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盤活貨幣信貸存量三問之一:“錢”在哪?
廖佳
2013年06月25日14:3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6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金融和實體經濟密不可分,要“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性、連續性的同時,逐步有序不停頓地推進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這是李克強總理第三次提及“貨幣存量”。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中國再次打出政策“組合拳”,意在通過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助力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轉型。而引發關注的是,此次“組合拳”更強調市場的力量,希望借助市場之手去醫治市場之“疾”。

當前,市場上出現所謂的“錢荒”,銀行間拆借利率大幅攀升。實際上,貨幣供應總量並不低。今年前5個月,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分別為15.9%、15.2%、15.7%、16.1%和15.8%,而年初中央經濟工作會確定的貨幣供應指標M2增長13%。由此可見,市場並不真正缺錢。讓人疑惑的是,錢去哪兒了?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我國貨幣出現空轉隱憂——實體經濟數據和金融數據背離﹔部分資金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是構成了金融體系內的貨幣空轉和自我循環。

數據顯示,5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為99.31萬億元,逼近百萬億元大關。而1-5月,社會融資規模為9.11萬億元,同比多出3.12萬億元。海通証券最新測算指出,由工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銀行中長期貸款三大權重構成的“克強指數”5月為4.02%,降至年內新低。

一高一低,印証當前復雜的經濟局面,市場上資金存在使用效率較低、流通不暢等問題,並沒有真正的做到服務實體經濟。簡單的刺激政策並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

一方面,大量的資金要麼投向房地產市場,要麼在金融機構之間“空轉” ﹔另一方面,很多信貸都投放到產能過剩的領域,或者企業用於償還大量的債務。從長遠看,容易造成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風險、房地產融資風險、兩高一剩行業風險以及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積累,形成經濟結構調整中的隱患。

因此,指望放鬆銀根來解決“錢荒”隻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新華網北京6月24日電 記者 廖佳)

(責編:朱書緣、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