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兩會期間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改革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比較突出,今后1至2年是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如果重大改革能夠及時推出來,就會掌握主動。否則,可能會給中長期發展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被動的問題,積累更多的矛盾。要盡快形成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遲福林表示,首先是人口城鎮化的轉型與改革。要推進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的轉型。到2020年,人口城鎮化率每年要提高2個百分點,達到50%以上,逐步接近60%左右的名義城鎮化率。
其次是投資的轉型與改革。遲福林說,現在來看,投資推動有兩個方面的大問題:一是投資結構不合理,與消費結構嚴重脫節。二是投資來源不合理,政府投資佔的比重較大。
最后是國有資本的轉型與改革。遲福林說,過去幾年,國有資本在做大經濟總量上有巨大的歷史功績,但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社會消費結構的升級,我國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國有資本要由以做大經濟總量逐步向以公益性為重點進行調整和改革。
“這三件事做好了,改革才有可能真正成為一個最大的紅利。”遲福林說,未來8至10年的內需潛力大概高達百萬億,如果改革到位,就能把百萬億的消費和投資需求釋放出來,保持我國未來10年7%至8%的中速增長。
談及改革攻堅的破題,遲福林說,今天的改革與前幾年有很大不同,利益關系面臨全面、深刻的調整。他認為,當前的改革攻堅有三個切入點:一是加快推進政府轉型與改革﹔二是切實破題收入分配改革﹔三是著力解決體制性、機制性腐敗問題。
遲福林表示,從改革攻堅、突破的現實需求看,當前要盡快出台改革的總體方案,形成路線圖和時間表。按照十八大報告關於“五位一體”全面改革的要求,建議盡快制定未來5至8年的中長期改革規劃,爭取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出台實施。(新華社記者孫韶華)
制定國家規劃倍增中產群體
“我國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偏低、規模過小、身份認同感不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建議,應當把中等收入群體倍增作為國家戰略,在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基礎上,盡快制定專項國家規劃。
遲福林說,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是釋放消費潛力、擴大內需,建設“橄欖形”社會的重要基礎。為此,他建議,盡快制定中等收入群體倍增國家規劃。他認為:“所謂的倍增,不是貧富差距擴大基礎上的倍增,而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倍增。”
在遲福林看來,中等收入群體倍增是一個綜合指標,既反映經濟發展的實際成果,也反映社會建設的實際進程,與GDP等單項指標相比,更具綜合性。他建議把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倍增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性指標,並鼓勵地方政府把中等收入群體倍增作為重要的約束性指標。
“關鍵是要盡快制訂可操作的綜合性行動計劃。”遲福林認為,應當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有效控制財政收入過快增長、行政成本過快增加,使城鄉居民在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比重明顯提高。
同時,遲福林建議,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盡快改革征地制度﹔以提高財產性收入為目標規范資本市場發展﹔加大教育投資,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使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大學生等群體盡快成長為中等收入群體。(新華社記者傅勇濤 何雨欣)
來源:《改革是最大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