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葉帆:“小歷史”與大視野
葉帆
2013年07月23日15: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史學的繁榮發展,不僅使傳統的一些熱點課題獲得了更為深入精細的研究,而且讓歷史研究的領域大大拓寬,越來越多原先未被關注的內容進入了治史者的視野。歷史變遷中的小鄉村、小人物、小事件,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風俗禮儀、喜怒哀樂……諸如此類的“小歷史”開始被研究者關注,並得到多角度多層面的細致分析。這些研究大多微觀而具體、獨特而生動,使歷史研究日益細化、富有個性。不過,在充分認識“小歷史”研究積極意義的同時,如何保持宏觀大視野,避免因為研究的細化而導致歷史的碎化,讓人們把握歷史發展的整體輪廓和內在規律,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小歷史”的盛行作為史學發展中的一種趨向,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人類社會的歷史是豐富多樣、紛繁復雜的。在歷史的新陳代謝中,除了有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制度,還有許許多多的小事件、小人物、小習俗﹔除了生產力、生產關系、社會形態、社會結構、經濟基礎等大概念,還有婚喪嫁娶、休閑娛樂、生老病死等小方面。對於歷史,恩格斯曾經深刻指出:“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而由此就產生出一個總的結果,即歷史事變”。這些“單個的意志”、“特殊的生活條件”,在歷史的發展中雖不耀眼奪目,並最終被包含在歷史的合力中,但這些意志並不等於零,並非歷史必然性的“奴隸”。這些在以往歷史研究中容易被遺忘的內容,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生動而真實地存在著,並與那些引人注目的歷史大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成為歷史變遷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可以說,宏觀的“大歷史”研究勾勒出歷史之經緯,卻難以反映歷史本來極其生動的面貌。要把握歷史的多面相,微觀的“小歷史”研究不可或缺。僅僅滿足於大事件、大概念的探討,習慣於綜合性、總體性的分析,眼裡隻有改朝換代、治亂興衰而不見民眾的日常生活、喜怒哀樂,過濾掉豐富多彩的細節而把歷史抽象為條條框框,這樣的研究就會陷入空泛,枯燥無味。因此,漠視“小歷史”研究,將其斥為對歷史細枝末節的糾纏,顯然有失偏頗。

“小歷史”的微觀取向讓我們看到了更生動、更具體、更富有個性的歷史景象,為我們更好地理解歷史提供了參考。但是,歷史研究畢竟不是簡單地對具體史實的羅列、對浩繁史料的考証和對軼聞逸事的辨析。僅僅滿足於此,即使把某些歷史細節搞得一清二楚,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歷史還是支離破碎、缺乏意義的,最終這些引人入勝的“小歷史”隻能淪為茶余飯后的消遣,我們對歷史總體的把握還是茫茫然、昏昏然。歷史研究還需通古今之變、明成敗興衰之理,以史為鑒、鑒往知今,探索歷史發展的規律。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小歷史”微觀研究的同時具有宏觀的意識和宏大的視野,在一頭扎進“小歷史”的天地裡尋找歷史蛛絲馬跡的同時跳出自己的一畝三分田進行俯瞰式考察,善於用不同焦距審視“小歷史”,從“小歷史”中見大社會,從大社會出發理解“小歷史”。如果說“小歷史”研究的盛行是對傳統歷史研究中宏大敘事模式的一種糾正的話,那麼,當下還需要防止矯枉過正。我們眼裡的歷史不能隻有改朝換代、治亂興衰,但這並不意味著應該將其完全摒棄,而讓歷史隻剩下休閑娛樂、風俗禮儀。因此,缺乏大視野,排斥對歷史總體輪廓的把握和歷史發展規律的探索,“小歷史”的微觀努力隻會產生出更多的歷史“碎片”,歷史就有可能變成眾多史實的堆砌。

歷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小歷史”與“大歷史”,並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的,固守一端並不利於史學發展。正如歷史學家伊格爾斯所說:“沒有任何理由說,一部研究廣闊的社會轉型的史學著作和一部把注意力集中在個體生存上的史學著作就不能共存並且互相補充。歷史學家的任務應該是探索歷史經驗在這兩個層次之間的聯系。”要探索這兩個層次之間的聯系,從“小歷史”的角度來看,無疑需要具備一種大視野。畢竟,人是作為社會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個體的生存離不開社會的宏觀大背景。因此,“小歷史”隻有具備了大視野,才能有大意義。

(人民日報2008年11月25日第七版)

(責編:方蕊娟、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者文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