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把握行政體制改革關鍵點
行政體制改革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堅定改革信心,堅持正確的改革觀,又要講究政治智慧,改革中遇到的問題要歷史地研究、系統地分析、現實地解決
翟安魚
2013年06月18日08:05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全面提出了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艱巨任務,概言之主要包括: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分類改革事業單位、創新體制機制、嚴控機構編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連續進行了七次以政府機構改革為重點的行政體制改革,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體制機制保障,並積累了一系列寶貴經驗。一是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通過改革不斷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切實加強政權建設。二是始終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機構改革的核心,准確把握行政體制適應經濟體制的階段性特征,循序漸進解決矛盾問題。三是始終把機構改革作為系統工程來抓,統籌考慮方方面面因素,自上而下、積極穩妥地向前推進。四是始終堅持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配置政府職能,設置機構,配備編制。

這些寶貴經驗帶有規律性,應在今后的改革中繼續加以堅持、發展和完善。當前,更應立足發展全局,把握行政體制改革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

“內涵式”改革著眼長遠

當前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處於由“外延式”改革轉向“內涵式”改革的新階段,應當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從三個方面分析判斷和准確把握。

從行政體制改革的重點來看,主要是做好“機制—體制—制度”三大調整。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講,機制是指制度化了的方法;體制是指機構設置、隸屬關系、權力劃分等方面的具體體系和組織制度的總稱。35年來,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始終貫穿一條紅線,這就是:不斷下放行政權力,著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更加強調權責一致,由起初的注重機構撤並、編制精簡、人員裁減,變為現在更加注重體制機制的創新。本文來源:瞭望觀察網

概而言之,行政體制改革的任務就是:精干人員、精簡機構、理順關系、搞活運行機制、創新管理體制、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切實加強國家政權建設,主要是圍繞“機制—體制—制度”三大調整。特別是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條,既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准則,在任何時候都絕對不能動搖。

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任何情況下都要始終堅持這個正確方向。尤其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行政體制改革必須有利於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即必須有利於鞏固人民代表大會這個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從政府行政走過的路徑來看,一般都要經歷“管制—管理—治理”三個階段。總的來說,我國當代的政府管理來源於創建新中國時的軍事化動員體制。特別是在計劃經濟時代,突出強調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在高度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注重自身作用,政企不分、政資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政府管理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能,實質上是在追求一種管制效果,很少顧及其他因素。

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后,這方面雖然有了很大改變,但原有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對人們的影響根深蒂固。市場經濟發育初級階段,政府比較注重發揮自身和市場兩者作用,實質上是在追求一種管理成效。

而在完善的市場經濟階段,政府則會注重發揮自身、市場和社會組織三者的作用,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實質上是在追求一種治理效用。作為當今一個新管理理論流派,治理理論認為:治理是各種公私機構共同參與公共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從本次大部門制改革的方案內容來看,這正是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發展方向。

從行政體制改革的實現目標來看,應逐步邁過“效力—效率—效能”三大跨越。通常來講,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其政府改革創新都經歷了“效力—效率—效能”三個階段,有的還在繼續進行政府管理和服務創新。

所謂“效力”,指的是管理的功效,側重於管住,很少計成本核算。所謂“效率”,指的是管理的時效,側重於管好,不講價錢多少。所謂“效能”,指的是管理的績效,側重於管活,還講求投入產出。用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話講:“效率是指以正確的方式做事,效能是指做正確的事。”

由於我國區域面積很大,在追求行政體制改革最終目標上是一致的,但是政府管理所處的階段肯定有所差別。總體來看,沿海地區的地方政府目前正處於由管理向治理、效率向效能轉變的階段,經濟更發達地區的政府管理則處於領先地位,已處在治理、效能階段。隻有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了,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確方向,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穩步推進改革。

改革要講求方式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這一重要思想,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的根本指針。

