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城市更新,要堅持向善理念
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於今
2013年07月30日14:0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從“中國夢”談起

在過去三十年裡,中國社會經濟得到高速發展。可以說,這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好的30年。同時,中國人對中華民族文化逐漸有了一種認同的回歸,對西方文化的認識在加深,自傲和自卑兩個極端一定程度上被抑制,這一“正”一“反”之后恰恰達到了“合”,獲得一種正常健康的視角,把自己放在世界文化版圖之中,重新找回了自信。

在過去的二十年當中,世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可用三句話加以概括:經濟一體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樣化。世界從對抗的冷戰時代進入合作冷戰后新時代,經歷了兩次歷史的跨越和轉型,使得和平發展、對話理解、合作共贏成為成為當代世界潮流,這給中國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但是,面對全球化進程的世界來說,中國照搬過去的文化顯然已不敷應用。中國需要創新變革,需要充分揚棄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但是,創新變革與傳統似乎從來就是敵人,不擊退傳統,變革好象就無從推進,但沒有傳統的支持,變革的道路會異常艱辛。所以,我們找到了一個既要傳統又要改革的原則:就是不從眾、不囿於成見、更不能隨俗。我們需要創造符合自己國情的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

大約在十年前,我和我的中國學術界的同仁們在討論“中國夢”。半年前,新一屆領導人上任之初把“中國夢”從學術理論上升為了國家理念。“中國夢”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不僅意味著中國國力的強盛、中華民族的復興、中國進一步融入並引領國際社會發展,也同樣意味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進步。而無論從哪個方面講,中國夢的實現,都與弘揚和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密不可分。

談論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離不開中國快速城鎮化發展。2012年,中國政府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把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重要任務,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這一制度創新和頂層設計的提出,深刻影響著中國未來的經濟結構、增長方式和生產力布局等多方面,同時也影響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思路。

向善的城市

何為“向善的城市”?

提到“善”,不能不說中華民族文化經典著作《三字經》。從明朝開始,《三字經》就被意大利人傳教士羅明堅翻譯成拉丁語,后來,這本譯文流傳到了歐洲,成為當時歐洲貴族學習東方文化的珍貴資料,並受到了歐洲進步人士,如著名法國啟蒙思想家、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等人的熱烈歡迎。《三字經》裡的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人的產物,無論你是什麼人,基因裡都有善的因素。比如孩子們是否有善,要看他們是否有愛心,如何奉獻愛心,取決於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共同教育,教育好,就會自覺自悟﹔教育不好,就會自大墮落。所以說,孩子們的善一定是從心裡長出來的,才是真的,“被”愛心是偽善,偽善培養出來的孩子,“萬種民性,一種劣根”。大部分人認為善是從宗教而來,我個人認為,善並非宗教產物,而是宗教數千年來圍繞著這個主題構造,讓人產生宗教生產善。

善在一個國家政治、一個政黨理念、一個政府治理中也有體現。比如善政、善治,善治有賴於公民自願的合作和對權威的自覺認同,沒有公民的積極參與和合作,至多隻有善政,而不會有善治。

向善,也就意味著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細化,為人民服務的發展觀體現,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對於一個城市來講,向善也就意味著城市物質文明的發展,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時城市精神文明的提高,讓城市民居感到精神富足,有歸屬感,生活滿意度提升。

城市更新中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城市最開始的功能就是文明的集散地。這個功能直到今天也保持著。古希臘最著名的政治家伯裡克利說過:雅典是全希臘的學校。憑什麼?文明。文明的核心是什麼?寬容邊界的放大,而寬容邊界的放大是以“善”為基礎的,不能想象以“惡”為基礎的寬容邊界的放大。

文明的重要內涵就是文化,而且是進步的文化。文化其實就是一種符號,強調符號多樣性中,歷史感與獨特性就自然在其中了。人類演進的過程中,文化的鏈條不應當發生斷裂,斷裂之后不是我們就不能生存了,而且一個城市或民族的特點也就消失了。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向善的城市的目的,實現的途徑是什麼呢?對於當前中國城市發展的階段和特點,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城市更新的問題我覺得尤其應該引起重視。

建設向善的城市,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綜合解決城市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也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繼承將發揮重要作用。城市更新最早在國外形成,內容主要包括物質環境和非物質環境的持續改善兩方面:一方面是客觀存在實體(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另一方面為各種生態環境、空間環境、文化環境、視覺環境、游憩環境等改造與延續,包括鄰裡的社會網絡結構、心理定勢、情感依戀等軟環境的延續與更新。

我曾研究了美國以及英國的布林德利地區、法國的巴約納、日本的東京等國外的城市更新,同時也調研過中國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地的城市更新案例。發現,世界各國的城市更新過程中往往會面臨如下問題:

一是大建形象工程。二是扭曲社會關系和利益結構,催生社會不穩定因素。在城市更新的博弈中,存在著政府、房地產商和居民三方對弈者。現實中,受損失最大的往往是被迫搬遷的居民。把危困的企業改制、衰落的城鄉,進行拆遷、改造和建設,使之重新發展和繁榮,本是件大快民心之事,是善舉。但是,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城市更新客觀上成了“驅貧引富”運動,或使之變成了“全面”干預下的“狹隘”、“朴素”的形體主義和功能主義。城市更新意味著物質空間和人文空間的巨大變動和重新構建,在更新過程中,如果手段和方法不當,就會激化社會矛盾,產生社會不穩定因素,尤其是被迫強制性搬遷的情況下,很容易撕裂和損壞這種穩固基礎和文化,喪失政府公信力,導致已長期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各種成本所致成果的完全滅失。

