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中國發展觀察》>>頭條

以中國特色創新理論引領創新發展

呂薇 馬名杰 田杰棠

2016年12月19日11:1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原標題:以中國特色創新理論引領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理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永恆主題,也是社會發展、實踐深化、歷史前進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建設的歷史實踐表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與中國實踐相結合,不斷創新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持問題導向,務求實事求是,是我黨和國家在每一個重要歷史階段取得重大成就的寶貴經驗。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並將其置於國家戰略的核心地位,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又一重大創新成果。中國的創新發展既需要從發達國家的歷史實踐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更需要結合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在理論和政策上不斷創新。

科學技術促進生產力發展是馬克思理論的重要內容

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需要有多視角、多維度的觀察,這樣才能豐富認識,發現局限,避免陷入某一種理論偏見之中。在學習和運用創新理論時,加強從馬克思經典理論視角去研究創新問題,可以豐富我們對創新和經濟規律的理解,使我們的經濟理論工具更加全面、合理。

熊彼特是第一個明確提出創新概念並奠定創新理論的經濟學家,但他表明了馬克思的研究對他的啟發作用。熊彼特說,自己的研究“隻包括他(馬克思)的研究領域的一小部分”,“誰都沒有能看到這樣明顯而且很久以前馬克思就曾強調過的一個事實——資本主義,在本質上是經濟變動的一種形式或方法,它不僅從來不是,而且也永遠不可能是靜止的。……它不斷地從內部使這個經濟結構革命化,不斷毀滅老的,又不斷創造新的結構”。馬克思經濟理論為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理論提供了重要啟示。

西方經濟學者高度肯定馬克思對創新理論的重要貢獻。英國經濟學家弗裡曼指出:“隻有19世紀的馬克思和20世紀的熊彼特確實在其經濟增長理論中將創新放在中心地位。”美國的F.M.謝勒在《技術創新——經濟增長的原動力》一書中指出,馬克思“察覺到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增長是資本積累和技術創新的結合”。約翰·伊特韋爾等學者曾指出,“馬克思(1848年)恐怕領先於其他任何一位經濟學家把技術創新看作經濟發展與競爭的推動力……然而到了20世紀上半葉,著名經濟家中差不多隻有熊彼特一個人還在繼承和發揚這一古典傳統。”

雖然馬克思沒有在其著作中明確提出“創新”概念,但他關於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新機器,以及以機器為基礎的生產方式變革等觀點,蘊涵著與創新相近的含義。如,馬克思以“勞動條件的革命”“技術變革”“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機器為基礎的生產方式的變革”“勞動資料的革命”表明現代經濟學意義上的“技術創新”,用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與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來衡量技術創新的進步程度等。

馬克思非常重視科學技術及其應用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馬克思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常把“技術裝備”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提並論,認為“科學卻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賴於技術的狀況和需要。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馬克思認為,作為一般社會生產力,科學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生產力,必須經過轉化才能成為直接的生產力。科學技術促進了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的變革,以及上層建筑和思想文化的發展。法國哲學家庫斯塔·阿勞斯克斯在《卡爾·馬克思思想中的異化、實踐和技術》一文中指出:“技術是馬克思全部思想的關鍵和核心,惟有同時深入研究馬克思對技術之意義的理解和對馬克思主義之意義的理解,才能有一種清晰的哲學認識”。

馬克思的創新論述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他關於“科學是生產力”的論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得到了進一步應用和發展。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准確把握時代主題,聯系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論斷指導了我國在改革開放后長期堅持改變的科技投入,為中國經濟保持近30年的高速增長,以及向創新驅動發展轉型奠定了堅實的科技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對創新的重要論述奠定了中國特色創新理論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對創新做出了若干重要論述。

關於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發展,是我們分析近代以來世界發展歷程特別是總結我國改革開放成功實踐得出的結論”。“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在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發展后,我國經濟已經難以依靠粗放的要素投入發展方式來支撐。以投資為主要驅動力的發展階段最終會遇到資本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使高投資速度逐漸下降,引進外資的數量也逐漸趨於穩定。勞動人口比例已經達到峰值並可能開始下降,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因此,經濟新常態下必須從創新中探尋未來增長動力的源泉,積極發展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提高資源能源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

