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當代世界大事概覽(2012)》代前言
盤點世界大事 縱覽全球風雲(2012年 安全領域)
於洪君
2013年06月13日11:18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自2011年起,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每年編寫一部關於年度國際形勢的大事概覽。通過按月系統梳理和總結當年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安全及社會文化科技等領域所發生的重要國際大事,精心擷其要者,以條目形式進行歸納和介紹,旨在以簡馭繁,展示國際風雲變幻的宏大氣象,並試圖揭示其中折射出的一些具根本性的重要動向和特征。

通過本書所匯總的大事,可以看到,2012年是一個既不平靜也不平凡的年份。我們可從政治、經濟、安全、社會、文化、科技等諸多視角進行觀察和認識把握。

安全領域,各種可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影響形勢發展的不確定性顯著上升

一是中東和北非仍是全球動蕩和局部戰爭的“火藥桶”,一些熱點問題反復升級,膠著難解,局勢突變的危險時隱時現。持續近兩年的敘利亞危機螺旋上升、加速惡化,國內政治斗爭與地區政治博弈及大國戰略角力相互交織,其亂局加速外溢,波及多個鄰國穩定。伊朗核僵局風險升高,破局尚待時日。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先后在伊斯坦布爾、巴格達、莫斯科重啟了三輪談判,均無突破性進展。美西方對伊制裁和軍事威脅層層加碼,伊朗則以宣示核成就、軍演和斷油威脅等示強,並通過主辦不結盟運動峰會等方式,努力謀求在國際舞台營造於己有利的輿論氛圍。巴以和平進程停滯不前,雙方武裝沖突時有升級,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獲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后採取強硬報復行動,招致國際社會強烈非議。以色列在巴以和伊核問題上採取單方面軍事冒險行動的可能性加劇,地區局勢突變的可能性增大。

二是亞太地區歷史領土海洋爭議升溫,朝鮮半島局勢不確定性猶存。亞太地區正進入安全熱點問題頻發的“多事之秋”。日本與俄羅斯、韓國特別是中國的關系因領土主權之爭而明顯惡化。菲律賓挑起黃岩島對峙事件、越南公布《海洋法》,聯手充當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和復雜化的“急先鋒”,影響東盟內部團結。朝鮮正式步入“金正恩時代”后,在對內突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繼續對外示強以凝聚民心,與美、韓、日等國對峙加劇,尤其是不顧國際社會關切和反對,年內兩度發射衛星,挑動有關各方敏感神經,同時也凸顯半島局勢的脆弱性和危險性,地區安全風險增大。

三是美國戰略調整重新聚焦亞太“打樁布局”,給地區和平穩定增添新的復雜因素。新軍事戰略的出台標志著美國“重返亞太”有了具體的戰略指導。美國在大幅削減全球范圍內軍事存在的同時,重點強化針對亞太的軍事部署和戰略能力建設,以區域多國防務合作為依托,進一步織密、補強一張覆蓋整個亞太地區的軍事安全大網。重點加強與日、韓、澳、泰、菲等傳統盟友的軍事同盟關系,強化同盟內涵,同時與印度、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新西蘭等國加強聯系,大力推進新型伙伴關系,以維護和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安全體系中的主導地位。美國介入亞太局勢的意圖和動作更顯性化,包括在該地區歷史領土海洋爭議中明稱中立實則暗挺日、菲、越等國立場,“拉偏架”架勢明顯。2012年年內,美國還積極主導與亞洲國家舉行了各種雙、多邊聯合軍演及戰略對話,頻密程度之高令人側目,規模和層級多有提升,且針對特定對象的指向性更強。地區軍購熱潮也在美國“重返亞太”背景下此起彼伏,有關國家紛紛大手筆投入,亞洲已成為全球軍備競賽“重災區”。美國以上種種推波助瀾之舉,均不利於塑造和平、穩定、繁榮的亞太新秩序。

四是美國積極推進前沿反導體系建設,全球安全面臨新的不確定性挑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拒絕提供歐洲反導系統不針對俄羅斯核威懾力量的法律保障,與俄羅斯圍繞該問題的博弈僵局依舊。北約芝加哥峰會宣布啟動第一階段歐洲反導系統,更激起俄羅斯強硬反制。反導問題仍是俄、美關系之間最大的絆腳石,也是阻礙俄、歐關系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除歐洲外,美國還進一步推動“亞洲版”導彈防御體系建設,借朝鮮發射衛星事件,拉攏日、韓共建地區反導系統,提升戰力,並計劃在東南亞部署反導預警雷達,企圖從南北兩個方向對目標國家形成有力監測和制衡。上述美國在歐亞地區富於進攻性的反導部署,可能加劇國家間武裝對抗和軍備競賽,給地區戰略平衡帶來震動,危害國際安全和全球戰略穩定。

五是一些地區安全組織表現較以往更為活躍。2012年中,北約舉行63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首腦會議,第一次提出“靈巧防衛”的新理念,整合成員國資源並共享能力,重視通過“伙伴關系國”鏈條打造全球安全中心。總的來看,當前北約正在加速轉型,中短期內依然會發揮重要作用。與之相對,俄羅斯整合獨聯體國家力量傾力打造的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在2012年順利推進軍事一體化進程,並罕見地就歐洲反導系統、敘利亞危機、阿富汗局勢以及伊朗核問題等重大、敏感國際問題表達共同立場,表明其作用和凝聚力正在增強,大有同北約組織唱“對台戲”之勢。

六是極端主義有“卷土重來”之勢,“基地”等恐怖組織在南亞、中東、北非等地重趨活躍。恐怖主義雖然被視為人類“公敵”,但遺憾的是,通過本書對於2012年各種由恐怖主義分子所策劃發起的大量爆炸襲擊等事件的回溯可見,上述事件在幾乎每個月都有若干起發生,且主要集中於世界上的一些特定地區和國家。例如,在阿富汗,國內政治和解進程未取得進展,塔利班頻繁發起恐怖襲擊,包括針對因美軍焚燒《古蘭經》以及槍殺阿富汗平民事件實施報復行動。在巴基斯坦,美軍無人機成功實施越境打擊恐怖分子,但被控侵犯巴基斯坦主權,巴基斯坦國內局勢動蕩,安全形勢不穩,各種爆炸襲擊事件屢有發生。在也門、埃及、伊拉克、利比亞等政治轉型國家,政局平衡脆弱,安全局勢難控。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在“9·11”周年紀念日遇襲身亡,沉重打擊美國中東政策。另外,在索馬裡、肯尼亞等國,年內也分別有多起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以上事實一再証明,全球恐怖主義的威脅遠未剪除。

此外,全球非傳統安全挑戰持續凸顯,糧食、能源和水資源安全以及網絡安全等問題更加突出,緊迫性增強。以糧食安全為例,2012年全球極端天氣頻現造成糧食減產,國際糧價暴漲,引發國際社會對糧食危機的深切擔憂。在聯合國和一些地區論壇組織層面,糧食安全均是有關會議的突出議題,如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將加強糧食安全納入會議主要議題,八國集團特別舉辦糧食安全專題討論會,非洲各國連續召開以農業和糧食安全為主題的會議,等等。圍繞全球關注的氣候變化議題,聯合國氣候談判多哈大會爭擾多時,僅取得有限成果,關鍵議題未有進展,人類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前景不容樂觀。

(此文作者為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兼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黨建讀物出版社)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