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的指導性文獻

——學習《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

聞言

2014年06月03日07: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圍繞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總結回顧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深刻把握國內國際發展大勢,精辟闡述了為什麼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幫助廣大干部群眾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經中央批准,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了《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以下簡稱《摘編》)。這本書的內容,摘自習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間的講話、演講、批示、指示等70多篇重要文獻,分12個專題,共計274段論述。這些論述涵蓋廣泛,思想深邃,對於我們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緊迫性,充分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艱巨性,系統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和重點任務,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習近平同志的這本書,與已經出版的《習近平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習近平關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論述摘編》等一起,為全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提供了重要教材。

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

充分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凝聚改革共識,才能堅定信心、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摘編》第一部分集中收入了習近平同志這方面的重要論述。他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對改革開放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作了深刻闡釋。指出: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

改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之道。

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

“新的偉大革命”、“關鍵抉擇”、“關鍵一招”、“偉大覺醒”、“重要法寶”、“活力之源”、“必由之路”、“最鮮明的特色”、“最鮮明的品格”……這些形象生動的話,這些精辟的論斷,開宗明義,讓人過目難忘,印象深刻。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以來,30多年的時間,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我國在國際社會贏得舉足輕重的地位。習近平同志指出,沒有改革開放,我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現在,我們黨靠什麼來振奮民心、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麼來激發全體人民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活力?靠什麼來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在與資本主義競爭中贏得比較優勢?靠的就是改革開放。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歷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給黨和國家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給事業前進增添強大動力,黨和人民事業就是在不斷深化改革中波浪式向前推進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關鍵要靠改革開放。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離開改革開放,也沒有中國的明天。當前,國內外環境都在發生極為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我國發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繼續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要破解發展中面臨的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習近平同志強調指出,30多年前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始了改革開放,從而大大加快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的事業崇高而神聖,我們的責任重大而光榮。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就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總目標,堅持正確的方法論

搞好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把握好三個帶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一是改革的方向﹔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三是改革的方法論。《摘編》第二、三、四部分集中反映了習近平同志關於這些問題的重要論述。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我們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個立國之本,既以四項基本原則保証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又通過改革開放賦予四項基本原則新的時代內涵,排除各種干擾,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們說堅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習近平同志特別指出,我們要保持政治堅定性,明確政治定位。要始終堅持以我為主,應該改又能夠改的堅決改,不應改的堅決守住。我們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

深刻理解和准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貫徹落實各項改革舉措的關鍵。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這個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什麼要提出這樣一個總目標?習近平同志解釋說,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再有30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鄧小平同志戰略思想的基礎上,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總目標是兩句話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前一句,規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規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指向。兩句話都講,才是完整的。他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就需要有管總的目標,也要回答推進各領域改革最終是為了什麼、要取得什麼樣的整體結果這個問題。這次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不是推進一個領域改革,也不是推進幾個領域改革,而是推進所有領域改革,就是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總體角度考慮的。他認為,從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前半程已經走過了﹔后半程,我們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

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提出具有重大意義,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改革問題的深刻思考。這是改革進程本身向前拓展提出的客觀要求,也體現了我們黨對改革問題認識的深化和系統化,說明改革開放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全面深化改革要順利推進,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現在,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習近平同志強調,在推進改革中,要堅持正確的思想方法,堅持辯証法。必須從紛繁復雜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脈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特別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著力提高操作能力和執行力,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及時准確落實到位。他指出,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方法。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這種漸進式改革,避免了因情況不明、舉措不當而引起的社會動蕩,為穩步推進改革、順利實現目標提供了保証。他同時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涉及許多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加強對各項改革關聯性的研判,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體制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把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有機銜接起來。總之,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都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都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也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要求。

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

全面深化改革既有總體部署,也有具體的改革任務和舉措。《摘編》第五至十一部分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和軍隊以及對外開放等七個方面,摘錄了習近平同志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各領域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的論述。

關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習近平同志強調,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遵循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的問題。他高度評價全會在這個問題上作出的理論貢獻,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全會決定提出的一個重大理論觀點,是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又一重大推進。全會作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於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正確觀念。同時也要認識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起全部作用,也要發揮政府的積極作用,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從這樣兩個方面,就把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問題講清楚了。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習近平同志還對轉變政府職能、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關於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目的就是要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習近平同志指出,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在政治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上,他強調要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擴大公眾有序參與﹔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拓寬協商渠道﹔讓司法真正發揮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作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等。

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他特別強調,要在繼續大膽推進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同時,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無論改什麼、怎麼改,導向不能改,陣地不能丟。在改革舉措上,他提出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要創新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要把弘揚中華文化作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深厚源泉和重要途徑﹔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等。

關於深化社會體制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同志指出,如果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對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藥衛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領域的改革熱點問題,他都作了回應。強調要加快推進民生領域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弱勢群體傾斜﹔要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在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的同時,政府必須“補好位”,為困難群眾提供基本住房保障﹔要“非常明確、非常強烈、非常堅定”地牢牢樹立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觀念,嚴格實行安全生產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風險“一票否決”﹔要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監管制度,強化監管手段,形成覆蓋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的監管制度等。

