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艱苦環境中也懂得奮斗的人,一個不怨天尤人、不放棄希望的人,才能抓住時代機遇,讓夢想實現
小時候,我常和母親一起為生產隊放牛。那時天天想著看看山外的大河。10歲那年,母親帶我搭拖拉機爬上高山,看見了挂在天邊的長江。母親對我說,河那邊有個很大的醫院,什麼病都能治好。
后來我走出了村庄,到縣城中學寄宿。12歲那年,母親不幸因婦科腫瘤離世,聽到這個噩耗當時我就昏了過去,悲傷中暗下決心,將來要當一名什麼病都能治的醫生,幫助像我母親一樣的人。
1987年,作為我們那個土家族村第一名大學生,我考入華西醫科大學。上大學對我並非易事。母親去世后,生活費難以保障,吃飽飯甚至是我很長一段時間的渴望,以至於我差點輟學。我利用替教授謄寫稿件、暑假與父親一起制磚、寒假到集市上書寫春聯等方式,勤工助學﹔另一方面,學校提高了我的助學貸款等級,而我通過學習,創造了連續3年醫學院全年級總評第一的紀錄,也獲得了獎學金,大學夢得以延續。我深切感受到,隻要自己肯奮斗願努力,就一定有很多改變命運的通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2年,我這樣一個從山裡走出的窮學生,被北京協和醫院錄取為實習醫生。那個時代,進入協和醫院學習和工作,幾乎是每個醫學生的光榮與夢想,向林巧稚教授、張孝騫教授等前輩學習,也是我的夢想。實習半年后,我成為協和醫院婦產科一名“編外醫生”。后來我又考取了博士,專門研究婦科腫瘤,並在導師的指導下,在全國首先建立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體外細胞培養模型,並得到了國際婦產科聯盟的認可。
母親的去世,讓我對攻克婦科腫瘤有難以割舍的情結。在這條夢想的道路上,我得到了所在醫院、所在團隊和導師的大力支持。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培養計劃,我與北京各醫院青年人才共同學習交流﹔贏得法中科學與應用基金會的獎學金,我到國外進行婦科腫瘤的博士后研究﹔獲得協和醫院百人計劃資助,我訪問了包括美國的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哈佛大學布萊根和婦女醫院以及腫瘤專科排名前兩名的癌症中心。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追逐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我離夢想日益接近。而每一次成功為患者實施婦科腫瘤手術后,哪怕再苦再累,我都倍感欣慰,無怨無悔……
“個人的命運和夢想是和時代緊密相連的,沒有人能跨越他所處的時代。”——這是我的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教授說過的一句話。回過頭看,時代其實給予我很多。我的大哥和二哥學習成績也很優秀,但由於正值“文革”,姥爺家屬於“成分不好”的鄉紳,他們連考學機會都沒有。如果不是改革開放給個人帶來的發展機會,如果沒有學校、醫院、科室為培養人才搭建平台,我的夢想仍然遠在天邊。
從土家放牛娃到協和醫生,一個個夢想的實現,既有個人的努力和堅持,也離不開親情、友情、同學情、師生情的支撐,更離不開時代的機遇。雖然這個社會並不完美,雖然我還不夠成功,但我想告訴那些還在艱苦環境中奮斗的人,抓住這個時代,不怨天尤人、不放棄希望,夢想就有可能實現。
(作者為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