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良敏
2016年12月06日08:2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改革,是三十多來的主流話語。今天的改革,難度更勝於過往。
為何要改革,無需過多闡釋。簡單說,就是舊有模式不靈了,習慣做法行不通了,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怎麼辦?必須打破圍牆,開辟新路。
這堵牆於改革而言,就是權力的慣性和利益集團的固有藩籬。如同打仗,先要尋找敵手。有的放矢,方能一招制敵。改革又與打仗不同。就打仗來說,消滅敵人是唯一目標,而改革,除了消滅“敵人”外,還要把槍口對准自己,“革自己的命”。
這是改革的魅力和價值所在。傳統的改革思維是單向度的,消滅了“敵人”,就完成了任務。但是,如果只是住進敵人的舊巢,享受敵人留下的物什,甚至把自己包裹起來,遮蔽外人的視線,那和過去的“敵人”有何不同?這樣的改革是無效的,最終也將是失敗的。現代的改革思維是多向度的,改革者不僅要消滅“敵人”,還要克制自己,並把自己完全置於陽光之下,始終以一種健康、充滿活力的形象給人以信任和希望。
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但我們可以看到,本屆政府展現出迎難而上、堅定改革的決心和魄力。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對政府自身的權力“動刀”,把簡政放權作為改革的“先手棋”和“當頭炮”,並一以貫之。新一屆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即對簡政放權的承諾做出部署,當年分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21項﹔2014年全年39次國務院常務會議,22次提及簡政放權改革,並分三批取消或下放247項審批事項﹔到2015年5月,國務院部門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537項,提前兩年多完成本屆政府承諾減少1/3的目標。2015年全年取消或下放審批事項311項。隨后又在2015年10月和2016年2月分兩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214項。
同時,對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在2004年以“不適用於《行政許可法》的其他審批”而被保留的211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常被稱作“制度后門”和“灰色地帶”。游蕩十年,經過一年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這個歷史概念,在2015年5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被宣告徹底終結。
清理、取消、廢止、調整……這一系列動作的目的都指向一個:限制和壓縮政府權力,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讓政府角色歸位,讓企業充分自主。當權力不再成為市場追逐的“獵物”,各種評比、評估、認定、鑒定、亂收費等不再困擾企業,市場的氛圍就會變得清爽,創新、創業就會真正成為風尚,市場活力就會由此迸發,這就是簡政放權改革的邏輯和實質。實現這一目標,對於當下尋找經濟新動能,激發微觀主體的活力與潛力,意義重大。僅從商事制度改革來看,實行“先照后証”,“三証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市場准入放寬,便利化程度加強,就使得市場主體趨於活躍:截至2015年底,全國市場主體存量達到7746.9萬戶,比上年增長11.8%,平均每天新增企業1.2萬戶。
改革成效初顯,貴在繼續堅持。越往后,骨頭越硬,越難啃,但必須啃下來,這關乎改革的成敗。用李克強總理的話說,“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這是削權,是自我革命,會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覺,但這是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願望”,“開了弓哪還有回頭箭?我們隻能是一抓到底、一往無前。我們還要繼續啃‘硬骨頭’”。他打定主意,要把簡政放權改革推行到底,力圖把“臃腫、全能的政府”塑造成“苗條、有限的政府”,用權力的“減法”換市場的“加法”、群眾利益的“乘法”和復雜繁瑣程序的“除法”,讓“減政府權力的‘痛’來換得企業、群眾辦事的‘爽’”。
當然,簡政放權不是“一放了之”,加強監管和優化服務成為與之配套的“兩駕馬車”,也就是本屆政府所強調的“放管服”改革。這個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在政府是否真“放(權)”、真“服(務)”。誰來監督政府的改革誠意和實效?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將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穩步有序納入政務活動各環節,並在全國選取100個縣,圍繞土地利用規劃、拆遷安置、環境治理、扶貧救災、就業社保等開展政務公開標准化規范化試點。
“五公開”就是讓政府行為的全過程暴露在陽光下,“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這是展示改革意志的決絕之舉。從治理角度說,公開的最大好處是對各主體最為公平,制度成本、交易成本都最小,從而使得效能、效益實現最大化。尤其是,試點政務公開的領域,都是群眾最關心、矛盾最集中的領域,讓這些領域的腐敗、貓膩無處藏身,讓糊弄群眾、侵犯群眾利益的行為無可遁形,人民就會擁護,社會就會和諧。
勇於“革自己的命”,體現的是人民至上。為民解憂,為民造福,讓群眾得利、便利,並充滿獲得感,是一切改革舉措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拓寬公眾參與政策制定、執行和監督的渠道,是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唯其如此,公仆才會真誠為民、不敢懈怠。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相關專題 |
· 《中國發展觀察》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