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葉帆:讓史學走出書齋
葉帆
2013年07月23日15: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人總是好奇的。這種好奇不僅表現在對未來的憧憬——想知道我們將來會變成什麼樣,更體現為對過去的追問——想知道我們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可以說,人對歷史的興趣是與生俱來的,這也使史學成為一門古老而又常青的學問,具有永恆的魅力。那麼,對於不是專門從事歷史研究的大眾來說,除了上學時所學的歷史知識,又主要是通過什麼途徑來了解歷史呢?從當下的實際情況看,史學論文或專著顯然並非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反而是反映歷史的小說、電影、電視劇等成為主要途徑。然而,由於不夠專業、嚴謹,小說、電影、電視劇等所傳播的歷史知識難免存在種種訛誤。換言之,在面向大眾的歷史知識傳播、歷史文化傳承中,史學家所發揮的作用與其所具有的專業能力並不匹配。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悖論,也是一個需要反思的問題。

或許有人會認為:史學家的任務就是研究歷史,傳播並非其職責所在。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對。史學家首先是要研究歷史,但隻埋頭研究卻不理會傳播,勢必削弱史學的社會功能,而實現史學的社會功能恰恰是進行歷史研究的重要目的。古人雲:“欲滅其國者,必先滅其史。”的確,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沒有歷史的集體記憶,就難有現實的廣泛認同,就難免出現數典忘祖的悲哀。一個國家,自身的歷史越是深入人心,未來的發展就越有凝聚力。所以,有識之士總是強調國可亡而史不可滅這樣一種觀念。可見,歷史素養應該是國民素質最基本的組成部分。那麼,歷史靠誰去傳播?主體很多,但從社會分工、專業能力來看,史學家顯然責無旁貸。從某種意義上說,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走出書齋,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是史學家必須擔當的責任和使命,而非單純的個人意願與喜好。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史學家一直有著為時代立鑒這樣一種襟懷與宏願。這也激勵著當下的史學家們自覺地去傳承歷史、服務大眾。但與現實需求相比,目前的史學傳播與大眾需求還是相差甚遠,個中緣由很多,有兩條是主要的。一是與史學發展的內在理路有關。歷史研究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的,不同的理論分化出不同的流派、衍生出不同的風格。比如,偏於數量計算、定量分析的研究成果總是相對枯燥無味﹔長於敘事、描述的研究成果總是相對引人入勝。不同的流派和風格在學術上並無必然的優劣之分,但其研究成果對公眾的吸引力卻大不相同。令人遺憾的是,當下的一些史學研究成果在風格上與大眾存在明顯的隔閡。二是與當下的學術評價機制有關。當學術評價機制更多地是從論文發表的數量以及被引用率等量化指標來評判史學家、而不是從更廣的范圍考慮其社會功能時,史學的作用就容易被狹隘化,史學與大眾的互動就容易被弱化。

歷史研究歸根結底是為現實的人服務。大眾的需求是歷史研究的學術增長點,是史學之樹常青的源泉。脫離大眾而自我封閉的研究,既像是奢侈的精神游戲,更像是自我消解的陷阱。因此,讓史學走出書齋,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應是史學繁盛的不二選擇。這當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也不是僅憑史學家單向的意願就可實現的。不過,史學家首先至少可以讓自己潛心研究的成果通俗起來,能讓大眾喜聞樂見。畢竟,通俗性與學術性並非天然對立,通俗易懂又不失學術規范並非不可調和。需要指出的是,追求通俗決不是拋棄學術的嚴肅性而去信口開河、胡亂戲說,喪失學者的權威性而去油腔滑調、插科打諢。對於史學家來說,還需記得自己肩負著一種社會責任:通過自己的學術傳播提高國民的歷史素養。

(人民日報2010年8月13日第七版)

(責編:方蕊娟、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者文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