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尹漢寧:談談《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的方法論意義

2014年01月20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和掌握正確的世界觀和正確的方法論,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建設的重大任務。中宣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黨員干部讀本)》(以下簡稱《十講》),緊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緊貼黨員干部思想和工作實際,深入闡述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受廣大黨員干部歡迎。初讀《十講》,感悟良多,想側重從《十講》中有關方法論的闡釋、尤其是從其中的7個方法入手,談一些學習體會。

  一是深入實踐的方法。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是哲學史上革命性變革的顯著標志。《十講》深刻論証了“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命題,深入分析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會實踐的新趨勢、新特點,深刻批判了新教條主義和實用主義的錯誤。新教條主義從西方“本本”出發,“照抄照搬西方理論,表面看新鮮誘人,事實上削足適履,誤國誤民”﹔實用主義貌似重視理論聯系實際,但往往是“從某種主觀需要出發,斷章取義、尋章摘句,把嚴密完整的理論分割成隻言片語,硬套到實踐上去,恰恰窒息了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十講》指出,實事求是是對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概括,貫穿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論、辯証法、認識論、價值論和歷史觀之中,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十講》還對“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要求作了深入闡發,指出要分清實際中的現象與本質、形式與內容、局部與全局、主流與支流、偶然與必然、可能與現實,把握事物的本質、內容、全局、主流、必然和趨勢,反對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對於黨員干部而言,堅持實踐的觀點,注重深入實踐的方法,有利於把思想方法搞對頭,有利於端正學風、作風。

  二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我們分析任何事物,都要從歷史的聯系和發展中去把握。《十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於社會基本矛盾的觀點,與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發展歷程緊密聯系在一起進行分析,深刻指出中國經過新民主主義階段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實行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的必然。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進行了哲學解讀,又為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學理支撐。該書還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了歷史條件對歷史人物的深刻影響,歷史活動與人民群眾的內在關聯,以及評價人物和事件必須堅持歷史標准等。

  三是系統思維的方法。系統性是事物的基本屬性。現代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使聯系的系統性得到了進一步具體化和深化。《十講》從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出發論述聯系的系統性,並緊密結合改革開放實際闡述系統思維方法。談到系統思維的結構性時,《十講》聯系改革開放初期的實際情況,分析指出,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員、土地、生產資料都沒有什麼變化,但由於生產組織結構改變了,結果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談到系統思維的層次性時,強調“頂層設計”對於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談到系統思維的開放性時,指出其對於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方法論意義。在此基礎上,《十講》提出了如何實現系統優化的問題,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人民群眾的承受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發展穩定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十講》還明確指出,運用系統思維認識和解決問題,在實際中就是要堅持統籌兼顧的方法,要立足整體、總攬全局,加強頂層設計,注重探索試驗,處理好全局與局部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集中統一與因地制宜的關系,弄清楚大道理與小道理,使經濟社會發展既有生機活力,又協調有序。

  四是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矛盾分析方法是把握事物規律、推動工作和事業發展的根本方法。《十講》在對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普遍性與特殊性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指出要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即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唯物辯証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進而指出運用矛盾分析方法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根本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必須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避免用抽象的概念和原則代替對具體事物本身的具體分析。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意義,指出社會主義制度沒有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模式,必須依據中國國情走自己的路。

  五是底線思維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其統一體現在“度”這個范疇之中。底線思維是適度原則的體現。《十講》運用質量互變原理分析改革開放也是一個由量變引起質變的飛躍過程,指出社會主義建設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因此,辦事情、作決策,不能走極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也就是要“適度”。“底線思維”是“底”與“頂”兩個關節點的對立統一。守住法律底線、政策底線、利益底線、道德底線等,才能達到事業的頂點﹔胸無大志,沒有攀登高峰的目標,“底”線也就守不住。分析變化中的形勢,要從最壞處准備,爭取最好的結果。比如就業、物價、社保,要充分考慮弱勢群體,用底線思維,保“基本”。又比如對利益關系進行調整,要用底線思維尋找最大公約數,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動權。

  六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方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馬克思主義政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十講》深刻論述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觀點,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進而指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領導工作的基本方法。這一方法要求“兩個結合”,即一般和個別相結合、領導與群眾相結合。領導群眾的基本方式是說服,而絕不是命令﹔領導干部不能不顧現實與可能,跑得太前,成為冒進主義者﹔也不能落在群眾的后面,成為尾巴主義者。

  七是調查研究的方法。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實踐論的具體體現,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握客觀規律的具體途徑。《十講》翔實列舉了“眼睛向下”“有的放矢”“親自出馬”“解剖麻雀”“全面調查”“由表及裡”等具體方法,並提出了運用媒體、網絡、問卷等間接手段,以及掌握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統計學等專業理論等問題。要求走出機關門,走進百姓家,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做到親知、真知、深知,在深入的調研中向人民群眾學習,獲取規律性認識。

  以上的7個方法,只是本書一部分內容。總之,《十講》改變了以往哲學教科書僅以理論邏輯建構體系的做法,始終緊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際、改革開放實際和黨員干部思想實際展開闡述,為黨員干部提供了一份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清單,使抽象的理論具體而鮮活,是推動全黨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部理論力作。

  (作者為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20日 16 版)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