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當前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
從物質條件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綜合國力極大增強。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2011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400美元,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在科教興國戰略的帶動下,我國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快速提升,2011年發明專利授權量和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總量均居世界第三位。人才強國戰略的有效實施,極大地促進了人才事業的發展,各類人才不斷涌現,海外人才回國創業就業成為潮流。2011年城鎮化率歷史性地突破50%,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為擴大內需創造了巨大空間,等等。所有這些,都為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從社會意識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我國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健康運行的市場機制和及時有效的宏觀調控,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但受世界經濟低迷和歐債危機影響,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一些結構性矛盾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制約著經濟增長,外需疲軟和國際市場競爭沖擊著出口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導致企業利潤率低,投資與消費結構、城鄉結構和產業結構不合理抑制消費需求。這些情況不僅影響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使企業感受到巨大的經營壓力,客觀上形成“轉方式”的倒逼機制。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隻有通過生產技術革新、經營管理革命,才能擺脫經營困境﹔越來越多的人堅信,隻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后勁。特別是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落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成為社會共識,具備了深厚的思想基礎。
物質條件和社會意識的成熟,正使我國迎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機遇。抓住機遇,就能實現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喪失機遇,就有可能陷入困境。牢牢抓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機遇,是在發展上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關鍵。
進一步提高認識、形成合力。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不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權宜之計,而是在正確判斷國際國內形勢基礎上作出的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新形勢下,隻有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決執行中央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決策部署,才能形成強大合力,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科學發展取得新的顯著進步。
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推進制度建設和體制創新。不斷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突破,才能形成有利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制度安排,從根本上解決“久推難轉”、“轉而不快”的問題。
進一步堅持以人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轉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會獲得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人民日報2012.11.02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