具有統計顯著性,且回歸系數均為正數。具體地,受過高等教育的被調查者要比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主觀上將自己歸入更高階層的累積發生比大,因而是否受過高等教育對階層認同具有重要影響,假設1獲得証實。藝術修養因子得分和身體文化資本因子得分越高,將自己歸入更高階層的累積發生比越大。這表明,兒時越經常參與高雅文化活動如參看博物館、歌劇等活動,家庭教養氛圍比較好的被調查者越有可能認為自己屬於社會更高階層,假設2a、2b、獲得証實。兒時所形成的生活品位一旦內化之后,將很難發生改變,並對階層認同產生顯著性影響。擁有較高雅休閑文化資本的被調查者要比沒有高雅休閑文化資本的被調查者主觀上將自己歸入更高階層的累積發生比大。這意味著在業余活動或者休閑活動中越經常參與一些中等品位的文化活動如看歌劇、話劇、讀書、打高爾夫、保齡球的人,越有可能將自己視為處於社會更高階層的人,假設3獲得証實。
通過三種模型的比較發現,在控制其他變量的情況下,客觀階層地位始終具有統計顯著性,而且在解釋力方面,客觀階層地位要比文化資本具有更強的解釋力。但是藝術修養文化資本因子、高等教育文化資本、休閑文化資本對於階層認同仍然具有較大的作用。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研究階層認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主觀階層認同與客觀階層位置能否相呼應是該階層體系維系其正當性的關鍵。對階層認同分布及其變遷狀況進行考察,是把握社會分化和潛在社會沖突狀況的重要路徑﹔﹝16﹞另一方面,階層認同是客觀階層地位影響人們社會態度乃至社會行動的重要機制之一。研究普遍認為階層認同預定了一個人在社會分層體系中的角色、思想、行動模式,形塑其消費方式以及對特定社會議題的態度,也可能是與階層相關的政治組織和社會行動的基礎。簡言之,階層認同顯示著社會分層結構的相對穩定。
通過研究發現,有關階層認同,最具解釋力的是客觀階層地位,這與以往研究的結論相符合,也証實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觀點。與此同時,本研究的重要發現在於,文化資本對階層認同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獲得、藝術修養文化資本因子、身體化的文化資本,以及從事中等品位的休閑活動對於階層認同的重要影響。具體地,教育對社會成員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謀得更好的職業,獲得更高的收入,而且被視為一種文化資本,也能產生社會利潤,教育本身具有很高的價值和聲望。與慣習最緊密相連的個人修養、品味等身體化文化資本,是在社會化過程中慢慢形成的,且不易改變,這意位著文化資本能夠對階層認同起到持續性的影響,同時個人的社會化對於習得社會主流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於人們對階層認同做出理性的判斷。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步重視文化消費,不同人群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休閑文化,也就造就了生活格調和品位上的區別,這些生活方式的差異對階層認同產生影響。整體上,文化資本存量越大、質量越高,階層認同越高的可能性也越大。布迪厄的文化資本對於中國社會不同群體的階層認同具有較強的解釋力:文化資本既有可能通過影響客觀階層地位的獲得而間接作用於階層認同,也有可能對階層認同產生直接作用。
文化資本存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高,不僅有助於階層地位的獲得,也有利於主觀階層認同結構的穩定。當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中等收入群體不僅是經濟上具有中等收入的群體,更指具有較高文化資本,進行一定品位的休閑和文化消費,擁有穩定且較為高雅的生活方式,自我階層認同穩定的群體。隻有這樣的中等收入群體才能發揮更大的經濟功能和社會穩定的功能。基於研究結論,可以形成如下政策建議:一是要進一步推進教育的公平化,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優質化和大眾化,讓更多群體擁有更高水平的教育,為穩定的、合理的階層認同生態奠定基礎﹔二是增加對弱勢群體的文化供給,加大文化資本方面的扶貧,減少弱勢群體因文化資本較少且質量低而出現自我隔絕的情況,避免認同極化現象﹔三是營造良好的文化資本培育氛圍,鼓勵中等品位的文化消費和生活方式,例如倡導全民閱讀,鼓勵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等,鼓勵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和擴建高雅文化設施,滿足經濟上富裕起來的群體的文化需求,變經濟上的富裕為精神和文化上的富足。總之,應加大文化資本投資,縮小群體之間的文化資本差距,積極發展和傳播中等收入群體所具有的文化資本,形成穩定的階層認同體系,進而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14﹞劉精明,李路路. 階層化:居住空間、生活方式、社會交往與階層認同﹝J﹞. 社會學研究,2005(3).
﹝2﹞﹝12﹞張文宏,劉琳. 住房問題與階層認同研究﹝J﹞. 江海學刊,2013(4).
﹝3﹞﹝16﹞陳光金. 不僅有“相對剝奪”,還有“生存焦慮”——中國主觀認同階層分布十年變遷的實証分析(2001-2011)﹝J﹞. 黑龍江社會科學,2013(5).
﹝4﹞﹝13﹞田豐. 消費、生活方式和社會分層﹝J﹞. 黑龍江社會科學,2011(1).
﹝5﹞Centers. Richard 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es﹝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1949.
﹝6﹞ Hodge,Robert W. and Donald Treiman.Class Identif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68(73):534-547.
﹝7﹞湯普森.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M﹞.錢乘旦等,譯.上海:譯林出版社,2002.
﹝8﹞ Bourdieu,P.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9﹞劉欣.階級慣習與品位:布迪厄的階級理論﹝J﹞.社會學研究,2003(6):38.
﹝10﹞李培林,張翼.消費分層:啟動經濟的一個重要視點﹝J﹞.中國社會科學,2000(1).
﹝11﹞ 李春玲. 當代中國社會的消費分層﹝J﹞.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
﹝15﹞張立雲,呂玉霞,王甫昌.九〇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M﹞.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5.
相關專題 |
·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