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中學時,老師曾講過這麼一句話:“一個人不能看到自己的后腦勺”。當時,不甚明白其中的含義。幾年前學開車的時候,教練幾次提醒:無論是行車中還是倒車時,在特定區域都會有一個盲區,一定要注意。那時,我很快明白了教練的意思。這兩件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知道了在一定條件下人會存在“視覺盲區”。隨著年齡增長和閱歷增加,進一步認識到在很多情況下人還會存在“思維盲區”和“心理盲區”。要少犯錯誤、干好工作,就應努力克服這些“盲區”的不利影響,不斷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
“視覺盲區”,就是不能看到的地方。研究表明:人所接受的外界信息有90%來自眼睛。人們對於客觀事物,隻有首先看到、知道,才能去認識、去了解。看不到的東西,想去深刻把握是很難的。當然,這裡的“看”,不僅是指“親眼目睹”,而且包括通過各種途徑去獲得信息。現代社會,科技飛速發展,資訊十分發達,人類認識世界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極大拓展。這使得個人活動的空間不斷擴大,了解外部世界的手段和渠道極其豐富。且不說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走南闖北、跨洋越海,廣泛接觸社會、擁抱世界﹔就是足不出戶,也能通過媒介特別是互聯網察時知變、探幽索微,知曉地球任何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但即使如此,也總有看不到的地方,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而且,由於“視覺盲區”的存在,有時候“看了”卻不能“看到”——除了上面說的“一個人不能看到自己的后腦勺”,還有“燈下黑”、“近視眼”等現象。“視覺盲區”常常會給人帶來錯覺,導致判斷失誤。這大概是為什麼要依靠群眾、廣納群言的原因之一。
“思維盲區”,就是不易想到的地方。人是能思維、有思想的,對於看到的東西並不是一股腦地全盤接受,而是有分析、有比較。越是有思想、善思考的人,越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然而,人不是“萬能的神”,不可能洞曉一切﹔人腦也不是電腦,不可能准確無誤。對於個體而言,無論水平多高、用心多細,也很難做到算無遺漏。所以,才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之說。這“一失”,就是“思維盲區”。造成“思維盲區”的原因,有思維水平方面的,也有思維方法方面的。比如,有的人長於形象思維,有的人長於抽象思維﹔有的人對數字敏感,有的人對圖像敏感﹔有的人注重宏觀把握,有的人注重微觀求証。這樣,一個人在遇到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時,就有可能出現“思維盲區”,難以想得那麼周全、正確。“思維盲區”常常讓人產生遺漏,導致決策失誤。這大概是為什麼要依靠集體、發揚民主的原因之一。
“心理盲區”,就是不願觸到的地方。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說法:選擇性記憶或選擇性忘記。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客觀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主觀原因。從客觀原因看,人有“個人偏好”,有趨利避害、避重就輕的本性,對合乎自己胃口的東西咋看咋順眼,對不合自己胃口的東西咋看咋礙眼。從主觀原因看,人不可能具有包打一切的本事,也會有短處、軟處﹔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順境,也會有逆境、困境。在遇到短處、軟處和逆境、困境時,人很容易產生回避、掩蓋的心理,從而造成“心理盲區”。一般說來,人對“心理盲區”是不大願意主動觸及的。“心理盲區”常常會使人陷入片面,導致行為失當。這大概是為什麼要依靠制度、加強監督的原因之一。
這三個盲區的存在,在工作上容易把人帶入主觀主義、經驗主義的泥淖。因此,對三個盲區不可不察、不可不思、不可不慎。這就提醒我們:人應該保持自信,但不可以狂妄自負﹔人應該獨立思考,但不可以固執己見﹔人應該有好有惡,但不可以一己是非斷是非。看到三個盲區的局限性,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才有可能做到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2010.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