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實現中國夢的價值動力
潘玉騰 陳趙陽
2013年08月17日11:01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實現中國夢的價值動力

夢想內蘊著價值,價值承載著夢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夢的重大戰略思想涵蓋了國家富強的夢想、民族振興的夢想和人民幸福的夢想,彰顯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和宏偉願景,為黨帶領人民開創未來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具有極為深厚的價值內蘊。而以“三個倡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是中國夢價值內蘊的具體體現。“三個倡導”精辟概括了社會主義所崇尚的一系列基本價值理念,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確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標准航向”,囊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社會理想、行為准則,既有深厚的傳統底蘊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符合歷史、合乎實踐,貼近民情、順乎民意,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持久的引領力、廣泛的感召力和強大的凝聚力。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國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所要達到的目標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夢的核心內涵具有高度的統一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遵循的基本價值規定和價值導向,引領著未來中國的發展方向。“富強”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向度。努力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之一,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體現。“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價值尺度。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文明”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價值取向。以文明為價值目標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讓人民群眾在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的過程中得到陶冶、受到鼓舞、獲得啟迪,促使其自由健康成長。“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和重要特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必須關注民生、傾聽民意,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形成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不斷彰顯中國夢的巨大魅力和吸引力。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中國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所在。作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核心內容和精神實質的高度凝練及抽象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統一的,內在地包含著中國精神的價值訴求。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置於整個人類文明的大背景下,自覺吸收和借鑒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以自信的氣度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非西方獨有而屬人類共有,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斷追求的基本價值准則。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鮮明主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包含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資源,適時地充實到中國精神寶庫中去,不斷為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提升其當代性,增強其感召力。“自由”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是人類的共同要求,也是社會主義不可或缺的基本價值追求。自由精神閃爍著時代光芒,提升著時代精神,激發著全民族創造活力,是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平等”“公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夢心之所向、夢之所往。誠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中國夢時所指出的,“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証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法治”是人類社會政治文明進步的結晶,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新時期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使法治不僅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成為一種深入人心的重要的時代觀念。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中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源自每一個人的現實生活,與每一個人的理想切實關聯。隻有緊緊依靠億萬群眾的力量來實現中國夢,中國夢才能真實可感、踏實可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我國社會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能夠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想意識、整合多元化的利益關系,發揮激勵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重大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所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要求社會主義社會的每個公民必須具備應有的核心道德品質,釋放“正能量”。人以德立、國以德興。隻有每個公民具備良好的政治道德、職業道德和個人品性,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礡力量、產生巨大的整體合力,讓每個人在“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歷史邏輯中夢想成真。要以“愛國”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是一種“國夢”和“家夢”的結合。“家國情懷”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已深深融入中國人的精神氣脈之中,使中國人對國家有著高度的認同感、歸屬感與使命感,成為中華民族縱然處於苦難境況而終能屹立不倒的精神凝聚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征程上,必須要高揚愛國旗幟,使廣大人民群眾在陶冶愛國情操中凝聚巨大的力量。要以“敬業、誠信、友善”凝聚中國力量。“敬業”是對公民職業道德的起碼要求,社會成員勤懇耐勞、盡職盡責的敬業精神,既是個人幸福生活的保障,也是“實干興邦”的具體體現,更是實現中國夢的道德推動力。“誠信”是人的基本德性,它既是實現個人心神愉悅、功成名就的道德力量,也是實現社會合作、信任與發展的道德力量。“友善”是人的善良與寬容所凝聚起來的一種寬厚德性,是實現人、自然與社會相互間和諧共生、協調發展的潤滑劑。它使人間充滿愛,使社會充滿溫暖,使中國夢更具親和力。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