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大思想引發大思考,大戰略引領大變革

辛鳴

2016年09月23日07: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大思想引發大思考,大戰略引領大變革

  這是一個呼喚思想並產生思想的時代,這是一個期待戰略並產出戰略的國度,今日的中國各種思想建構爭奇斗艷,各種戰略設計風起雲涌。在這思想戰略的百花園中,國防大學公方彬教授的“姊妹篇”《大思想》與《大戰略》(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2016年版)尤其引人注目。

  思想與戰略本來就是宏大的敘事,再冠之以“大”,其意之大、其志之大、其願之大,真可謂“霸氣外露”,一覽無遺。但這“霸氣”是有底氣的,是有資格的,來自貫穿這兩本書字裡行間的大主題、大格局、大忠誠。

  ——關注大主題。這兩本書關注思考的主題極為宏大,《大思想》指向中國崛起的瓶頸與突破,從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入手,圍繞新政治觀、核心價值觀和精神建構等重大話題洋洋洒洒,讓思想在自由馳騁中煥發塑造世界、改造世界的勃勃生機﹔《大戰略》著眼於以新設計走出中國崛起的新路徑,從大國領袖、大國交往、大國治理、大國軍隊四個方面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無論是思想建構還是戰略設計,先立其大,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通過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來實現其以政治觀的突破完成精神大廈的重建,以世界觀的突破支撐中國融入世界引領世界,以人生觀的突破提升民族人文品質,以價值觀的突破改善中國社會生態,以政治倫理突破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等思想初衷與戰略目標。

  ——胸懷大格局。這兩本書的目標對象很明確,就是中國,尤其是當下的中國。但不是就中國言中國,就當下談當下。而是胸懷大格局,把中國放在世界的大格局中看大國崛起的必然必須、困境挑戰,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置於歷史的長河看正當與合法、看意義與價值。這樣的格局是很必要也很必須的。庄子有雲:“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虫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如果沒有大格局、大胸懷、大氣度,就會一葉障目,就會夜郎自大,就會緣木求魚。

  中國作為一個既古老又新興的大國,復興勢不可當,但如何在復興的征程中繞開“修昔底德陷阱”,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維實現和平發展和諧世界,公方彬教授提出“民族復興需要更寬廣胸懷”“建立具有普遍意義、具有超越現有文明的核心價值觀”等理念,正是格局之大的具體體現。

  ——堅守大忠誠。忠誠是事業之基,中國是一個特別講忠誠的社會,但中國對忠誠的認識富含著辯証的大智慧。有道是小忠忠身,大忠忠道。言聽計從、亦步亦趨、無違皆順固然是忠,但也隻能是小忠﹔“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才是真正的忠,是為“大忠”。但良藥往往苦口,忠言常常逆耳。

  這兩本書中就多有這樣的苦口良藥與逆耳忠言,可能會讓一些人、一些群體看了之后不舒服、不高興。但是不沖破思維固化的壁壘,不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不扭轉路徑依賴的慣性,中國社會會更不舒服,中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會更不高興,所以,公方彬教授甘於“把自己置於殉道者的位置”,這是怎樣的一種大忠誠。這樣的忠誠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泣血之作,更是振聾發聵的黃鐘大呂。

  但是,高度認可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對書中的結論與觀點全盤認同與接受,這並不是說公方彬教授講的有錯誤。而是思想的價值在於激發出更多的思想,戰略的意義在於通過辯駁更加成熟有張力。越是大主題越不可能隻有唯一答案,越是大問題越不會隻有一個解決方案。就算公方彬教授講得都是對的,說得都是真的,也還有個“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取舍與選擇。

  比如,對於書中濃墨重彩討論的新政治觀的內涵是否就只是作者所強調和突出的那些,書中沒有講到的是否就不重要或沒有意義?新瓶裝舊酒不能叫新,舊瓶裝新酒不見得就舊﹔再比如,中國社會和中國共產黨在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會有很多的困境需要跨越,但“格瓦拉困境”是否就是最不能容忍的、必須棄之而后快的?姑且不說這一概括是否准確,一個領導現代化的執政黨並不能輕言告別革命,革命意志、革命情懷、革命理想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初心。尤其對於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如何讓初心在當下中國前進的步伐中煥發出新時代的光輝,恐怕是更為緊迫、更不容忽視的戰略大要求。

  在這個意義上講,能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能激起我們更多的辯駁,或許是公方彬教授這兩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公方彬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