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如何從理論體系上把握“中國夢”
程美東
2013年06月24日10:56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程美東

理解“中國夢”理論體系,最簡練的表述就是“一體三位”。“一體”就是中國夢的內涵:中華民族復興﹔“三位”就是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研究和討論“中國夢”,對於我們進一步凝聚民族精神、鼓舞民族士氣、堅定民族自信,指明我們的發展方向,意義十分重大。學術界和理論界對於宣傳、研究“中國夢”應該著眼於“中國夢”的理論體系的把握,應該在准確厘清“中國夢”的內在理論邏輯上下功夫,最終實現對於“中國夢”的認識具有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

理解“中國夢”,最大的問題、第一位的問題是搞清“中國夢”的基本內涵。“中國夢”基本內涵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體來說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個內涵也可以說是“中國夢”的實踐目標,是對“中國夢”具體內容的集中概括和總結,是對中國人民在現代化進程中關於國家、社會、個人理想的集中展示。這個內涵是對於近代中國歷史的科學總結,更是對未來中國發展的科學展望和預測。近代以來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就是圍繞中華民族復興而展開,無數英雄先烈和革命前輩都為這個事業而孜孜以求、殫精竭慮,付出了艱辛的努力。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們實現了這個夢想的關鍵的第一步——民族獨立﹔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改革開放,我們實現了這個夢想的第二步——國家強大、生活小康。今后一段時期,我們要做的主要事情就是生活更加幸福,隻有實現了幸福的全體中國人民才能更加同心同德,匯聚成偉大的力量,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理解“中國夢”,必須要認識到它的主體與力量所在。這個主體和力量就是中國人民,就是全體中華兒女。從整個中國近代史的歷程來看,是否以人民為主體、是否以人民為依靠力量決定著中國的興衰成敗,新中國的成立及其帶來的整個民族復興事業的進步,都証明了這個道理。習近平同志提出“中國夢”突出強調了要以人民為“主體與力量”,其著眼點在於讓全體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這個著眼點對於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進一步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無疑具有非常的積極意義。“中國夢”與西方某些國家“國夢”的區別之一就是“中國夢”特別強調全體中國人民的主體性意義,凸顯全體中國人民在創造、實現“中國夢”中的意義。

理解“中國夢”,必須要認識到“中國夢”的實現路徑。從大的方面來說,這個問題已經獲得了解決——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但是就實現“中國夢”的大的目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幾點來看,我們需要克服的困難還很多,我們要走的具體路徑還有不確定的地方。無論是經濟發展、政治發展還是文化發展,其具體的改革和發展之途,都充滿了坎坷,其不可預測的艱難險阻警告著我們要精心探索具體的發展路徑。發展路徑問題關乎“中國夢”的實踐效果,關乎中國現代化的最終命運。習近平同志在闡述“中國夢”時把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放在很關鍵的位置,使得“中國夢”的實現有了明確的方向和現實的基礎。

理解“中國夢”,必須要認識到它的精神支撐。賦有情感、理想的“夢”,其背后都是有一定的價值追求為基本支撐。價值追求的具體狀況不僅決定著“中國夢”的內容,也決定著“中國夢”的發展方向和路徑選擇,決定著“中國夢”的主體的具體行為方式。習近平同志所突出強調的“中國精神”,就是近代中國這個時空范圍內中國人的價值追求,就是中國人在從傳統到現代化的轉型過程中充分展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現時代這個價值追求的集中體現和生動表達。

理解“中國夢”,必須要認識到它的理論淵源。滋生“中國夢”的精神文化資源是博大精深的馬克思主義和悠久綿長的中國歷史文化。從表面來看,“中國夢”是在現代化浪潮的沖擊下逐步形成的,但從根本上看“中國夢”的具體內容、價值取向、實現方式都與其特定的歷史文化有關,比如中國持久的民族自豪感、自強不息的生命精神、應時而變的進取思維等。馬克思主義成功地指導了中華民族實現了獨立自由,使得中國人民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科學性、實踐性和包容性等特征使得其具有極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其實現了與中國實踐的結合,更使得其成為中國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本精神支柱。了解了這兩個理論淵源,對於我們進一步建構“中國夢”理論體系、進一步彰顯“中國夢”的特色、更快地實現“中國夢”等獲得准確的認識。

理解“中國夢”,必須要認識到它的歷史定位。為何在今天“中國夢”問題獲得社會廣泛的認同和共鳴?一個重要的現實背景就是中國今天的發展既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和一定程度的認同,也增強了中國人民探索富有自己特色現代化發展道路的自覺性和自信心﹔同時,中國現有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也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繼續發展的困境也促發了人們的困惑。在某種程度的無所適從、但懷有希望的心理驅動下,人們普遍地渴望用一種更朴素、更能凝聚人們共識的方式來表達對於未來探索的信心。隻有了解這個現實基礎,我們才能獲得對“中國夢”的准確定位。

總之,理解“中國夢”理論體系,最簡練的表述就是“一體三位”。“一體”就是中國夢的內涵:中華民族復興﹔“三位”就是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一體”是本質,“三位”是關鍵,兩者之間密不可分。

(作者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編:吳斌、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