關於對創新內涵的認識和理解,習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論創新、體制創新、制度創新、人才創新等,但科技創新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顯要。”這一重要論述為創新賦予了更加全面的內涵,也凸顯了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隻有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才能真正實現有質量、可持續的全面創新,最終建成昂立於世界潮頭的創新型國家。 “創新不是發表論文、申請專利就大功告成了,創新必須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論述抓住了創新的實質,那就是要創造商業價值,要貢獻於經濟增長。創新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不斷地通過生產實踐來進行檢驗,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

關於創新的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對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習總書記強調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對科學研究和重大戰略技術攻關的投入,重點突破被發達國家封鎖、“卡脖子”的關鍵技術,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和水平。對於如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進一步突出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政策要寬,市場要活﹔要堅持人才為本,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堅持走中國特色發展創新之路

中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要實現技術追趕和創新驅動發展沒有現成經驗,必須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特色創新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這條道路是有優勢的,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要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條件,發揮好我們的優勢”。中國的創新之路具有與時俱進、面向需求的特點,系統性設計,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帶動作用。

首先,要根據國情和發展階段推進技術進步,提高創新能力。對不同發展階段和技術能力的國家而言,創新含義不同。對技術領先的發達國家,創新是指採用比其他國家更新、更先進的技術﹔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創新不一定是創造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工藝和產品,而是對一個國家和地區來說相對較新的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發展中國家在技術追趕和創新中要發揮后發優勢,包括學習、利用和傳播外國技術,對其進行適應性改造,吸引人才、技術和管理經驗等,趕超發達國家,從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走向自主創新。建國初期,我國百廢待興,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通過集中力量引進生產能力,建設156個重大計劃項目,初步建成了我國的工業體系。20世紀60年代,面對外國封鎖,國家提出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依靠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成功研制了兩彈一星。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恢復高考,到開展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科研人員與市場結合,激發和釋放了廣大科技人員的活力,催生了一批科研人員興辦的科技型企業。1995-2005年,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2006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當前,我國進入經濟發展動力轉換的關鍵期,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中國創新進行了新的戰略部署。科學判斷創新形勢,提出抓住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的關鍵期,進一步突出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將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對創新提出更高目標,從科教興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建設科技強國。

其次,自主創新的關鍵是自主化。《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提出,自主創新有三種形式: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自己研發,不排斥國外技術,而是有效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採取多種方式實現創新。自主創新的主體並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本國資本企業,而是指本國資本對企業發展戰略具有控制力﹔不是自己從頭做起,重復人家的工作,關鍵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形成自主品牌,具有差異性。因此,自主創新的核心是從國家利益出發,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和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充分利用國際科技資源,掌握技術發展和研究開發方向的主動權,實現自主可控。在戰略技術、國外封鎖領域,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堅持自己開發和創新。在一般技術領域,可根據成本效益原則,以多種方式獲得技術,包括自己研發、合作開發、購買技術和交叉許可等。堅持以我為主,按我所需,為我所用的原則。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並實現國產化。目前,我國的創新能力正在從技術跟蹤為主向並行和領跑為主轉變。隨著經濟全球化,創新要素在全球流動的速度加快,要堅持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開放創新,“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有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採取“非對稱”趕超戰略,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提升我國的創新競爭力。

第三,系統構建國家創新體系,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生態環境。2006年頒布的《國家科學和技術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06-2020)》,提出從五個方面構建國家創新體系,即以企業為主導的技術創新體系、知識創新體系、軍民融合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區域創新體系和創新服務中介體系,並制定了有系列配套政策。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出了頂層設計,政策思路從創新體系建設為主延伸到注重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生態環境,從科技政策為主延伸到圍繞創新各環節,構建綜合創新政策體系,形成一整套推動創新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從以科技體制改革為主延伸到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堅持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同步發力,以改革促進和激發創新動力。突出了市場導向的政策:培育創新要素市場,提升要素質量和流動性﹔完善各類人才激勵機制,調動全社會的創新積極性﹔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提高創新效率。

第四,創新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更好地引領新常態。科技創新要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依靠創新提高要素生產率,突破資源和環境的制約,解決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問題﹔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實現自主可控,在更多領域實現引領型發展。推動技術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根據經濟、社會、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根據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根據創新鏈協調資金鏈 。具體而言,應對要素成本提高,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要素生產率﹔以人民需求為導向,依靠創新擴大有效供給,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應對環境和能源容量壓力,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綠色發展﹔優化區域創新要素布局,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促進地區協調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對創新問題的重大判斷和重要論述,形成了基於中國實踐的創新認識論和方法論,為中國特色創新理論奠定了基礎。(作者呂薇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馬名杰、田杰棠為技術經濟研究部副部長)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