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中國夢開創理想信念教育新篇章
董曉蕾 王秀麗
2013年07月04日15:27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中國夢的思想源遠流長,但把她作為一個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正式提出卻是不久之前。中國夢概念內涵豐富深刻,富於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研討中國夢既是學習十八大精神的延續和深化,也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對於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中國夢既是新概念,更是新思想、新方法,為新時期黨建思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和精神武器,與理想信念教育有著很好的契合點。中國夢所散發出的耀眼光芒一旦照進理想信念教育的現實之中,就會為之開創出一個嶄新的篇章。

中國夢概念開啟理想信念教育新的話語體系

毫無疑問,理想信念教育必然首先要保証正確鮮明的意識形態立場。為此,我們往往“不經加工”地使用很多理論術語,其話語方式表現出教育意圖過度外顯的傾向。這種表達方式雖然內容正確,但是聽起來嚴肅沉重,看起來晦澀難懂,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讓教育對象產生“被灌輸感”,教育效果自然堪憂。中國夢概念一經提出,恰似一股春風暖人心接地氣,充滿了人文關懷和親和力,這親切平實、通俗清新的話語風格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示:應該把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用隱性教育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其中的思想精髓潤物細無聲地融入教育過程,使之更加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這也正是我們當前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什麼樣的理論才能讓群眾接受?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有一段經典論述:“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隻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也就是說,能夠抓住人的根本的、徹底的、能夠說服人的理論就能夠為群眾所接受。說到底,所謂“理論掌握群眾”,實質上就是“群眾掌握理論”,即理論說服、佔有群眾,用理論武裝群眾,使群眾擁有科學的思想武器,從而沿著正確的道路改造世界,改造現實社會。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幫助群眾從眾多“理論產品”和“信仰產品”中挑選到最科學最徹底的那一種,並且以各種各樣的具體形式讓群眾真正學習、了解、掌握、使用這種理論。

在革命戰爭年代,用老百姓的話語表達鮮明的立場和深刻的思想是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在新時期,我們更需要發揚這一優良傳統,系統改造難以為群眾所接受的宣傳和教育的話語方式,用更高超的智慧傳達更徹底的理論。中國夢概念的提出恰恰開啟了理想信念教育新的話語體系,需要我們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的豐富、創新這一話語體系。

中國夢思想推動理想信念教育走出價值困境

從現實來看,當前的理想信念教育還面臨諸多困境,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社會理想與個體價值沒能很好地統一起來。中國夢一經提出,就讓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奮,其豐富而多維的內涵、強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為理想信念教育注入了嶄新的活力,而其對個體價值的指向與融合則將從根本上改進現有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由此增進自我認同,增加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性和自信心,教育對象則能夠在理想信念問題上走向知行合一。所以說,在價值取向上,中國夢思想體現出社會理想對個體價值的包容與肯定,有助於理想信念教育走出社會理想對個體價值關照缺失的現實困境。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這振聾發聵的宣言激發了全國人民奮發向上的熱情斗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來都是我黨的唯一宗旨,這一宗旨本身就內在包含著社會理想與人民福祉的深切關聯。經濟越發達,社會越發展,我黨為人民服務的資源和能力就越強大,人民的夢想就越有可能更好更快地實現。一個個的小夢想串聯成無與倫比的大夢想,中華民族美好燦爛的未來就在無數個體價值實現的過程中得以成就,這理應是我們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在價值追求。

中國夢教育創新理想信念教育的組織動員方式

通常而言,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高高在上,作為行政通知或命令自上而下地傳達,組織動員方式也是自上而下地進行,教育對象處於教育環節的終端,信息和效力逐層遞減,效果也逐層遞減。中國夢教育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新媒體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啟動了自下而上的組織動員方式,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這給我們帶來新的啟示:在實踐途徑上,信息化社會背景下的教育應該突破現有的模式,借助中國夢的力量激活新媒介自下而上的組織動員方式,更加注重基於個體內在需求的自我教育方法,在實踐層面創新理想信念教育。

美國《連線》雜志對新媒體的定義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這的確道出了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核心區別,這就是基於網絡技術的傳播者與受眾邊界的逐漸消解。由於新媒體的組織動員方式具有傳播迅速、動員隱蔽、不易控制等特點,很多研究都會把新媒體的組織動員方式劃歸到需要管控和引導的陣營中去。實質上,基於網絡技術的新媒體不過是一種工具,問題在於誰來用、做什麼、怎麼用,也就是所謂的“雙刃劍”問題。當新媒體成為召集民眾集會、揭露官員腐敗的利器之時,黨建思政工作不應僅僅再把目標停留在建紅色網站、建官方博客和微博上了,這些事情固然要做,但把教育的目標融於新媒體,從草根發動,讓每個人的夢想在教育活動自下而上的組織動員過程中看到希望、匯聚力量、形成方向,這恐怕更需要教育者的關注和投入。中國夢的教育活動由於話語方式和價值追求貼近民眾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這一點,我們應該從中汲取力量,讓更多的教育活動也可以自下而上地浸潤心田、滋養靈魂。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