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4日09:29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民有著無數輝煌的發明創造,農村改革的經驗無一不是廣大農民的首創。但就塑造財富神話的群體偉力而言,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三次大的發明創造,即拓展產業空間創造財富神話、拓展地域空間創造財富神話、拓展思維空間創造財富神話。
中國農民的三大發明:“三拓”創富神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民的第一大發明是拓展產業空間創造財富,即用賣糧的余錢由一產沖進二產三產創造財富。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農民在土地承包后家庭能量得到充分釋放,溫飽問題很快解決,手裡有了余錢,他們就開始經商辦廠,“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勃發,形成一個個專業戶、專業村、專業片、專業市場,一度佔據中國GDP的半壁江山。鄉鎮企業的興旺發達,推進了城市國企改革,從而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地位,鄉鎮企業的功績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功不可沒。這是中國農民的第一大發明,中國農民用這一發明創造了第一個財富神話。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許多縣鄉每年都召開大會表彰收入過萬元的農戶,更有一部分雄心勃勃的農民嘴裡喊著“萬元戶不算富,十萬元戶剛起步,百萬元戶才算富”。
第二大發明是拓展地域空間創造財富,即進城務工經商,通過出售勞動創造財富。上世紀80代中期開始,短短的二十多年時間,2.5億農民用腳踹開了城門,走出土地務工經商,用最低廉的成本高速推進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一個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人群,在最短的時間內,涌入最沒有准備的城市,承托起規模最大的制造業,創造出數量最多的廉價商品,以最低廉的成本改寫了世界經濟版圖,這是中國農民的第二大發明。中國農民用這一發明,不僅使自己獲取了比在農村高出數倍的勞務收入,而且使中國在全球經濟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一路上揚,高歌猛進,一舉摘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桂冠,成就了“中國制造”的世界品牌,可謂蓋世奇功。
第三大發明是拓展思維,無中生有創造財富。有人戲稱瑞士經濟是“三無”經濟:無煙工業(軍刀、手表)、無本買賣(証券金融)、無中生有(旅游開發),旅游經濟被稱為是無中生有的經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依托鄉村既有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不斷探索旅游經濟的全新模式。鄉村旅游的核心是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它以農村自然環境、農業生產活動、農民生活方式為旅游的吸引物,不光具有旅游、觀光、休閑、養生等多重功能,還具有傳統“耕讀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學意蘊,結合傳統民居如福建土樓、廣東碉樓、浙江諸葛八卦村、安徽宏村、安徽西遞、湖南張谷英村等鄉村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剪紙、泥塑、木雕、樂器、演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組成了極具美學價值和靈性的鄉間大美圖畫,是活的、現實版的“清明上河圖”。
據有關資料統計,2013年全國各類休閑農業經營主體已經超過180萬家,年接待游客9億多人次,營業收入2700億元,帶動2900多萬受益。2014年,國內旅游已達36億人次,是1984年的18倍多,其中鄉村旅游已達12億人次,增長勢頭迅猛。2015年底,鄉村旅游又猛增到22億人次。有關方面預測,“十三五”末可能增長到65-70億人次,有如此之眾的人主動到鄉村消費,市場前景相當看好。在城市未患病時,人們認為城市好,都往城裡擠,當城市病愈演愈烈時,人們才發現,原來鄉村最宜居,鄉村旅游已經成為世界性潮流。
