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報看到一種觀點,認為美國能夠走出1929—1933年大蕭條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這給人以啟發。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在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國內經濟遇到困難的大背景下,加快建設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於是我們看到,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面迅速擴大,農民工社會保險轉移接續辦法加緊研究制定……危機成為社會保障建設的契機,社會保障建設也必將為我國經濟企穩回升和長期繁榮奠定堅實基礎。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費預期,從而有利於啟動消費、擴大內需,這是人們所熟知的。實際上,它還有利於生產要素的質量提升、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從勞動力要素來說,一方面,醫療、教育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能夠促進人們體力和智力的發展,挖掘人們的潛能和創造力,從而促進人力資本積累﹔另一方面,社會保障的健全還為人力資源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創造了必要條件。有了覆蓋范圍廣泛、轉移接續方便的基本社會保障,人們不再依賴單位保障、土地保障,就可以在更大范圍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從而有利於形成全國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從土地要素來說,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高效集約利用土地是我國農業現代化以及工業化、城鎮化的必由之路。長期以來,由於農村社會保障不健全,農民不得不依靠土地來保障基本生活,因此,大量農民工雖然已在城裡找到了比較穩定的工作,但仍然不肯放棄老家的土地承包權,因為他們要為生存留下一條退路。隨著社會保障的健全,廣大農民就不必因為擔心基本生活而束縛在土地上。而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也就是其生產功能的強化,這樣,土地要素也就具備了正常流轉和優化配置的更好條件,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節約集約利用、高效優化使用就可以更好地開展起來。
從資本要素來說,社會保障的健全可以促使人們把更多的收入用於投資、消費,從而直接、間接地增加資本積累﹔一部分農民把宅基地和土地承包權流轉出去,也可以積累起一定的資本,在城市近郊區這筆資本還比較可觀。也就是說,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有利於盤活和聚集社會資本,調動和利用原本僵滯的社會資源。
可見,健全和發展社會保障,不僅有利於啟動消費、擴大內需,而且有利於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不僅有利於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平,而且有利於提高社會經濟效率。
這啟示我們,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是市場經濟優化配置資源的前提條件,但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實現也是有前提條件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說,自由不僅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理想價值目標,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手段。古人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不管是活的要素,還是死的資源,隻有獲得自由,流動起來,運轉起來,才能找到合適的位置,實現最大價值。但世界上不存在沒有前提條件的自由。從人這個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來說,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基本生活保障。沒有生活保障,人們就沒有選擇自己的職業、從事喜歡的事業、安排適合的生活的自由——就沒有經濟自由。沒有經濟自由,社會經濟就沒有活力,就沒有創造力。
這還啟示我們,市場經濟崇尚自主決策、自由交易,但這並不意味著自由放任、撒手不管。市場經濟的自由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生活保障、權利保障、公平保障基礎之上的。就業靠安置、物資靠調撥、生產靠指令的傳統計劃經濟固然缺乏活力,但規則缺失、保障不全、監管不力的原始市場經濟也不可能實現經濟自由和效率。當然話說回來,國家和社會提供的各種保障都應立足於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都不應妨礙市場的選擇和運行,否則就會適得其反。比如,目前一些資源性產品的價格管制,就總是費力不討好。
(人民日報2009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