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黨建政治

唐洲雁:堅定道路自信 推進偉大事業

 

2016年07月21日08:29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堅定道路自信 推進偉大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全面回顧了95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取得的重大勝利,提出了新的歷史階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基本遵循。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面向未來、面對挑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不忘初心,接力奮斗,使中國趕上了時代

  中國共產黨誕生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社會危機空前深重的時代。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面對中華民族遭受的前所未有的苦難,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毅然擔負起實現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歷史使命。為了這份“初心”,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接力奮斗,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終於創建了新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趕上了時代”,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前景。

  為了這份“初心”,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三次“偉大革命”,實現了三次“偉大飛躍”。以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標志,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第一次偉大飛躍﹔以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標志,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第二次偉大飛躍﹔以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為標志,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第三次偉大飛躍。

  三次“偉大革命”、三次“偉大飛躍”,深刻改變了中國和世界,不僅使中華民族趕上了現代化的潮流,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而且使具有5000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活力,呈現出新的蓬勃生機﹔同時還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95年的奮斗歷史表明,隻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我們不忘初心,就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永不動搖﹔就必須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永不動搖﹔就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永不動搖。中國走過的歷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走過的歷程,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獲,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實基礎。

  不忘初心,把握機遇,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95年前,中國人民對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渴望是多麼強烈,但前途又是多麼渺茫。經過95年艱苦卓絕的奮斗,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行百裡者半九十。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們離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僅有咫尺之遙。未來的5年,是我們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實施“十三五”規劃與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相重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與全面深化改革相疊加。能否實現全面小康,不僅關系到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而且關系到能否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樣一個承前啟后的歷史階段,我們要“不忘初心”,關鍵是要敢於迎接挑戰,善於把握機遇,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都發生了許多新變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從國際環境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合作共贏已經成為引領這個時代的潮流。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新的發展動力,將促進國際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調整。與此同時,全球治理結構也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發展中國家群體力量繼續增強,國際力量對比逐漸趨向平衡。這些都為我國實現全面小康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但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深層次影響仍然存在,世界經濟在曲折中復蘇,增長乏力。國際金融市場仍然動蕩,全球貿易持續低迷,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仍然盛行。地區性的博弈更趨激烈,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更加強化,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的國際風險和挑戰也在不斷加大。

  從國內環境看,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逐步向更高級的形態、更優化的分工和更合理的結構的階段演化。新型的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發展,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和增長帶正在成長壯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正釋放出新的動力、激發出新的活力。這為我國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仍然緩慢,發展中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的問題仍比較突出。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動能轉換困難相互交織帶來了多重挑戰。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實現全面小康的國內挑戰不斷增多。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庄嚴承諾,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因此,不管遇到的壓力有多大,我們都決不能退縮。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要時刻准備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面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發展進入轉型期、世界科技發展醞釀新突破的發展格局,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准確把握我國正處於“由大到強”歷史轉變時期和跨越階段的特點與規律,以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有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地發展,加快形成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的機制和環境,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確保到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此基礎上,黨還要帶領人民繼續前進,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正是為了指導全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從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鮮明地提出“八個堅持”,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首先就必須做到理論清醒、信念堅定、四個自信。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在未來的前進道路上,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之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我們應該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奮斗目標,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它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們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在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現階段就必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相互促進、統籌聯動,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最終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就必須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於全面深化改革,勇於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讓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發展更有質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獲得感。

  在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必須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斷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和“初心”。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要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著力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著力增強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能力。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

  在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還必須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反對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當然,還必須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既是8800萬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宣言,更是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庄重承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堅持”,是一個聯系緊密、系統完整的統一體,既從指導思想、理想信念、四個自信、領導力量等主觀方面,也從發展布局、發展動力、外部環境和保障條件等客觀方面,闡明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帶領中國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遵循。今天,我們要想“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必須統籌好這八個方面的關系,不可偏廢。

  中國共產黨95年的不懈奮斗,不僅為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進一步凝聚了我們團結奮斗、向著目標再出發的精神力量。隨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建設成就的不斷積累,以及對執政黨建設規律、社會主義發展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在不斷增強,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信仰更加執著堅定,因而更有能力和信心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引領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作者系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山東社科院黨委書記)

推薦閱讀


習總書記建黨95周年講話為何10次強調“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問責”與“擔當”《問責條例》把制度籠子扎得更緊

習近平提四個“沒有變”客觀判斷經濟趨勢 對供給側改革提出新要求

習總書記建黨95周年講話百余次提及“人民” 對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習近平再強調改革落地:地方力量打通“中間一公裡”

(責編:沈王一、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觀點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