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楊學博:治學不妨多些“小切口”
2013年07月26日14: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有媒體報道:近年來我國學術論文的發表數量已躍居世界前列,但高質量的論文並不多,平均引用率排名在世界第100名之后。學術研究中出現這種有量無質、精品缺乏的情況,與一些學者喜歡“宏大敘事”、輕視“微觀論証”有密切關系。改變這一情況,不妨從縮小“切口”入手。

論文“切口”大、視野寬,本無可厚非。從一定意義上說,沒有“大切口”研究、大縱深視野,就無法形成對一門學科、一類問題的整體認識和宏觀把握。但問題在於,學術研究是一種“致廣大而盡精微”的工作:宏觀的、總體的、“大切口”的研究固然重要,微觀的、局部的、“小切口”的研究也不可或缺﹔學術大廈的建立,不僅需要棟梁等大部件,也離不開磚瓦等小部件。然而,現在有的學者喜歡從大處著眼,卻不願意從小處著手,泛泛之論多而精微之論少,從而導致學術研究流於表面化甚至平庸化。

為什麼有的學者熱衷於研究大而無當的問題,而不願意縮小“切口”、研究些小問題?這其中既有研究者自身的原因,也有學術評價機制不科學的原因。泛泛而論總是比較容易的,深入研究問題卻比較困難。在很多情況下,“小切口”的研究幾乎沒有成例可援,沒有現成資料可用,也無法預測研究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困難,結果如何更無從知曉。這就如同開展一項艱辛的探險活動,每前進一步都要費大工夫、花大氣力,廣泛收集材料、征求意見,精細考察情形、分析比較,甚至在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后仍可能勞而無獲。面對如此高的“風險指數”,很多研究者由於懶惰或者虛榮,往往會畏難求易、避難就易,選擇一些價值不高但難度較小、“切口”很大且材料很多的問題進行研究。與此同時,相關學術評價機制也偏向於認可“宏大敘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空疏的學術研究心態和風氣。

“小切口”絕不意味著做不出大文章。胡適認為:在國學研究中,發現一個字的新意對於研究者來說,其意義決不下於發現一顆新星。因此,與其在一些已得到充分研究的大問題上進行“重復勞作”,不如縮小“切口”,耕耘其中尚未被開墾的“處女地”。比如,時下有的學者熱衷於抽象地討論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下”、“九州”等大概念,但很多觀點只是無法確証的主觀臆斷。相反,一些學者從直接反映這種空間概念的地圖入手開展個案研究,卻取得了不菲的成果。由此看來,學術研究的“切口”並不怕小,怕的是沒有內涵和新見。隻要心無旁騖、腳踏實地,同時掌握科學的方法和路徑,從“小切口”中也可以開辟學術研究的廣闊天地。

至於什麼才算“小切口”並無定規,研究者完全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學術環境及資料佔有情況等來選擇。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切口”小,並不是說研究對象越偏、越奇、越小越好,這樣會走向學術研究的另一個極端,背離探索和認識真理的宗旨。毋寧說,學術研究既應具有宏大視野、不忘整體關懷,又應細致入微、不斷深入研究。這不僅需要學者自身的自覺和努力,也有賴於更為科學、更為寬容的學術考核和評價機制。

(2011.11.03)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者文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