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09:54 來源:河北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堅持“四個自信”,是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內在動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障。
隻有堅持道路自信,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路徑的科學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探索出來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搞革命、搞建設、搞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四個走出來”,深刻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體現了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的內在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必須堅持道路自信呢?主要原因有兩條: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又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有機結合的成果。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使我國生產力得到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得到快速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理論的科學性和實踐的成效性是我們堅持道路自信的最根本的內在依據。
隻有堅持理論自信,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的正確
科學的理論來源於偉大的實踐,同時又反過來指導實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有機結合而形成的科學理論體系,它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總攬全局,提出並踐行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造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是指導我們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基本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續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篇章。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必須堅持理論自信,一是取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自身的科學性。這個理論體系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二是取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正確性。理論的正確性主要取決於它指導實踐取得成功的程度和效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指引全黨和全國人民取得了巨大勝利,並正在繼續指引我們取得新的更大勝利。對這一科學理論,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充滿自信。
隻有堅持制度自信,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完善
鄧小平同志曾說,“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黨的制度“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這一先進的制度體系是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基礎之上、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而形成的符合中國特色的制度體系,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特點和優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制度自信,一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確立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同時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提供了強大政治動力。二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基礎和政治保障。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過程中,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隻有堅持文化自信,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進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除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外,還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就是說,除了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外,還必須堅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國家或政黨對本民族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價值的積極認同、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是對自身文化及其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提出要“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提出堅持文化自信,是對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內容的進一步深化和完善,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彰顯了我們黨鮮明的文化立場,進一步凸顯了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必須堅持文化自信?一是因為博大精深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和理論形成和發展的基因、命脈,這些寶貴文化資源,鑄就了中華民族持久而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創新發展的精神支柱。二是因為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尤其是貫穿其中的科學理論、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指引著前進方向、提供著精神動力。離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就會失去精神基石和文化滋養。
堅持“四個自信”,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一個有機整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精神力量,它們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堅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隻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堅持理論自信,就是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隻有始終不渝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才能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沿著正確方向奮勇前進。
堅持制度自信,就是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隻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先進文化,是中國人民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隻有堅持文化自信,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支撐。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專題 |
· 韓振峰專欄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