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現代化夢想是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追求富強的目標出發,從發展工業、實現工業化和建設工業化國家的追求萌芽的。我們黨最初提出富強這一價值追求,並把工業化作為發展目標,是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作政治報告時提出的。“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於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消滅日本侵略者,實行土地改革,解放農民,發展現代工業,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隻有這一切,才能使中國社會生產力獲得解放,才是中國人民所歡迎的。”(《論聯合政府》,《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頁。)《論聯合政府》把富強作為新中國的基本價值追求,專門論述了富強這一價值追求與其他價值目標之間的關系,並第一次把發展工業作為實現富強的基本途徑。“一個不是貧弱的而是富強的中國,是和一個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獨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統一的中國,相聯結的。”“就整個來說,沒有一個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的中國,不可能發展工業。
消滅日本侵略者,這是謀獨立。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成立民主的統一的聯合政府,使全國軍隊成為人民的武力,實現土地改革,解放農民,這是謀自由、民主和統一。沒有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不可能建設真正大規模的工業。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一八四〇年鴉片戰爭以來的一百零五年的歷史,特別是國民黨當政以來的十八年的歷史,清楚地把這個要點告訴了中國人民。”毛澤東不僅論述了富強與其他價值追求之間的關系,而且強調了實現富強與實現其他價值目標的先后次序問題,即隻有首先實現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的目標,為實現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創造政治條件,然后才能通過發展工業,實現國家富強。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還在進行之中,在發展工業還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毛澤東強調實現富強與實現其他價值目標的先后次序極為重要,這就為首先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務指明了方向。
同時,中共七大特別強調了發展工業的重要性,並第一次提出了把我國從一個農業國轉變為一個工業國的奮斗目標,這為新中國成立后開展現代化建設定下了最初的基調,從中共七大到新中國成立,乃至新中國成立后的相當一個時期,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的認識不斷得到加強。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強調:“為著打敗日本侵略者和建設新中國,必須發展工業”,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及其政府必須採取切實的步驟,在若干年內逐步地建立重工業和輕工業,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如無鞏固的經濟做它的基礎,如無進步的比較現時發達得多的農業,如無大規模的在全國經濟比重上佔極大優勢的工業以及與此相適應的交通、貿易、金融等事業做它的基礎,是不能鞏固的。我們共產黨人願意協同全國各民主黨派、各部分產業界,為上述目標而奮斗。中國工人階級在這個任務中將起偉大的作用……中國工人階級的任務,不但是為著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而斗爭,而且是為著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而斗爭。”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關於富強的價值追求與近代洋務運動、“求富”、“求強”的夢想遙相呼應,實際上,追求富強始終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的夢想。與近代以來其他階級和社會階層不同的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從政治上首先搬除阻礙發展工業、實現富強的障礙,並確定了通過工業化實現國家富強的基本路經。盡管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沒有提出現代化這一概念,但工業化、農業近代化實際上表達了現代化目標的最初意蘊。
來源:《讀懂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