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

當前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研究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張國祚

2016年12月23日10:17    來源:紅旗文稿

隨著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實踐的不斷推進和深化,一些問題被逐漸聚焦。這就需要文化軟實力建設和研究及時跟進,為建設實踐提供智慧和助力。當前來看,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研究需重點關注如下幾方面問題。

一、國家形象塑造問題

近些年來,雖然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對世界經濟增長與和平發展的貢獻不斷增大,但在國際敵對勢力的策劃掣肘下,中國的國際形象卻時常被抹黑、被污名。當此之時,我們很有必要研究如何通過文化軟實力建設來提升我國的國家形象,增強中華文化的親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競爭力,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進一步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

習近平主席在談到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時,從人類文明、綜合國力、世界大國和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等四個維度闡述了塑造我國國家形象的標准。他強調,要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重點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依循這樣的標准,我們通過把握中國國際形象的歷史與現狀,運用詳實的國內外民調數據,分析海外公眾對中國國際形象的認知情況,特別是通過分析國外媒體針對我國熱點事件的報道發現,近年來中國國家形象總體上呈現出穩步向好的趨勢。一些外國專家對中國形象的評價也越來越好。例如,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今年9月10日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題為《美中這七年》的文章,充分肯定中國近七年來在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傳統文化復興和文化自信、選賢任能等方面,在同美國競爭過程中漸漸贏得了優勢。必須強調的是,不同國家民眾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判斷存在著較大差異。一些與中國外交關系發展良好的國家和地區,如非洲地區和俄羅斯的民眾對中國的國家形象普遍給予較高評價﹔而日本等與中國外交存在摩擦的國家和地區則對中國國家形象看法消極。因此,應積極開展親、誠、惠、容外交,加強國際文化交流,揭露一些國家和地區在國際上挑撥離間的伎倆,不斷改善中國國際形象。

二、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問題

實施“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借助“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經貿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而這“五通”借助文化先行可以得以更好實現。因此,研究“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機遇問題十分必要。

自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他多次在重要講話中論及“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從頂層設計到項目落實,“一帶一路”在建設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不斷從夢想走進現實。例如,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表示願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4年5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上海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上提出,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踐行親、誠、惠、容理念, 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2014年6月5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提出弘揚絲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4年9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發表的演講中指出,中國和南亞各國是重要的合作伙伴,願同南亞各國和睦相處,希望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雙翼,同南亞國家一道實現騰飛。2014年11月9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承諾,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2015年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海南博鰲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時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我們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也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2016年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上致辭強調,中國將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持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歡迎包括亞投行在內的新老國際金融機構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2016年1月19日,習近平主席在埃及《金字塔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中國擁有廣闊市場、充裕資金、先進技術、優勢產能,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我們歡迎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便車、快車,實現雙方協同發展和聯動增長。2016年8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堅持各國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平等、追求互利的總體原則和目標,闡述了包括“切實推進民心相通,弘揚絲路精神,推進文明交流互鑒,重視人文合作”和“切實推進輿論宣傳,積極宣傳‘一帶一路’建設的實實在在成果,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學術研究、理論支撐、話語體系建設”在內的8項要求,使“一帶一路”建設構想更加系統完備。

“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這些國家普遍處於經濟發展的上升期,普遍歡迎“一帶一路”建設。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順利推進,伴隨我國文化交流、政策宣傳的不斷深入,令人信服地展現了中國關注民生、睦鄰友好、和平合作、共商共建共享、務實高效、互利共贏的目標和理念,樹立了極具吸引力的中國國家形象,大大提升了中國文化軟實力。

三、發揮海外華人華僑作用問題

生活在世界各國的6000多萬華人華僑,是中國走向世界、聯通世界、推動世界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天然橋梁和紐帶,因此深入研究海外華人華僑在其中的作用,對於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意義重大。

海外華人華僑作為中國的海外移民及其后裔,與祖國人民根脈相連、血濃於水,是中國人在海外的形象窗口,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的橋梁和紐帶。海外華人華僑對祖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有著特殊的意義和貢獻。海外華人華僑和祖國文化有一種共生共長的關系:中華傳統倫理道德是海外華人華僑與祖國價值認同的基石,海外華人華僑是中華文化國際化的有力推手,海外華人華僑社會則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海外華人華僑的文化與祖國文化思想同根、精神同源:海外華人華僑愛國愛鄉源於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海外華人華僑的文化基因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外華人華僑對偉大祖國有一種天然的情感認同。海外華人華僑社會的“三寶”,即華文學校、華文媒體和華人社團,始終自覺承擔著延伸和傳播中華文化的光榮使命。

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迅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觀念的當代,隨著海外華人華僑社會地位、經濟狀況、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變化,他們同祖國那種骨肉親情的關系、對祖國的親和力也在發生著變化。為更好地發揮海外華人華僑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作用,必須關心關注海外華人華僑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困所急,讓他們能時刻感受到祖國的溫暖,始終心向祖國。

(本文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面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項目編號:2015MZD04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推薦新聞


文化自信大家談:讓文化從我們內心走過

文化自信大家談:通過對話彰顯文化自信

陳先達:文化自信與民族自強

堅定文化自信 振奮民族精神

(責編:沈王一、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