比如,美國60、70年代,由聯邦政府補貼地方政府對貧民窟土地予以征收.然后,以較低價格轉售給開發商進行“城市更新’。雖然城市更新綜合了改善居住、整治環境振興經濟等目標.較以往單純以優化城市布局改善基礎設施為主的“舊城改造”,涵蓋了更多更廣的內容,但是,其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卻相當多,特別是對於有色人種和貧窮社區的拆遷顯然有失公平,而受到社會嚴厲批評而不得不終止。

三是城市文脈斷裂,城市特色消失。在大拆大建下,大量的古建筑、古街區蕩然無存。更新過程中對名城保護的忽視和誤導舊城更新,就有一個對“舊城”的認識問題,許多人認為“舊城”就是過去歲月留下的破爛攤子,是城市發展的嚴重包袱,要更新,就要“破舊立新”,就要“快刀斬亂麻”,放開手腳干,所以就常常是大面積地拆遷舊房,將舊城區的老宅舊屋全部拆光,然后在平地上蓋新的樓房。這樣做,工作簡單、工程上馬快,規劃設計也容易做。但這樣一來把城市原來的社會結構、文化遺存、城市風貌以及地方風情,全都一掃而光,也就是把城市的歷史文脈全部割斷了。

其實,城市更新是從綜合工程、科學規劃的角度研究如何改造舊市區,但是也要與城中村改造和舊城改造相區別。城市更新要以推陳出新之法,維護城市生態平衡,綜合解決城市發展問題,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城市更新改造要從整體性和全局性出發,如果只是注重形式的物質環境,陶醉於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最終得不償失。

城市要更新,城市不更新就會衰落,但城市更新不能摒棄歷史文化,而是在歷史文化基礎上發展,從舊環境中滋生新的東西,而不是生硬地照搬異地外域的不相干的東西。特別是大城市影響面廣,牽涉問題多,這些城市代表著我們國家或一個地區,更要慎重地對待,不注意的話,留下的遺憾是無法彌補。

未來努力的建議

對於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第一是原真性。要保護歷史文化遺存原先的、本來的、真實的歷史原物,要保護它所遺存的全部歷史信息,整治要堅持“整舊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則,維修是使其“延年益壽”而不是“返老還童”。修補要用原材料、原工藝、原式原樣以求達到還其歷史本來面目。

第二是整體性。一個歷史文化遺存是連同其環境一同存在的,保護不僅是保護其本身,還要保護其周圍的環境,特別對於城市、街區、地段、景區、景點,要保護其整體的環境。這樣才能體現出歷史的風貌,整體性還包含其文化內涵、形成的要素,如街區,就應包括居民的生活活動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環境對象。

第三是可讀性。是歷史遺物就會留下歷史的印痕,我們可以直接讀取它的“歷史年輪”,可讀性就是在歷史遺存上應該讀得出它的歷史,就是要承認不同時期留下的痕跡,不要按現代人的想法去抹殺它,大片拆遷和大片重建就是不符合可讀性的原則。

第四是可持續性。保護歷史遺存是長期的事業,不是今天保了明天不保,一旦認識到,被確定了就應該一直保下去,不能急於求成,我們這一代不行下一代再做,要一朝一夕恢復幾百年的原貌必然是做表面文章,要加強教育使保護事業持之以恆。對於歷史建筑歷史街區,不能像文物器件那樣博物館式保存,人要生活下去,就有生活現代化和歷史環境的協調,這也是歷史遺存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保護古城不僅是為了保存珍貴的歷史遺存,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歷史傳統、建筑的精華,保護這些歷史文化的載體,從中可以滋養出新的特色建筑和城市來。

目前,中國有許多這樣成功的案例,比較典型的案例是上海新天地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更新。新天地是將上海傳統的石庫門裡弄與充滿現代感的新建筑融為一體,創造集歷史、文化、旅游、餐飲、商業、娛樂、辦公、住宅於一體的特色小區。原則上採用三個改造原則:“整舊如舊”:不僅保留建筑外形元素,同時保留整體外部空間風格和氛圍——拆除重建的建筑。“整新如舊”:採用老建筑相同或相似的材料,甚至採用原有拆除建筑的材料。新建筑設計:先進的技術與材料,建筑高度嚴格控制。

對於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還要著重考慮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在城市更新過程中,需要站在城市系統、城市生長發展的角度,關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問題,實現城市各部分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協調。特別是在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和更新中,更需要戰略性地解決保護和發展的沖突問題。

二、對城市環境、城市歷史、空間特征等宏觀因素進行研究,確立包括城市空間結構、經濟產業結構、文化延續性、自然景觀等社會、經濟、文化多元復合、分步實現的城市更新目標體系。

三、在探尋可持續性的城市硬性物質更新方式的同時,強調政策等軟性更新方式。

四、老城在多層次區域中的地位,決定了城市更新需要審視更新的機遇和挑戰,界定更新的目標和內容,實現在區域層面的城市更新效益上的最優化和時序上的同步化。

五、在城市更新中要保護產業發展空間,特別是創意產業、文化產業、智庫產業、總部基地等業態對傳統工業區的置換和升級,提升城市更新過程中的城市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

六、樹立科學可持續的發展觀念,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在政府管理體制改革背景下,完善社會參與、協調更新機制。(作者系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智庫》總編)

(責編:程宏毅、謝磊)

相關專題
· 2013“理解與合作”對話活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