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學有所教育新人——我說中國夢(9)
師東海
2013年07月09日11:12   來源:山西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去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我在機關值班。夜裡兩點,電話突然急促地響了。一位操呂梁口音的中年男人問我是不是教育廳,學校是不是歸教育廳管,突然在電話裡嚎啕大哭。

他是個農民,孩子被太原一所重點中學錄取了。為了孩子,他和妻子放棄了種地和家庭副業,搬到太原,租了間小平房,兩口子靠賣紅薯供孩子上學。當天,孩子在課堂上和鄰桌說話,被老師趕出教室,告訴他“不好好學習就不要來學校了”。孩子離開學校,直到深夜仍不知所蹤。兩口子遍尋不見,絕望之中通過“114”找到了教育廳值班室。

這件事讓我久久難以釋懷。

在教育部門工作多年,對城鄉教育差距有著深刻體會,從校舍條件到圖書設備,從經費投入到師資水平,城鄉學校之間都有著明顯的差異。僅舉一例,2010年全國小學校的生均危房面積,農村是城市的5倍多,而生均實驗設備值卻隻有城市的37%。因此,當城市學生為了擠進一所好學校而奮力“拼爹”時,許許多多農村家長卻還在為孩子能進城上學而不惜拋家棄地,到城市打工以尋求機會。可是城市可提供的學位又非常有限,這也正是城市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難的社會背景所在。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教育的主要矛盾正在發生重大轉變,即從要求“有學上”轉為要求“上好學”,其實質則是對教育質量和教育公平的強烈訴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2020年)》明確提出“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也提出要“大力推進教育公平”。當前,推進教育公平必須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維護群眾受教育的平等權利,二是對“教育權力”的有效制約和規范運行,三是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尊重權利是基礎,約束權力是關鍵,配置資源是途徑,三者缺一不可。

這些年,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並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普九”根基早已穩固,全省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到70.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8.5%。職業教育實現免費全覆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高校新校區即將落成,教育經費大幅度增長,財政教育支出佔一般預算支出的比例達到16%,貧困學生救助政策不斷完善。特別是在全國率先完成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建立城鎮教師支教制度和新任教師農村任教服務期制度,實施農村教師 “特崗計劃”等,農村辦學條件和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前不久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經驗交流和工作推進會在晉中市召開,充分說明我省推進城鄉教育公平走在了全國前列。

隨著國家對農村教育投入的增加和各項傾斜政策的實施,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的差異,正在逐步得到解決。但是,城鄉教育差距不僅體現在學校物質條件的顯性差距上,還體現在深層次的城鄉文化差異和文化歧視方面。農村孩子到城市上學,由於農村口音、思維方式、社會見識、衛生習慣等與城市孩子的不同,經常遭受同學甚至老師的嘲諷、歧視。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約的“文化再生產理論”認為,來自城市和上層家庭的學生在入學機會和學業完成率方面比其他的學生高,這不僅僅是物質條件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文化差異方面的問題。

2013年高考剛剛結束,全國各地已經傳來多個落榜生輕生的消息。當我們痛心於屢屢發生的校園自殺悲劇時,不能不反思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因不同區域、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對孩子學習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深刻影響,以及校園文化歧視對他們心靈造成的傷害。

解決教育公平問題,不僅僅是要讓每一個孩子能上一所好學校,更重要的是為每一個孩子提供適合他健康成長的教育環境。我們不僅要實現“學有所教”,更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其所教”。學習雖然不是旅行,但也決不應該是苦行。教育已經承載著太多的社會壓力和家庭夢想,但學校不應該成為競技場和“高壓鍋”,前途固然重要,而缺乏夢想與色彩的童年和青春更是人生的莫大損失。

杜魯門·卡波特說,“夢是心靈的思想,是我們的秘密真情”。我們夢想的學校應當是陽光花園,孩子在這裡可以享受求知的快樂,編織自己的夢想,恰似汾河景區的千百隻風箏翱翔天際。而學校,正是為他們筑夢、幫他們圓夢的殿堂。(師東海 作者為山西省教育廳思政處處長)

(責編:吳斌、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