第三大發明:鄉村旅游的五大創富手段
一是反彈琵琶,以三產帶動二產引領一產創造財富。農民前兩次發明隻在二產三產中打轉轉,作為第三次發明,鄉村旅游則反向思維,以三產帶動二產引領一產,使一二三產融為一體,種養加銷結成環鏈,種植業為養殖業提供產品,種養業為加工業提供產品,種植養殖加工業共同為銷售業提供產品,種、養、加、銷又共同為無中生有的旅游業提供產品,各環節打破單打獨斗的格局,互動合作,首尾相接,同舟共濟,形成農業產業利益共同體,使產業價值得以整體提升。像安徽省石台縣的“聚茶山”,將“農產品+休閑+原產地旅游”有機融合在一起,將農產品背后的自然與人文環境展現給消費者,增強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在實現消費者放心消費的同時,也提升了其自身的價值水平。
二是無中生有,激活閑置資源生發財富。鄉村旅游激活了閑置的勞動力。把老人婦女這個農村低價殘質勞動力群體,借助農技、農藝、農諺、農事及風光介紹和民俗表演、風味餐飲等,完成向高價高質的轉變。西安兵馬俑附近村子的外語熱,讓村民素質普遍提升,勞動價值普遍得到提高。鄉村旅游激活了歷史遺存的古跡、面臨毀損的物質文化遺產,激活了民間世代傳承的技藝、瀕於滅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段溪流、一座斷橋、一棵古樹、一處老宅、一塊殘碑都有訴說不盡的故事。陝西洋縣朱鹮自然保護區,深挖文化內涵,借朱鹮鳥的愛情忠貞,打造年輕人追求的婚姻聖殿,吸引全國各地年輕人到這裡舉行結婚儀式。鄉村旅游還激活了閑散住房。人稱農民工與房子的關系是兩隻老鼠,把自己在家蓋的房子給老鼠住,到城裡租住老鼠住的房子。我國有2億多農民工,農村至少有幾千萬套閑置房,鄉村旅游可以把農民給老鼠住的房子改造成給老板住的別墅。不僅如此,河湖岸畔的沙灘日光浴,日光可以賣錢﹔深山老林裡的負氧離子呼吸,空氣可以賣錢﹔清潔山溪的飛瀑流泉,水也可以賣錢。這些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之物都可以用來生財。
三是坐地生財,不需四個“千萬”,招引財富。發展鄉鎮企業農民必須靠自己千山萬水地跑、千方百計地銷、千辛萬苦地找、千言萬語地聊。進城務工經商,農民遠走他鄉,寄人籬下,拋家別親,妻離子散,鞭長莫及。一萬打工錢,三代離別淚。湖南邵陽黃荊鄉有132個孩子失母,被成為“無媽鄉”,全國現有6100萬留守兒童,3000多萬流動兒童,還有難以計數的流浪兒童。開發鄉村旅游,農民穩居自己家中依靠網絡展示信息,等客上門,積累職業經驗、積累人脈、積累市場、積累技能、積累自己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打造百年老店。同時,盡享家園紅利,家園紅利是農民最大的無形資產,在應急事務、資源配置、矛盾調處、互幫互助等方面,是農民世世代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家園紅利”的向心力、歸屬感使人們不致因外部的福利更優厚而輕易選擇離開。浙江湖州市2014年接待鄉村游客超過2300萬人,經營總收入40億,鄉村旅游已覆蓋全市25%的農村人口,對農民增收貢獻率超過40%,農民足不出戶,年人均旅游收入增加627元。
四是整體推進,提升文明,全方位凝聚財富。開發鄉村旅游不僅有利於物質條件的獲取,還有利於精神文明的提升,凡鄉村旅游發達的地方,經濟社會都顯出一片繁榮景象,文明程度與日俱增。首先,鄉村旅游激發新農村建設的內生動力,不用勸導,不需動員,農民主動引入各種現代元素。通過開發鄉村旅游,把鄉村優質資源留住,同時把城市文明引入鄉村,今天是城市資本過剩的時代,城市資本到處尋找出口,鄉村旅游把城市資本吸引到鄉村,為新農村建設培育內生性的物質基礎。其次,鄉村旅游還激活了群體精神狀態。鄉村旅游通過幸福的參與、快樂的投入和自覺的創新,改變了農村一部分青年“未富先懶”的惡習,他們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放棄了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奮斗,自甘下沉。日本三浦展著《下流社會》一書曾暢銷日本、中國。這是由於物質文明的過快成長超過了精神文明的發展速度而引起的全局失衡。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品質就是“二勤”——勤儉、勤勞,如丟了“二勤”,就完了。