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張首映>>傳媒卮言

關於“頂托”

——《人民日報》9月16日讀后感

張首映

2011年02月24日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一個問號,長期盤旋於腦際,即報紙怎樣實現導向性、權威性與新聞性、可讀性的結合?看過一些材料、想過一些法子,因新意不足、未必切合實際,“未落言簽”。9月16日,奉命評報,細讀當日人民日報,與研究部及其評報室同志一塊商議,完成了“10分鐘話語”。次日,想把這“10分鐘話語”寫成一篇“閱評”,於是,再讀、復讀9月16日人民日報,腦子迸出兩個字:“頂托”。

  “頂托”包含“烘托”  高於“烘托”

  常規而言,大會開幕、主席致辭,消息開路、講話單發、其他“烘托”,已成為機關報之“習慣動作”。

  “頂托”包涵“烘托”,高於“烘托”。

  9月16日的本報,是以發布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首腦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主題並展開的,由此形成了一個“中國與世界”的專題。本報以頭版為中心,三、七版緊跟,九、十三、十五版相呼應,其他“散金碎銀”交相閃爍,對這一主題進行了集約式、集束式、逐一“頂托”式地呈現。

  以內容言,當日把消息推進報眼,胡主席重要講話通欄全文刊布,四個顯示“中國與世界”主題的專版逐一“頂托”,《聯合國作用不可替代》等重頭文章與圖片緊密配合,厚重扎實,盛況遠非“烘托”可追。頭版凸顯“和諧世界”理念時,九版推出“和諧社會”、“和諧經濟”標題及理語、十三版續出“可持續發展——中國與世界”專版,首尾相顧,一氣貫注,大模大樣,氣勢如虹,把“和諧世界”、“和諧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意蘊做足點透。

  以編排論,若含副刊、廣告,版數已形成昔日八版陣勢,規模之大、超越過往。如此編排,專題不可能不集中,主題不可能不突出,導向性和權威性不可能不鮮明,沖擊力和感染力不可能不強烈。“集約化生產”、“專題性排版”等概念由此放出異彩,給人以編者用心策劃、精心組織、高妙“頂托”之大手筆印象。

  現今報紙,已非傳統信息集納物,專題性越來越強,專題報道越來越集中,“報”與“刊”合流趨勢愈來愈明顯,對開改8開的越來越多,“日報”有走向“日刊”之勢。好的“日報”和“日刊”就是一篇新聞的、多頁的、多彩的、“有主題變奏”的大文章。現今報人和讀者,不再追求“全有”、而在追尋“特有”,不再追求“所有”、而在追尋“所得”。隻有持續高妙地用專題“頂托”報紙要表達的“大文章”的主題,才能取得這樣的“特有”和“所得”。

  隻要品味9月16日的本報,一定會在這種“日報”趨“日刊”的大勢中,在如此高妙地“頂托”中,獲得這樣的“特有”和“所得”。

  成“頂托”之勢   靠“四梁八柱”

  “頂托”是一種“勢”、一種“能”,也是一種“器”。

  成“頂托”之勢,賴“頂托”之版、“頂托”之作。

  本報16頁,日產16萬字,報性使然,沒有幾塊“頂托”之版、8篇10篇“頂托”之作,成就不了“四梁八柱”,就“頂托”不起這巍巍巨峰。9月16日的本報,就有這樣的“四梁八柱”、幾塊“頂托”之版、一批“頂托”或“體現權威性”、“增強核心競爭力”之作。

  “四梁”者,幾塊“頂托”版面也。若以“中國與世界”專題、“和諧世界”與“和諧中國”主題視之,首當頭版,依次為三、七、九、十三、十五版。

  “八柱”者,一批“頂托”文章也。“頂托”文章,非“重”不舉,非“獨”不張,非“權威”不顯。茲舉:一、最重要、最權威者,當然是胡主席的備受海內外贊譽的紐約講話----《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二、七版的《聯合國作用不可替代》、《聯合國的建立與中國的貢獻》、《聯合國大事記》﹔三、九版的《和諧社會的社會保障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是和諧經濟》﹔四、十三版刊發的莫桑比克前總統希薩諾、德國前總理施密特、法國前總理莫魯瓦、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伯杰等關於“可持續發展----中國與世界”專題的演講摘要,雖“因緣相會”,它們卻起到了“頂托”主題之效﹔五、十五版的《違反天理人道的日本化學戰》,從另一側面說明了聯合國與和諧世界的重要。這10多篇“頂托”之文,重要性、權威性是無庸置疑的,在其他報章是看不到的。

