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東亞大陸:中華民族夢想肇始之地
公茂虹
2013年07月02日09:30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盡管地理環境不是影響和決定中華民族夢想的唯一根本的因素,但地理環境營造了中華民族基本的夢境,地理環境是形成中華民族最初的偉大夢想的基礎性因素。中華民族的許多夢想,甚至一些從古到今的偉大夢想,都與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中華大地是中華民族的夢想得以產生、中華民族的偉大理想不斷得以強化並付諸實踐的土壤。華夏大地既是孕育和哺育中華民族的搖籃,又是產生中華民族偉大夢想和堅定理想的神聖家園。

站在亞歐大陸的中心,立足帕米爾高原向東望去,便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家園。這片土地的地理分布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自西向東首先看到的是戈壁沙漠,最具代表性的是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及位於新疆准噶爾盆地中部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以及繼續向東延伸的高原地區的沙漠。連接戈壁沙漠的是連綿的高原,主要包括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高原向東便是廣闊的平原,自北向南依次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淮平原、四川盆地、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再往東便是一望無際的海洋,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這些海域的大陸架延伸向寬廣的太平洋。這就是孕育和造就中華民族夢想的神聖國土。

地理分布的特點是西高東低,西北西南高、東北東南低。這種獨特的基本的地理分布客觀上形成了有利於民族融合的三個方面的根本要素。這三個要素對於形成中華民族共同的思維方式、中華民族共同的性格和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第一個要素是洪水。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客觀上造成了除極少數大江大河向南、北、西流去之外,大部分大江大河自西部南部北部流向東部,形成自北向南的遼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五大水系,其中長江、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這些水系和眾多的河流特別是長江、黃河、淮河在汛期時的泛濫,成為聚居在平原地區密集的民眾共同面臨的威脅,抗洪治水成為平原地區民眾共同的使命。這一使命數千年來從未改變。從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哪吒鬧海等神話傳說,到1998年的抗洪救災,抗洪——戰勝洪水、治水——把江河的水用於農業種植和百姓的生活,實現風調雨順、瑞雪年豐,讓老百姓過上安全穩定的生活等,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的夢想和期盼。也正是抗洪治水等共同的使命,使平原地區特別是中原地區的民眾最早團結和凝聚起來,黃河流域因此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

第二個要素是風沙、干旱、冰凍等自然災害。高原地區干旱少雨、風沙肆虐,特別是在冬季天寒地凍,生存環境極其惡劣﹔遇到不好的年景,草枯糧無,人畜生存極其艱難。到平原地區求生存,得到像平原地區肥沃的土地、豐沛的雨水和豐美的糧草,一直是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少數民族的內心渴望和夢想。當高原地區的少數民族年景不好、無法生存下去時,在農耕時代游牧民族憑借馬匹這一居於交通和運輸優勢地位的工具,居高臨下快速地向平原地區進犯掠奪,成為早期居住在西北高原地區少數民族謀求生存的重要途徑。而當中原地區遇到特殊情況,特別是遇到罕見的自然災害、中原地區發生內亂、當朝者昏聵而統治衰落時,入主中原、佔據中原地區以取得相對穩定的生存基礎和較好的生存條件,成為西北高原地區少數民族更高的追求和夢想。而對於居住在平原地區特別是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民眾來說,抗擊來自高原地區的這些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襲,消除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侵擾,過上平靜安定的生活,一直是他們內心的夢想。地理環境造成的這種高原地區與平原地區民眾因爭奪更好的生存環境而發生的對峙以及拉鋸式的戰爭,自秦朝以降的近2000年中時續時斷。沿著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接壤的燕山山脈向西延伸,跨上黃土高原一直綿延到嘉峪關的萬裡長城,成為數百年乃至千余年來平原地區的民眾在天然屏障的基礎上建造的阻撓西北少數民族進犯的人工屏障。然而,長城並沒有阻隔長城內外民眾謀求安定、平靜、有保障的生活的共同心願和期盼。正是這種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夢想,使長城內外的民眾在經歷時續時斷的征戰之后,最終實現和解和融合。長城因此也成為包括長城內外的民眾在內的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象征,成為聯結長城內外及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紐帶。而抗擊來自西北及高原地區的風沙、干旱、冰凍等自然災害,成為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共同的使命。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建造包括西北、華北、東北等地區在內的三北防護林、保護中華民族共同生存的家園的工程始終沒有停歇。

第三個要素是地理優勢互補。平原地區土地肥沃,降水豐沛,適宜農耕,人口眾多密集。這與高原地區和戈壁沙漠地區形成強烈反差。高原及戈壁沙漠地區地域廣袤,土地稀少貧瘠,干旱少雨,適宜畜牧,人口稀少分散。這種地理、氣候環境等的區域性差異,客觀上形成了多民族並存、多種文化類型共生的多樣性環境。同時,也使得高原地區因干旱或其他自然災害導致生存困難時,自然向生存條件好得多的平原地區謀求生存﹔同樣,平原地區因洪澇災害等無法生存時,大批的民眾紛紛向廣袤的高原地區去求活路。這種地理優勢的互補性,使得高原地區與平原地區在雙方承平時期根據各自需要進行以貨易貨的交往。大量歷史資料表明,即使在互相打伐對峙的情況下,雙方以貨易貨的交往也沒有長時期地中斷過,有時甚至是通過走私等形式來實現的。無論承平時期還是相互征伐時期,平原地區與高原地區的民眾在生存生活方面都以特有的方式實現著交往和融合。這種地理優勢的互補性還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環境提供了巨大的回旋余地,為不同地區間民眾因求生存而進行的大規模的遷徙創造了條件。中國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民族向中原地區的大規模遷徙、宋元時期中原地區的民眾大規模向江南地區的遷徙、明代黃土高原地區的民眾大規模向東部地區的遷徙,都與地理優勢的互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地理優勢的互補客觀上為民族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民族融合又為中華民族形成共同的思維、心理和文化奠定了基礎。

來源:《讀懂中國夢》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