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

2016年12月22日09:1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法律是准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基本方式落實好,把法治中國建設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本報特別邀請了三位法學專家:喻中、戴小明、王立峰,中央黨校培訓部三位學員:陳顯輝、王曉光、王樹江,請他們就相關話題作深入討論。

學習時報:請您談談為什麼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戴小明:“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地闡明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辯証關系。法治和德治,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不可偏廢。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法治國家建設,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也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內在要求,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現代治理是法治與德治的結合,法律治理與道德治理的統一,更是文化認同、文化共識之上的規則之治、良法善治。中國傳統歷來高度重視道德教化,“服民以道德,漸民以教化”,主張“德主刑輔”“明德慎罰”:治道以人的主體至善為根本,以強調人的主體至善為基本路徑。

陳顯輝: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各自起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法治和德治兩者具有相輔相成、功能互補的相濟性和互補性,隻有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才能剛柔相濟,獲得最佳治理效果。我們開展社會治理創新,必須切實貫徹落實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要求,堅持綜合治理的理念,對於影響安定和諧的社會問題,運用法律、道德、習慣等多種方式綜合施策,確保取得良好成效,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王曉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鮮明特征,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總結我國歷史經驗和治國理政規律得出的正確認識。我國的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筑,都是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體現,法律以其強制性、可預期性和他律性規范社會成員行為、維護社會秩序,道德以其教化性、勸導性和自律性滋潤社會成員心靈、提高思想覺悟。在現代社會,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和最佳選擇﹔而德治是我們的優秀傳統和優勢所在。從一定意義上講,善治就是法治與德治的有機統一和良性互動。

王樹江:這是對中華五千年文化精髓吸收借鑒並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必然結果,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國古代先賢們治國理政所秉持的“為政以德”“德主刑輔”“以德化民,以刑弼教”的德治觀念數千年來深入人心,我們需要繼承和弘揚其中的優良成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深刻總結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前提下,必須強調法治和德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以法安天下,以德潤人心,我們的事業才能雙翼齊飛。

喻中:國家治理是一個復合性、綜合性的事業。通過法律的治理能夠滿足國家治理的核心需要,但法律不能滿足國家治理的所有需要。人的情感世界、心靈世界、意義世界,都是法律難以企及的領域。在這些領域,道德具有重要的、甚至是突出的調整作用。可以說,依法治國是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最重要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有效的國家治理,既要指向功利性、現實性的物質世界,也要指向人的內心世界,這正是道德主導的世界。

王立峰:人類社會的實踐表明,人的行為需要通過各種規范加以控制,而法律和道德是兩種最重要的規范。道德是柔性的規范,重在自律,較無強制性,約束力較鬆,但境界較高。法律是剛性的規范,重在他律,較有強制性,約束力較嚴謹。由於道德通過人的內在良心而法律通過外在強制力來調整社會秩序,所以,法律隻能檢視人的外在行為,而不能觸及人的內心世界,道德則可以通過良心和負罪感使人自我省察。於是,在法律不及之處,道德有了用武之地。

學習時報:請您談談如何強化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

陳顯輝:一個社會的和諧發展,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強化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揮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促進公民明是非、辨善惡、守誠信、知榮辱,以道德倫理滋養法治精神。我們要樹立文化自信,善於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取營養,在提升公眾道德境界過程中,引導法治成為全社會價值追求和行為模式,使在法治軌道上主張權利、解決紛爭成為新的道德要求。

王曉光:法治的運行歸根結底是人的活動過程,須臾離不開道德教化。一要強化道德對法律創制的基礎作用,使法律符合道德的基本要求。道德是評價法律正當性的標准之一,離開了道德,法律的價值取向就可能出問題,違背道德的法律就是“惡法”,徒具法律的外殼而沒有法治的內核。二要強化道德對執法、司法、守法等法律實施的支持作用,通過教化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提高執法司法人員的職業道德,創造良好人文環境。一個能夠自覺踐行道德的社會,法律有漏洞也能在實施中得到彌補﹔一個沒有道德底線的社會,法網再密也會被鑽空子。三要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滋養作用,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內涵,春風化雨,培育人們對法治的信仰,讓印在紙上的法印在人們的心中。

王樹江:道德是內心的法律。良法善治是法治的基本要求,實現這一要求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撐。道德是良法的基礎,基本的道德規范是法律規范的主要來源之一,先進的道德規范是法律規范的主要價值目標之一,良好的道德規范是評價法律規范善惡的主要標准之一。道德也是善治的基礎,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能否公正地、准確地把握立法宗旨,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道德高尚的執法者會恰當地運用手中的權力,維護公平正義,實現法律的目的。同時道德還是守法的基礎,法律需要認同和信仰,道德會引導人們認同和信仰法律,並在全社會營造出利於法律實施的文化環境。

