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言順
原題: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有力理論支撐
編者按: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以來,中國夢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熱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正內化為全體中華兒女的集體意識和共同追求,激發出全國人民的無限豪情。深入研究闡釋中國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學理支撐,是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光榮職責,也是更好地推動實現中國夢的前提條件。為此,本版今天特別約請3位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切入,就如何從學理上深化中國夢研究作出探討。
當前,關於中國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系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涉及到的相關研究主要包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相關主題之中,而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戰略和發展目標等方面為最多。實際上,從中國夢的研究視閾出發,返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獲得新的發展、提升和豐富,為我們打開一個廣闊的研究視野,開辟一片新的研究天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與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實際有機結合的產物,是當代中國的主導性話語族群。中國夢源於近代以來具有先進思想的志士仁人的探索與實踐,但它的核心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且又進一步延伸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而使得我們有了更寬廣的理論研究空間:其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構成了中國夢的主導性思想資源,但中國夢所載負的歷史和現實意涵,又使得我們在更高層面上把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眾多思想元素涵納進來,同時又使得我們能夠把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和世界上所有先進文化元素包容進來,這就能夠大大豐富和集納更多的思想資源,在融合的基礎上豐富和充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其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構成了中國夢的主導性制度保障,但實現中國夢所要求的體制機制創新,又使得我們能夠構筑和建立更多更完善的制度安排,從而進一步在制度層面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構成了中國夢的主導性路徑選擇,但面向未來實現中國夢的宏偉願景,又使得我們能夠在道路探索上保持開放性和包容性,確保始終沿著正確道路不斷前進。
我認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出發原點,從思想資源、制度保障和路徑選擇等方面深入研究中國夢,其主要內容應當包括:其一,中國夢在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中的創造性價值及其創新意義,這主要是一種思想史的爬梳﹔其二,從中國夢的視野觀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應當堅持和豐富哪些更多更新的思想理論資源﹔其三,從中國夢的視野觀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應當堅持和完善哪些更多更好的制度機制保障﹔其四,從中國夢的視野觀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應當堅持和發展哪些更多更優的可選擇具體路徑﹔其五,中國夢對於堅持和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制度和道路的意義何在。
其研究架構包括:其一,以中國夢為主導話語指向,從馬列主義經典作家理論、毛澤東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發掘和闡釋有關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戰略和遠景思想資源﹔其二,以中國夢為主要切入視角,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各項主要理論成果進行詮釋,同時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和西方先進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呈現中國夢的思想資源圖景﹔其三,以中國夢為主要切入視角,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各項重要制度安排進行闡釋解析,同時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挖掘借鑒古今中外一切有助於實現民族復興的制度文明,從而描繪中國夢的制度保障體系﹔其四,以中國夢為主要切入視角,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各個主要方面進行探索研究,同時對世界主要大國實現崛起的路徑取向進行回顧分析,從而勾勒中國夢的路徑選擇﹔其五,立足於中國夢高度,對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初步的對策建議。
其主要思路包括:理論體系、制度和道路,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干內容,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上取得的標志性成就,三者分別構成了中國夢的思想資源、制度保障和路徑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夢的母體和本源,但中國夢的提出,打開了政治話語、學術話語和日常話語之間的通路﹔重置了歷史與現實、中國與外國、當下與未來之間的聯結邏輯﹔聚合了改革新動力,拓展了發展新空間,展示了未來新希望,為我們在更高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新視角、新思路、新前景。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史、世界近現代發展史和中國近現代發展史的角度看,中國夢為我們進一步深入思考、研究、探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機。以中國夢為導引,我們能夠進一步直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進一步破除思想理論障礙、體制機制障礙和“路徑依賴”障礙,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而進一步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新的更高的發展水平,並為廣大干部群眾和理論工作者明確、清晰地認知中國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提供參考框架,為黨的理論創新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生長點,為在新的話語指向下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有創見的思路,為進一步堅定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堅實的學理支撐。(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校委委員、科研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