行政體制改革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要堅定改革信心,堅持正確的改革觀,又要講究政治智慧,講求方式方法,由簡單到復雜、積小勝為大勝,既不能“簡單化”盲目冒進,也不能“復雜化”畏縮不前,改革中遇到的問題都要歷史地研究、系統地分析、現實地解決。要按期保質完成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艱巨任務,應著重把握好四方面的關系。本文來源:瞭望觀察網

一是關於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關系。合理的東西不一定合乎實際,尤其是目前我國改革處於攻堅階段和“深水區”,牽一發而動全身,應首先從理論層面搞清楚,搞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改革優先順序和重點任務。就行政體制改革而言,應務求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努力做到方向要正確、步子要穩妥、方法要得當。

對於一些從理論層面尚未闡述清楚的重點難點問題,要充分尊重地方的首創精神,鼓勵大膽嘗試,堅持在試點中探索、在實踐中總結、在執行中完善,通過改革成果消除模糊認識、聚合推進改革的正能量。

對於理論層面已經闡述清楚、需要在實踐中加以解決的問題,比如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這一命題,各級政府都應按照要求,結合實際,切實轉變職能,切忌“上下一般粗、左右一樣齊”,突出管理和服務重點。

特別是,中央政府應加強經濟社會事務的宏觀管理,進一步減少和下放具體管理事項,把更多的精力轉到制定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和標准規范上,維護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和市場統一。

地方政府則應確保中央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加強對本地區經濟社會事務的統籌協調,強化執行和執法監管職責,做好面向基層和群眾的服務與管理,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安定,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

二是關於責任性和科學性的關系。在當前社會大環境下,推動行政體制改革,既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經常深入實際了解實情,做到“既走馬觀花,也下馬看花,有時還拴馬栽花”,掌握第一手材料,又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以小見大,見微知著,進行科學歸納分析,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

對於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優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設置,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改革,深化鄉鎮行政體制改革”這一命題,絕不能就事論事,要“跳出改革看改革”,從公共管理學的角度出發,站在更加宏觀的層面,認真分析研究,借鑒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緊密結合我國國情和地方實際情況,應把著力點放在下放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上,做到財力與事權相匹配、權力與責任相一致,克服“權力有限、責任無限”這一突出問題。

三是關於繼承性與創新性的關系。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既要堅持好的傳統,又要進行新的開拓,在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機構編制管理等方面更應如此。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嚴格控制機構編制,減少領導職數。”本屆政府也向社會公開承諾,五年內“財政供養人員隻減不增”。在嚴肅機構編制管理方面,多年來“一支筆”審批、“實名制管理”、編制人社財政三部門相互約束機制等制度辦法發揮了有效作用,但有的地方違規問題屢有發生,這種情況應嚴格制止。

此外,還應走公開透明之路,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凡不涉及國家秘密的機構編制事項均可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這不僅有利於對權力的監督,更有利於推動政府職能的根本轉變。當前許多地方推行的行政服務大廳、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等都是這方面成功的范例。另外,有的地方還試行領導干部機構編制離任審計制度等好經驗好做法,應注意總結推廣。本文來源:瞭望觀察網

四是關於“切一刀”與“不一刀切”的關系。我國地域遼闊,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大,即使在同一省份,不同地市、不同縣區情況也不一樣。因此,各地應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文件要求“切一刀”進行改革,破除一切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但同時改革又“不一刀切”,應緊密結合實際,突出地方特點,防止將改革“泛化”。

比如,中央文件已經明確提出,地方政府機構設置要體現本級政府的功能特點,機構的具體設置形式、名稱、排序等,可在中央規定的限額內,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確定,不統一要求“上下對口”。縣鄉兩級政府工作具有綜合性、應急性特點,其功能定位、職能轉變和機構設置要區別對待。而就鄉鎮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而言,各地情況更是千差萬別。

又比如,市場經濟發育程度較高的地方,可以實行“以錢養事”、“花錢買服務”的制度。但如在其他不具備條件的地方強行推進這樣的制度,效果不一定好。因此,要堅定信心“切一刀”搞改革,但“不一刀切”,而是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分步推進。□(作者單位:中央編辦事業單位改革司)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 聚焦國務院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