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召開的第234次香山科學會議是孫樂博士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那年,作為業界專家的孫樂專程從美國飛回上海參加“抗原表位組學、抗體組學和抗體組藥物”的主題討論。
抗體是動物包括人類抵抗外來病原的免疫武器。當細菌或病毒進入我們的體內,人體就會產生抗體,給這些細菌、病毒貼上標簽,引導免疫系統的其他細胞來把他們殺掉。如果有一種藥可以像“精確制導”一樣消滅病原體,這對疾病患者來說將是怎樣的福音!
在國外,一些用於治療晚期癌症的特異性單克隆抗體藥品已經面世,療效不錯,收益可觀。這次大會讓孫樂隱隱感覺到,盡管國內相關研究才剛剛起步,但科研環境和市場氣候都與以前大不相同。“或許是時候回來做點什麼了。”會后,孫樂激動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
於是,有了孫樂博士和兩位國內權威——程京院士、饒子和院士徹夜暢談的佳話。再后來,42歲的孫樂丟下在美國的妻兒和事業,上演了一出“千裡走單騎”回國創業的故事。
夢不同,圓夢路亦不同
對於孫樂來說,創業已經不是頭一遭。2000年在美國創建個人公司,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鼠源單克隆抗體研發技術平台,其所創造的28天制備小鼠單克隆抗體的紀錄至今無人能破。談起辭掉公司CEO二次創業,孫樂頗為感慨,“美國夢很簡單,一棟房子兩輛車,我很早就實現了。可是我們這一輩人總覺得中國夢不僅僅是這樣,我們希望技術能給國人帶來更多的幸福。”
回國后創立的第一個企業取名“回而生”,寓意單克隆抗體技術將為患者“帶來新生”,辦公場地就選在母校清華大學附近的學研大廈。孫樂至今記得,創業“七劍客”拿著中關村管理委員會給的1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租來一間30平方米的小屋,裡面的桌椅還是從舊貨市場淘來的。
艱苦的條件沒能阻礙“回而生”的發展。短短2年時間裡,公司抗體制備技術進步顯著。單克隆抗體制備最快35天,兔多抗體制備14天,世界領先。2006年,公司獲得了北京市1000萬元的項目基金,改名為京天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夢想需要照進現實
最先讓“京天成”聲名鵲起的並不是單克隆抗體藥物。2008年,國內手足口疫情突然來襲,嚴重威脅到了嬰幼兒生命健康。公司利用抗體制備技術快的優勢,迅速研發出了預防“手足口病”疫苗,幫助了疫情的控制。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每當爆發公共衛生事件,從2009年的豬流感、2010年的蜱虫到今年的H7N9,應急研發的隊伍裡總少不了“京天成”忙碌的身影。
將“京天成”現有科研成果做市場性開發,企業賺錢,公眾受益,現在看來是一件雙贏的好事,幾年前卻是企業的“不得已而為之”。
生物制藥行業一向以“燒錢”速度快聞名,隨著研發投入的高歌猛進,公司很快感到資金的困難。由於原本預期進入的風險投資臨時退出,公司最困難的時候差不多3個月發不出工資,幾乎山窮水盡。
當時確實對國情了解太少,事后想起來孫樂還心有戚戚焉。
“生物制藥擁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就好比做種子、培育苗、養成樹到摘果子。可是回國后發現,隻有教授在‘研究種子’,藥廠負責‘收果實’,缺乏中間環節。我們好不容易培育出小苗卻發現沒人施肥,那隻能把它冰凍起來等待機會。”
萬幸的是,最困難的日子裡,“京天成”抓住了北京向高端服務型城市轉型的機遇。在北京市科委搭建的“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平台下,“京天成”承擔了一些科研項目和外包服務,通過把企業技術和現有市場需求對接,活了下來。2010年初步扭虧,2012年盈利達到千萬元,多余的收入用來反哺高消耗的抗體制藥研究。
孫樂介紹,團隊目前正在全力進行“H7N9抗體免疫試劑盒”的研發。相對目前市場流行的分子檢測試劑盒,抗體檢測能夠提高精准度,並降低成本上百倍,但是由於資金、技術等原因,市場上隻有“京天成”一家企業在做。提到未來,孫樂更是信心滿滿。“短期內,我們會和相關方面聯手開發多個疫苗抗體檢測試劑盒,打響公司品牌;長遠來看,單克隆抗體藥物將成為全球生物制藥領域的佼佼者,屆時我們的研發投入也會換來豐碩果實。”
讓世界看到中國夢
有一組數據很殘酷:在《時代周刊》評選的2011年最有創造力企業裡,美國有50多家,日本20多家,中國為0;2012年世界最有價值的25項發明裡,中國還是為0。
多出幾個高精尖端,少兩個血汗工廠,多增幾分綠色環保,少排些污水廢渣,是孫樂讀書時代的夢想。本科化工專業畢業后,孫樂曾去造紙廠工作過一段時間,親眼目睹了傳統制造業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才有了孫樂后來立志用生物醫藥行業改變中國的夢想。孫樂努力著,也見証著國家的變化。
談起公司自創建以來的8項知識產權、5個發明專利,孫樂如數家珍。最讓他感到自豪的是公司擁有的目前國內最大的抗體庫,庫裡保存著差不多所有國內外已知重大的傳染病病原體抗體,未來會成為應對突發傳染病的重要資源。
“我感覺世界對中國還是不夠了解。”孫樂最近經常會作為代表參加業界國際研討會,“可是每次當我介紹完實驗室和近期工作后,很多國外專家會交頭接耳,好像不敢相信我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孫樂笑了,“我還把我家住的小區和兒子讀書的學校拍了放出來,我喜歡看他們驚奇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