戴小明:德潤人心,法安天下。法治國家建設離不開道德教化和滋養,“不知恥者,無所不為”。沒有道德滋養,法治文化必然缺乏源頭活水,法律實施必將缺失堅實的社會基礎。因此,必須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人類法治文明的歷史演進已經昭示,缺乏德性支持的法律,終究不能化為令人稱道的法治。一個民族的悲劇是整個社會變得是非不分,曲直不辨,隨波逐流,沒有了道德底線,法治難興,法律形同虛設。國家治理的根基是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和真誠的信仰,法律如果不能在人們的內心和情感上獲得普遍認同,那麼即便是有國家強制力作后盾,也很難溶入他們的血液和靈魂,成為信仰,自覺遵從。

喻中:要強化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需要特別注意法律人的道德水准。因為以法官、檢察官、律師、行政執法者為核心的法律人,是法治的直接表達者,其言行是法治的化身。如果法律人的法律職業倫理能夠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准上,整個社會對法律、法治的信心就會顯著增強。整個社會對法治、法律的信心,是建立在對法律人的信心這個基礎之上的。可以說,法律人的道德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法治的高度與厚度。

學習時報:請您談談如何把道德要求貫徹到法治建設中,並運用法治手段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

陳顯輝:法律是社會良知和秩序的底線,要注重用法律的權威增強人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以法治的力量推進道德建設。近年來,我國立法機構和相關部門將酒駕、家暴、不文明旅游等有違社會公德,但部分群眾認識模糊的行為,在法律制度層面予以更為明確的規范,有效促進了移風易俗、增進了社會文明。我們要以此為借鑒,進一步推動在立法、執法、司法中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為社會確立是非對錯標准、明確行為底線取向。堅持嚴格執法,對侵害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等行為及時予以遏制懲戒,促使人們趨善避惡、揚善棄惡。堅持公正司法,依法懲處各種違法犯罪行為,讓人們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王曉光:法律是一種最低限度的道德,是社會一體遵守的准繩。法治是德治的保障,依靠法治的強制力可以有效解決道德領域的突出問題。把實踐中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上升為法律規范,把誠實信用、公序良俗等道德理念上升為法律原則,並明確相應的獎勵性或懲戒性措施。通過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依法懲處公德失范、誠信缺失的違法行為,大力整治突破道德底線、喪失道德良知的現象,讓敗德違法行為的成本明顯高於收益,推動形成激濁揚清、抑惡揚善的社會風尚。加強以案釋法明德工作,大力宣傳依法處理的涉及道德的典型案例,使案件審判、行政執法、糾紛調解和法律服務的過程變成弘揚社會主義法治和道德的過程。

王樹江:法律是底線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本質上是一致的,相通的,把道德要求貫徹到法治建設中,需要在立法、執法、司法過程中充分運用法治手段,以法治的要求實現道德規范尤其是公共道德規范。首先立法上要善於及時把人們普遍認同的基本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規范,為規范的履行提供道德制約力和法律強制力雙重保障。其次,在執法、司法過程中,要通過制裁違約、違法,保護合法、守信,懲惡揚善,弘揚正氣。同時要加大法律執行落實的力度,健全完善征信系統和執行威懾機制,執行懲戒機制,確保法律義務的及時履行,力戒“法律白條”,讓敗德失信者無所遁形,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重實守信風尚的形成。

戴小明: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覺悟,用道德的引導規范人們的行為和調節社會關系,對法治中國建設具有現實意義。法律依賴道德而被認同和遵行,法治的實現在於信仰。法律是成文的道德,因為法律是道德的文字化表達,道德是法律之所以行之有效的內在根源。法律與道德相互促進與融合的成熟形式,即表現為一種法治觀念與法律信仰,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規則意識、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同時,道德隻有依靠法律的強制性才能保障底線,如對那些傷風敗俗的丑惡行為、激起公憤的缺德現象,僅靠道德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運用法治手段進行治理。

王立峰:堅持通過立法,把必要的道德規范法律化,通過國家立法使之上升為法律規范,使之得以依靠國家強制力從“軟約束”變為“硬約束”。運用公正執法和司法等手段,懲治不道德行為,維護道德權威,增強公民公德意識、職業道德意識和家庭美德意識。把道德要求貫徹於法治建設應當基於社會共識,要防止道德泛化,淪為道德主義。

學習時報:請您談談如何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和道德自覺。

陳顯輝:基層是一切工作的重心。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和道德自覺,同樣必須著眼基層,深入開展法治宣傳和道德建設工程。可以借鑒一些地方的經驗,依托鄉鎮(街道)、村(社區)綜治中心和網格化管理,統籌基層政法單位、法律工作者等力量,在為群眾近距離提供法律服務、法治宣傳的過程中培養群眾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鼓勵引導道德模范、社會賢達等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綜合運用說服教育、心理疏導、輿論引導等手段,有效服務刑滿釋放、社區矯正等特殊人群,妥善化解婚姻、家庭、鄰裡等矛盾糾紛,樹立正確是非觀念,形成良好道德風尚。