  古時,對歷史名著和絕妙好詞,如“先秦諸子”、《史記》、《紅樓夢》,稱“扛鼎”之作,雖屬一人一生文事之結晶、蓋棺定論、“過去時”,與報紙“頂托”這樣的屬運動過程、組織精品、“現在進行時”不同,但是,對於報人不無啟迪:主流大報需要“扛鼎”之作來“頂托”,能“頂托”新聞主題的“扛鼎”之作越多,報紙就會因為眾多“扛鼎”的“頂托”而成為“扛鼎”、權威和名牌。

  古時,還有人書畫作文,把篇章貼在牆上,豎起來、立體端詳,看文章是否具有頂天立地、技壓群芳的氣勢和力度。現代報紙,尤其是主流大報,既可平面看,也可立體看﹔平視之,“后浪”是否“推前浪”或“頂托前浪”,后面的版面是否足以“頂托”今日之專題和主題﹔立體看它是否能經天緯地、彰顯魂魄、卓爾不群,其“四梁八柱”是否足以“頂托”起主流大報這片天,后面的版、低位的圖文是否足以“頂托”前面的版、上面的圖文及其主題。

  9月16日的本報,或全面地看、立體地看,或橫看、豎看、“梁”上看、“柱”上看,都是可圈可點、堪稱精品的。

  “頂托”出境界  “高新視點”成格局

  “頂托”有靈魂,出境界。

  9月16日本報的境界在導向性、權威性、思想性與新聞性的結合,前者寓於后者中,它們在當日新聞之中、之環,如同優秀作品的思想性寓於藝術性中,在藝術之中、之環,至少是切近和貼近的,既非天外來客、“空降飛文”,也非橫空出世、率性而為。

  一、三版的處理值得稱道,它們把當日的“新聞魂”、“新聞眼”做足了、做亮了。頭版的“魂”在通欄標題,關鍵詞是“和諧世界”,“眼”在報眼,三版“妙”在以“三橫三豎”頂托頭版,即胡主席會見莫桑比克總統、阿爾及利亞總統、印度總理的三幅頂頭照片、三條豎題消息,自身的“三豎”也是頂托“三橫”,如此一來,一、三版相得益彰,精、氣、神便顯現出來了。

  有了這樣的“新聞魂”、“新聞眼”,作為軀干的“四梁八柱”就有了靈魂和眼睛,亦即突出了、做足了新聞主題,這樣,整個報紙就活了、生動了、有血有肉了,那些“梁”和“柱”不再是“物”、而是一個活靈活現的人,在高談闊論、在縱橫捭闔、在傳道授業,“境界全出”。

  “頂托”的“定義”隨之出來了:用幾塊過硬版面、8篇或10來篇過硬文章,組成“四梁八柱”,把今日報紙新聞的主題“頂”起來、“托”出來,使整個報紙“活”起來、靈魂和境界全出來。

  如此操作,9月16日的本報就實現了導向性、權威性與新聞性、可讀性的有機結合,就“高出一籌”。

  9月16日的本報,8個新聞版,發當日新聞31條,除攝影版,刊新聞圖片14張,平均每塊新聞版至少有一幅“畫龍點睛”的新聞圖片。它們極大地提升了當日報紙的新聞性、時效性、豐富性和可讀性。

  經濟新聞版的《引種稀有植物、謹防“綠色陷阱”》、文化新聞版的《故宮進行“世紀大修”》、《留住古長安的風骨》、《傳媒業將成北京CBD發展支柱》、《文懷沙:為中華文明聚原典》等,屬富於導向性、指導性的新聞,在世界平均日產千條重大新聞這樣的大背景中,借用“高新技術”一詞,它們鳥瞰全國起點高,匡世立典立意高,以科學發展觀分析新聞事實、視角新,與那些只是揭露“假、冒、偽、劣”的“暴露新聞”分出高下,可謂“高新新聞”。

  視點新聞版的《戒除“網癮”、素質教育是良方》,作為“走出網絡泥沼”系列報道之一,通過專訪拯救“網絡沉溺”方面的公共救助者、教育專家和有關政府官員,就如何戒除青少年“網癮”發表意見,提供最新研究成果、最新權威數據,站得高、看得深、問題新,與那些專事“殺人放火”的“社會新聞”迥然大異,給人以“高新視點”的印象。

  由是觀察,本報“高新新聞”、“高新視點”形成格局,顯示出別於其他媒體新聞和視點新聞的格調及品味,走著自己的路。它們都是“擎天柱”,“頂托”著執政黨的機關報,意在通過契而不舍地努力,把它不斷推向高峰。

  高峰需“頂托”,“頂托”出高峰。

  不過,“頂托”也好,“高新新聞”、“高新視點”也罷,均來自閱讀9月16日本報的感悟,屬“讀后感”,不是“科學論文”,遠非落實導向性、權威性與新聞性、可讀性結合的方式方法的全部,而只是追尋這種結合過程中的點滴思考,作為一篇“閱評”,將它們提出來,請指正。

  
(責編:朱書緣、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