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我通過數字和模型,看到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了祖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迅速推進,看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了不起的事
難忘1987年,那一年,我國數量經濟學者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1986年,美國經濟學家克萊因教授帶著世界模型連接項目來到中國,主持中國模型的創建。那時,我國數量經濟學學科設立才6年,不僅沒有自己的理論,而且沒有自己的計量模型,更談不上實際應用。而當時在世界上,基於用數學方法分析和描述市場經濟運行的數量經濟學已經在宏觀、微觀經濟分析和預測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經濟決策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如果我們在這一學科上不能盡快趕上世界水平,將影響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科學性、有效性,也將制約我國企業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競爭。所以,當克萊因教授帶著項目來到中國,作為該項目主要模型設計人員,我意識到報效祖國的機會來了。
最后的成功
項目一啟動,中國學者們就沒日沒夜地干起來。開始時進展並不順利,由於缺乏資料、設備落后,我們幾次陷入困境。“堅持,堅持!”我們不斷提醒自己。
堅持住了,就有了最后的成功。1987年初,僅用一年時間,由中國人自己設計的中國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就與世界模型實現成功連接,並且因為模型設計合理、完整而受到廣泛贊譽。
最大的快樂
以這個模型為基礎,我和我的同事們后來又成功地設計出中國宏觀經濟模型,從1991年開始對中國經濟形勢進行基於數量經濟的分析和預測,為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
此后,數量經濟學在我國蓬勃發展,一系列研究成果促進了宏觀調控水平的提高,促進了企業管理現代化,為經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時光飛逝,目前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的我已至耳順之年,但用所學報效祖國的激情有增無減,用數字描繪美麗中國,仍是我最大的快樂。
(本報記者張怡恬整理)
(《人民日報》2009年8月21日要聞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