鄉村旅游還激活了奄奄一息的風土民情,旱船、社火、龍燈、婚喪嫁娶、禮儀、禁忌等特色習俗,使鄉村活力煥發,朝氣蓬勃,穩定了村庄的保有量和農村人口的保有量。再者,發展鄉村旅游還有助於消解盛世的鄉愁。鄉愁多發生於亂世或盛世,亂世鄉愁是一種無法追及的痛苦牽挂,盛世鄉愁則是一種可以消解的甜品美味。人們在鄉村旅游中即可找到這種感覺。鄉村旅游使人們在現代文明中體驗著傳統文明,在傳統文明中享受著現代文明,讓兩個文明不僅沒有“割裂”,而且在互相交融、相互依存中共生共榮,同步發展,創造出極大的精神財富。日本一農民為給外出游子留下當年村庄的記憶,把一座隻剩下幾十人的空村,用稻草做成出走的每個村民,安放在各家,恢復幾百人村落的熱鬧,供歸家的游子欣賞,供留下的鄉村懷念,也供外地的游人參觀村子當年的繁榮。
五是代際傳遞,為子孫積累財富。發展好鄉村旅游,不僅為子孫后代打造了一個聚寶盆,世代受益,也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農村長期的生態環保問題。農村的一些地區,自然資源原本非常豐富,那裡的農民本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但由於多種因素制約,長期受社會冷落,長期遠離經濟增長中心,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即使擁有充裕的資源,卻無法融入市場,資源難以轉換成資本。2009年夏季,四川新聞網的一位記者在綿陽鹽亭縣龍泉鄉村採訪時發現,那裡的蜜桃熟了,但由於地處深山,交通不便,無法外銷,農民房前屋后的蜜桃隻能任由爛在樹上或喂豬。在一些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下,那裡的農民生產生活方式極其落后,長期遠離現代文明,“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再加上外部投入開發不足和交通通訊、教育衛生、農田水利等公共服務的缺失,“青山綠水”變成了“窮山惡水”的地區,農民的貧困代際相傳。開發鄉村旅游,城市優質資源在游中下鄉,過剩的城市資本外溢尋找出路,正好碰上鄉村發展的需求。於是,發展鄉村旅游最直接最便捷地產生了“四增”成效,即農民增富、農業增效、農村增美、政府增收。原本衰敗的農村會迅速變成綠化、美化、亮化、淨化、硬化和文化的新農村,農民自覺行動,將使中國鄉村發生“五千年未有之變局”,為子孫后代積累下可以長相厮守的物質財富。尤其在城市病越來越重的背景下,鄉村讓人們更向往。
更重要的是,鄉村旅游通過“人”的發展,解決了“口”的問題。在鄉村旅游發展中,農民為了營造游客潔淨、健康、衛生的旅游環境,養成了“黎明即起、洒掃庭除”的傳統文明衛生習慣,並且在從事鄉村旅游中無論是經營管理、接待服務、產品加工,農民都獲得了必要的技能培訓和職業以及市場經驗,這些不斷提高的自身素質和人力資本,不僅可以有效遏制當代農民的貧困,更能從源頭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使當地農民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徹底遠離貧困的循環怪圈。
發展鄉村旅游還是保育修復農村生態環境的最佳手段,為子孫后代留下青山綠水。計劃經濟時代,溫飽問題是絕大多數中國人關注的焦點。改革開放的閘門一打開,人們為了解決溫飽,不惜一切代價地拼命快發展,尤其不顧一切地招商引資。一些農村地區已經逐漸變成“垃圾滿天飛,污水到處流”的駭人景象。鄉村環境污染已成高懸在我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向來被譽為是“無煙產業”和低碳產業。鄉村旅游用生態文明的理念重新發現鄉土文明的自身特點,彎曲的道路、狹窄的街道、錯落的土房﹔鄉村旅游以保育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為天職,並將“綠水青山”轉換成“金山銀山”,實現鄉村生態有機、可持續的發展。農民最懂得旅游景點的兩大生命線:生態環境和標准服務,他們對環境珍愛保護的自覺性空前提高,其成效比發布多少法典或政策都要大得多。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使億萬農民致富是當今中國的第一等難事,也是第一等大事,農民自己發明了辦法、找到了路子,各級政府及從事三農研究者應深入下去,引導幫助支持他們從易處著眼,從細處入手,做好鄉村旅游這篇大文章,同時強力推進供給側制度改革,以適應農民發展鄉村旅游、創造新一輪財富神話的制度需求。
相關專題 |
· 《中國發展觀察》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