關於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人民群眾的期盼。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從政治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這方面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嚴肅指出,經濟上去了,但環境污染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麼形勢?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裡面有很大的政治。霧霾嚴重,“高天滾滾粉塵急”,不僅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也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形象。他提出要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評體系,再也不能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要嚴格責任追究,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要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完善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機制等。

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把這方面改革作為單獨一部分寫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這在全會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高度重視。習近平同志指出,這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就是要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要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戰斗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保障。要用“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統領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斗爭准備。他強調,要正確把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導原則,做到“四個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堅持改革正確方向這個根本,牢牢把握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這個指向,牢牢把握能打仗、打勝仗這個聚焦點,牢牢把握積極穩妥這個總要求,形成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強大合力,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和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關於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我們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促進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形成引領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開放區域,培育帶動區域發展的開放高地。我們將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同有關國家共同努力建設好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動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為了推動這些重大戰略決策的實施,習近平同志在多個外交場合發表重要講話,闡述我們的對外政策主張。強調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努力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我們要致力於構建橫跨太平洋兩岸、惠及各方的地區合作框架﹔我們要以構建亞歐大市場為目標,讓亞歐兩大洲人員、企業、資金、技術活起來、火起來,使中國和歐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雙引擎﹔我們要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深度參與新的國際經貿談判和規則制定,推動投資和貿易自由化制度安排等。

領導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決定,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總動員。軍令狀已經下達,集合號已經吹響,現在關鍵是要按照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扎實開展工作。習近平同志要求全黨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意識和夙夜在公的責任意識,領導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摘編》最后一部分集中收入的就是這方面的論述。

落實全面改革的任務,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部署和領導下,統籌協調、總體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單靠某一個或某幾個部門往往力不從心。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習近平同志親自擔任組長,就是為了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他指出,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由中央統一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要求推進改革,不要自行其是,更不要一哄而起。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推動工作,而不是各取所需、挑三揀四,甚至借改革之名強化局部利益,要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相互抵消。他強調,貫徹落實全會決定,關鍵是要有重點、有步驟、有秩序抓好落實和推進工作,務求必成。要嚴格按規則和程序辦事,堅持集思廣益、民主集中,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要狠抓落實,各項改革都要有具體部署、具體規劃、具體要求,凡是議定的事要分頭落實,不折不扣抓出成效。

落實全面改革的任務,必須強化改革責任擔當,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地干。“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這是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的。讓改革落地,需要有勇氣、有膽識、有擔當。畏首畏尾,不敢出招,怕得罪人,是難以落實措施、推動工作的。經過30多年不斷改革,很多容易改的問題已經得到有效解決,留下來的大都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甚至是牽動全局的敏感問題和重大問題。習近平同志強調,不斷解決好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問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要做好承受改革壓力和改革代價的思想准備。對黨和人民事業有利的,對最廣大人民有利的,對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有利的,該改的就要堅定不移改,這才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國家和民族負責。

落實全面改革的任務,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以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打破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開拓創新,關鍵是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不可能邁開前進的步子。習近平同志要求全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既勇於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用新的理念、新的視野、新的方法、新的標准推進各項改革和建設。要跳出條條框框限制,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長遠和當前的關系,正確對待利益格局調整,堅決克服地方和部門利益的掣肘。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重大問題、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這些要求集中起來,就是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四條標准”,即:隻要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隻要有利於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隻要有利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隻要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就要大膽試、大膽闖,就要堅決破、堅決改。

落實全面改革的任務,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從群眾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這是改革開放積累的一條寶貴經驗。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隻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越繁重,越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善於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善於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張。他強調,改革要從時間表倒排最急迫的事項改起,從老百姓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從社會各界能夠達成共識的環節改起,推出一些立竿見影的改革,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為深化改革開放夯實群眾基礎。

落實全面改革的任務,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攻堅戰,對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是一個新的考驗。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的建設各項工作都要緊緊圍繞全面深化改革來定任務、添措施、建機制,都要用保証和促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實際成效來檢驗。要著眼於領導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加強學習和實踐,努力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能力、動員組織能力、駕馭復雜矛盾能力。要加強輿論引導,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努力使全社會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推動改革。要堅持推動教育實踐活動和推進改革工作相結合,使廣大黨員干部錘煉思想和作風,增強宗旨意識、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把改革藍圖變成現實。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全黨在看,群眾在盼,國際社會也在關注。改革之路從無坦途,但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習近平同志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是全黨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的指導性文獻。我們要結合實踐,深刻領會,全面把握,深化對改革開放規律性的認識,增強全局觀念、責任意識和進取意識,不斷提高本領,扎扎實實把改革開放的藍圖一步步變成現實。

《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03日 06 版)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