王曉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不懈努力,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相信法律、自覺運用法律,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全民信法是法治的基礎。今年,黨中央、國務院轉發了“七五”普法規劃,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了“七五”普法的決議,目的就是進一步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培育法治信仰。現在關鍵是抓落實,尤其是抓好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建設法治文化、開展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把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實行“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等重點措施的落實、切實提高宣傳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大力宣傳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

王樹江:良法善治的基礎是大眾對法律的尊崇和信奉。法治社會的鑄成歸根結底是全體成員參與和推動的結果。我國歷史上缺乏法治傳統,建設法治社會需要全民法治意識的普遍覺醒和持之以恆的法治啟蒙,這個任務十分繁重。但是我國五千年德治文化的浸潤,又使得道德的力量十分的強大。所以實現法治與德治的統一是科學合理的選擇。支撐現代法治發展的法律意識僅靠法律的強制力是無法實現的,必須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法律意識。

戴小明: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和道德自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離不開執政黨、政府的強力推動,同時更需要民眾的智慧和協同。道德是社會個體成員內心的法律,崇德向善,砥礪德行,是一種心靈的自覺,發乎於念,內化於心,見之於行,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尤為重要的是,全民參與法治建設本身即是提高全體國民“德性”的最佳歷練過程,如培育中允謙和的人文精神,養成開放包容的大愛情懷,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公民參與,既是一個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過程,也是一個將法律精神潛移默化融入民眾思想觀念的過程,在公共生活的相互關懷、啟發、交融中激發個體公德,擺脫消極情緒和金錢物質的奴役。

王立峰:公民是否自願守法是測試一個國家治理能力的試金石。沒有公民的自願守法,哪怕法律設計得再完美,也不會有法治。正義的法律制度的制定、修改、解釋離不開心存正義的立法者,正義的法律制度的適用也離不開心存正義的執法者和司法者,正義的法律制度的遵守更有賴於公民的正義美德。因為隻有心存正義之人才能設計出正義的制度,才能按照正義的原則來實施正義制度,才會遵守正義的制度。所以,正義制度隻有對那些擁有正義美德的人來說才是充分有效的。公平正義應該是每個人的信仰。

學習時報:請您談談如何發揮領導干部在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中的關鍵作用。

戴小明:風成於上,俗形於下。領導干部作為治國理政的“關鍵少數”在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中起著關鍵作用,他們的一舉一動,代表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引領著社會風尚。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適應全面依法治國新要求,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結合,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准,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自覺遵從,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錘煉個人品德,提高道德修養、精神境界。與此同時,提升法治素養,做尊法的模范,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學法的模范,帶頭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帶頭遵紀守法、捍衛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帶頭厲行法治、依法辦事。

陳顯輝:領導干部能否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對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和道德氛圍至關重要。領導干部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做到學法經常化、制度化,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始終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決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既要善於守好法律底線,還要勇於攀登道德高峰,將道德高尚作為為官之基,帶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良好道德風尚,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王曉光:領導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少數”,直接影響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仰。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的《關於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的意見》強調,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加強法治培訓﹔健全完善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積極推行法律顧問制度﹔把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情況作為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把法治觀念強不強、法治素質好不好作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標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

王樹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歷來主張“民以吏為師”,明代以降“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一直是官員理政的箴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關鍵少數”的作用更是對領導干部的理政要求。法治社會要求一切國家權威都受法律約束,政府必須保障權利、限制權力的基本屬性要求領導干部要樹立權利意識,尤其在我國80%的法律規范是由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執行的前提之下,行政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守法狀況對社會的引領作用不可輕視。公權主體守法是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和法治的必然要求。為此黨中央始終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作為干部選拔標准,並明確把具有“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和具有“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的法治素養作為新時期干部的基本能力、素養加以要求。

喻中:領導干部在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中的關鍵作用,首先體現為領導干部的率先垂范,做好法治意識與道德自覺的表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領導干部在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中的帶頭作用、示范作用,就是領導干部在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中的關鍵作用。因此,要抓好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必須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一方面,要通過制度形成正面的激勵,激勵領導干部充分發揮其在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中的表率作用。另一方面,要健全相應的責任制,對那些在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中不能發揮表率作用,甚至充當了“負面表率”的領導干部,實行嚴格的問責,以倒逼其表率作用的發揮。

(本報記者何忠國、蘭文飛、林珊珊採訪整理)

(責編:沈王一、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