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中國發展觀察》>>頭條

長壽的中國小農

劉奇

2016年09月26日10:17    

中國歷史上就是一個小農大國,今天尤甚。2.3億個家庭承包經營農戶,就農業的經營主體而言,是美國230萬個的100倍,是英國23萬個的1000倍。中國小農何以如此長期佔據農業的主導、主體、主力地位,除了農業需要以家庭為基本經營單元的特性之外,還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特殊的制度環境。

一、優秀的遺傳基因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何以如此?關鍵就在於農業文明時代的中國農業有著優秀的四大遺傳基因。

一是一江一河的地理協作。黃河流域的旱作農業和長江流域稻作農業共同孕育了中國萬年的農業歷史。古代中國農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治水。五千年農業文明史就是一部一河一江的治水史。治水必須上下游、左右岸齊心合力,在地理上協作、在空間上聯動,培養出協作精神,在協作中結成利益共同體。早在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幾百年裡,一些諸侯國就已經精心設計了許多水利工程,在地方志中更是充滿了這方面的記載。北方的黃河淤塞嚴重,經常泛濫並帶來被稱作“河殤”的巨大災難,黃河的改道甚至斷送了王莽的新王朝﹔西南四川省人口密集的成都平原幾乎所有的農業用水來自戰國時代李冰父子所筑的都江堰,迄今仍惠及眾生﹔在東南地區,則是需要精心控制灌溉用水的水稻種植。水資源的管理非常重要,一條河流、一條水渠流過的村庄形成了保護小農利益的群體,而不同的群體為了共享水利資源而又結合成為一個個超村落范圍的合作圈子。而基於國家對於水利設施的整體控制,又形成中央統一的國家大共同體。治水是如此重要,以致於有些學者把中國稱為“水利社會”。而水之“利”來自於上下游、左右岸世世代代持之以恆的地理大協作,原子化的小農戶在治水問題上的結盟,是變水害為水利的關鍵。

二是文化一統的群體偉力。自秦統一后,中國一直以來使用漢語和漢字,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都沒有這樣的優勢,印度到現在仍然有100多種的語言文字。目前世界有14億人以漢語為母語,而隻有4億人以英語為母語。假如中國沒有統一的文字,我們可能會看到和歐洲類似的多語種情形,當然也形成不了中國這樣的一種超大能量的創造力。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表明,雖然存在著不同的方言和獨特的地方文化,借助於互通的文字系統,公元前300年前后戰國時代的各國都參與了同一的哲學爭辯和討論,形成了眾多的哲學思想流派以及一個大范圍的文化區域。而早在戰國時代,《道德經》的絕大部分內容就已經在中國流傳。不管歷史的風雲如何變幻都沒能湮滅中國文化的傳承性。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和巨大的思想統攝性造就了中華民族極強的凝聚力,更方便文化的創造、傳播和繼承。

三是遵循規律的先發優勢。中國的傳統農業是以生活為中心的農業,遵循自然規律,不與自然對抗,在封閉的內循環圈內——農作物的果實留給人類食用,根莖葉喂牲畜,然后人畜糞便還田作為農作物的肥料,年復一年的循環向前發展。西方現代農業是以生產為中心的農業,它打破了這個內循環,注入了兩個外力——農藥化肥和機械,產量大增,效益大增。單純的生產效益追求造成了諸多的弊端,蕾切爾·卡森的《寂靜的春天》揭示了唯“利”是圖的社會造成的嚴重后果:為了工農業發展而大量使用的化學物質,特別是人工合成農藥的生產和使用,正在悄悄威脅人類的生命和環境。中國的小農所創造的傳統農業因沒有借助農藥化肥和機械這兩個外力,發展較慢,但是比較穩固並與自然和諧相處,具有綠色、生態、有機的特性。伴隨著西方后發農業的弊端日益被社會詬病,中國傳統農業的先發優勢日益凸顯,呈現勃勃生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四是農業哲學思想的理論指導。中國在農業方面的著作,今天可以看到名字的就有500多種,可以看到原著的有300多種,浩瀚的著述奠定了中國農業哲學思想的基礎,揭示了天人之間真正的關系是伙伴、是朋友,理應遵循天人合一、天人共生的自然規律,這些著述都是我們老祖宗農業實踐的結晶。“天時地利人和”的農業哲學思想被世界公認為人類文明的黃金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是最高境界的理論指導。中國農業文明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這是重要的秘訣之一。

二、優質的歷史積澱

惶惶五千年文明史,中國農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積澱出豐厚的歷史文化。

一是動植物文化。中國傳統社會常以“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作為祈年的吉語。從出土的遺物看,在一萬年以前,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已分別成為農作物栽培兩個不同的起源地,大約公元9000年前,那些收獲野生水稻的華夏先民就開始在長江一帶栽培水稻,在公元8000年前則在北方的黃河流域開始栽培小米,也就是說,北米南稻的社會制度在公元8000年前已經開始建立起來了。在近代基於生物遺傳學理論的育種技術發明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掌握一套自成體系選育作物的技術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培育出了豐富多彩的傳統作物品種,形成了獨特的本土農業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粟文化、麥文化、稻文化、蠶桑文化、茶文化及家畜家禽文化等。

二是農業技術。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一整套獨特的農事活動方式和精耕細作的技術體系,其精華部分,至今仍是世界現代農業發展值得借鑒和發揚的要素。審時相物的農事歷法仍被用於推算傳統節日、安排農事活動。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動物馴養技術、林果繁育技術以及發酵釀造技術等在文明積累的歷史長河中起到了開創和啟迪的作用。

