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 峰
2014年02月14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哐其哐其……”
每有電氣列車穿行的轟鳴聲響過,大巴山三線橋隧下方,西安鐵路局安康工務段巴山工務車間的辦公室裡,幾盞白熾燈總會隨著起伏不定的電壓而忽明忽暗。一旁的空調櫃機,則始終沒有運轉起來。陰冷的室內,劉玲來回跺著凍得發麻的雙腳,閃爍的燈光,似乎將她帶回了初到巴山的那個不眠之夜——
大巴山腹地的鐵路工務段3年來了46位大學生
2012年8月1日,包括劉玲在內的176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在西安報到后,當天背著行李直接乘大客車趕赴巴山接受崗前培訓,“夜深時分才到,路不好走客車卡在山梁,車間職工們紛紛打著手電筒,摸黑接我們上山。”夜色下一道道搖曳的光柱,依稀勾勒出四周高聳而靜默的群山輪廓,這一幕讓來自海濱城市煙台的劉玲至今難以忘懷,“晚上給家裡報完平安,就躲在被窩裡哭。”
入職第一站,為何安排初出象牙塔的年輕人走進巴山?這裡,對鐵路人來說有著一份特殊的意義——1978年,襄渝鐵路大動脈正式通車后,坐落於川陝交界大巴山腹地、平均海拔808米的巴山工務指導區隨之設立。站在如今巴山工務車間調度室的門外,遠處起伏的山巒上,為當年筑路犧牲的32位烈士修建的陵園清晰可見﹔門口一側並不起眼的“安全天數揭示”小黑板上,每日更新的數字背后,則是車間所創造的行車安全、人身安全連續35年無事故的紀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青年文明號”……與上百塊獎牌所代表的榮譽相比,從車間先后走出的8位全國、省部級勞模,向上級輸送的89名技術管理干部,還有更多默默無聞、薪火相傳的幾代巴山人,他們的故事在莽莽深山間更具溫度。
但是,作為鐵路的“一面旗幟”,如何將歷史的溫度轉變為新一代巴山人心中的熱度?“新形勢下必須培養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安康工務段黨委書記彭有輝告訴記者,現在巴山工務車間165名干部職工中,近3年分配來的大學生就有46人,共同擔負著管內襄渝線81公裡線路的保養維護工作,“其中絕大多數是‘90后’畢業生。”
和劉玲一批入職、來自吉林長春的司奎超,見慣了廣袤平坦的黑土地,還從未領略過大巴山這般的“險山惡水”,“崗前培訓的10天裡,就有9個學生跑回西安,解約不干了。”“群山莽莽巍峨嶺,駐足盡望巴掌天﹔失落失望失斗志,盼走盼離盼出山。”愛寫詩的他,在去年7月底參加工作滿一年時,用手中的筆回憶起當時的心境。
然而,更多的大學生選擇了從基層做起。走進車間的“劉玲工作室”,裡面配備著12台內網電腦和大量專業書籍、測量工具。作為“巴山歷史上的第一個碩士研究生”,已是助理工程師的劉玲,帶領巴山、旬陽、鎮安、柞水等車間的橋隧工程專業大學生,一年來就安全防護工程等先后做出79項設計方案,經過路局評審通過49項並已陸續施工。
好的干事氛圍,體現在一些貼心的小細節
2011年畢業的吉文佳,曾在大學組建過搖滾樂隊,自己擔任鼓手,來到車間后則咬牙扛起70斤的搗固機上道養護,22歲就已當上巴山工區的副工長,“往返10公裡的巴山隧道,頂著大太陽進去,出來可以看星星。”“巴山培養的大學生,做副工長的已經有11位。”巴山工務車間黨總支書記夏傳康告訴記者,無論學歷多高,段上規定領導干部必須從工長開始提拔,“隻有這樣,未來當他們做起管理者,心裡才是踏實的。”“力量是練出來的,膽子是嚇出來的,經驗是磨出來的。”吉文佳笑言。
不僅用事業留人,更要用真情留人,而這也是巴山一貫的傳統。“2011年冬季,我們上道作業時正逢雨夾雪,晚上8點多回到車間,襖子鞋子全都濕透。”吉文佳向記者回憶。走進宿舍,夏書記已安排人把浴霸全部打開,發了“小太陽”電暖氣烤衣服,還給每個人准備好一大盆姜湯,“好的干事氛圍,源於一個個貼心的小細節。”
來自重慶萬州的“90后”小姑娘劉家佳對此深有感觸,“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一個縣城車站,后來參加沿線站區健美操比賽,就發現來自巴山的同事們熱情特別高,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精氣神。”為豐富活躍站區文化,巴山工務車間團支部書記、29歲的武江濤曾將“一停二看三比四呼五通過”的安全守則改編為紫陽民歌,“從1981年至今,我們還連續舉辦了32屆巴山路地群眾運動會,已經打造成我們的品牌。”
“后來,劉家佳給我發短信,主動提出從臨近縣城的車站調到交通不便的巴山來工作。”彭有輝告訴記者。“宿舍蜘蛛特別多,感覺像進了‘盤絲洞’。”劉家佳去年8月調到巴山,“環境不好,但心裡有股勁兒。”而司奎超已經決定在安康買房,並把在杭州做導游的女朋友接過來成家立業。“莫道工務難成器,微霞尚能鋪滿天﹔鷹擊長空魚潛底,恰是男兒正少年。”他在詩中如是寫道。
司奎超、劉玲、武江濤……一個個戴著四五百度眼鏡的年輕人,在萬裡鐵路線上延續著夢想、開拓著新篇。“我的爺爺、父親都是鐵路職工。”劉家佳曾對她的爸爸這樣說道:“您來筑路,我來養護,我守護這條鐵路,就像守護爺爺和您一樣。”
相關專題 |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