三是經營模式。從技術層面看,創造出如稻魚共生、豬沼魚、間作套種、立體養殖等經營范本。從宏觀格局看,傳統小農經濟主要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和消費,自給自足,比較富裕的家庭甚至有一條規矩:家庭成員不應吃或穿他們不生產的東西。與此同時,小農經濟又保持小農業與家庭副業相結合、自給性生產與商品性生產相結合。在這種“兩條腿走路”的經濟模式下表現出典型的生態型農業文化的特征,形成特殊的循環農業模式,並用較少的土地養活較多的人口,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率和強韌的競爭力,它甚至戰勝了城鎮化手工業模式以及雇工經營的大農場。

四是農業哲學。傳統農業不僅孕育了以天、地、人“三才”理論為代表的農業生產哲學,還生成了中國農民的生活哲學,主要體現在民間諺語裡、習俗裡,民間的哲理性的言語在《詩經》《老子》等許多古代著作裡都有引用,不少是很有價值的,是積極健康的。

五是農業制度。中國傳統農業的發展和演變,伴隨著土地、人口、賦稅及鄉村治理等農業制度的變遷和演進,構成了農業文化傳承的重要內容。

六是重農思想。“士農工商”的排序,使農成為實業中的首業。我國古代的重農思想始於先秦,在西漢時期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之后歷朝歷代貫穿始終,在那個以農養政、以農養國、以農養城的年代裡,不重農王朝便不復存在。

七是村落家族文化。血緣與地緣認同相結合的村落家族文化,是中國農業文化的自然載體,也成為中國最廣泛最深厚的社會基礎。時至今日,散布在中國全境的數百萬個自然村落,仍然是中國農村社會的基本外貌特征,體現了中國鄉村傳統的組織特征和文化特征,支配著中國鄉村社會的每一個領域。家的集合是家族,家族的集合是民族,民族的集合是國家,這是一條環環相扣的生態鏈。

八是民俗文化。歲時民俗的傳承、飲食民俗的傳承、人生禮俗的傳承、民間藝術的傳承、民間信仰的傳承等都是代表。

九是田園文學。中國的農業大國的特點,同時鑄就了古今文學藝術家解不開的田園鄉村情結,出現了農業人生與藝術人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現象。膾炙人口的田園詩詞是古典詩詞的重要支脈,婦孺能誦。

十是中醫藥文化。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其產生和發展與傳統農業也是密切相關,我們有藥食同源的傳統,在中國很難找到一樣菜肴不是以生活在許多世紀以前某位聖賢的食譜為根據的,而聖賢在設計食譜時經常會想到它的藥用價值。中醫藥文化作為中國民族與疾病長期斗爭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財富,也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類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些宏大歷史積澱的整體性、傳承性、創新性、包容性及可持續性,使得中國小農“為文而化”,渾然一體。

三、優化的制度環境

在農安天下的時代,中國無數次的改革,絕大多數與農有關,歷代統治者都在尋找一個適合當時農業發展的制度環境,盡管有不少改革中途夭折,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都退回原地,但畢竟在興旺初始發揮了作用。今天,我們已經徹底改觀了過去“推磨轉圈”的制度設計。

一是由重業到重人。歷朝歷代都重農,但是歷朝歷代都是隻重視農業,而不重視農民。2006年,我們結束了長達2600年的農業稅歷史,同時不斷增加義務教育時段,由9年逐步向12年乃至15年邁進,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並通過合作醫療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使農民體質逐步強健。農民古代化,農業不可能現代化。優化的制度安排正將農民培養成現代化的職業農民。

二是由管死到放活。在政策制訂方面,我們學會了從說“No”到說有條件的“Yes”。計劃經濟時代的農民,隻准在自家承包地上務農,不准做其他,更不能離開。改革開放以來逐步放活,一是土地的放活,由過去的生產隊經營變成家庭承包經營﹔二是經營的放活,家庭承包之后還是計劃經濟的管束,不是想種什麼就種什麼,還有計劃,種多少小麥、種多少棉花、種多少油料都是指定的,然后再統購統銷,統購統銷廢除之后就放活了經營,想種什麼就種什麼﹔三是領域的放活,鄉鎮企業發展起來農民可以務工也可以經商、辦企業等,領域就不隻限於種地﹔四是空間的放活,過去農民隻能在家門口從事農業生產,想要進城很難。最初的政策也只是允許自帶口糧進城,后面政策逐步放寬,農民不用再背著大米背著饅頭進城,今天還可以到國外去﹔五是金融的放活,過去是不允許農村有本土金融,如農民資金互助、鄉鎮銀行、自己發育起來的金融組織﹔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金融在逐步放寬,農村的本土金融力量逐步發育起來﹔六是組織的放活,過去農民是不允許有組織的,現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斷成長,不斷增多。1898年光緒皇帝頒布上諭,要求各州府縣力推農會,那時候就知道要把農民組織起來,1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尤其要把這件事情做好、做到位。

三是由農民到市民。農民進了城,家裡的承包地還不上收,這是一個很靈活的制度安排。這些農民如果一旦城裡找不到工作,回家還可以務農。這種彈性制度就是使得農民有一份保障,不會像阿根廷、巴西等南美一些國家過度、過快城市化,導致農民失業成為城市貧民,幾十年拖累整體經濟社會發展,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今天我國城市中擁有土地的農民佔總人口的20%以上,這些人在城市中進退自如,避免了中國的經濟重蹈拉美覆轍。

四是由本體到載體。農業現代化,農業是本體,農民是主體,農村是載體。建設農業現代化隻能在農村建設,抓農業不能光抓農業本身,對於主體農民和載體農村一樣需要重視。村村通、電網電話電訊、飲水、環境、危房改造等等現在正逐步跟上、配套。社會正在形成一個前所未有的共識:農業現代化必須本體、主體、載體三體共同現代化,缺一不可。(上)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責編:沈王一、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