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完整准確地理解“理論聯系實際”
王巍
2013年06月10日10:16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理論是否聯系實際、能否聯系實際,不僅是一個哲學認識論問題,而且是一個學風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關系我們事業的興衰成敗。當前全黨正在大興學習之風,其關鍵和目標就在於樹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學風。

  從歷史上看,我們提出理論聯系實際,主要針對的是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和思想僵化、迷信盛行。正如毛澤東所總結的,主觀主義有兩種,即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教條主義更為危險。當前進入改革攻堅時期,依然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與此同時,現實中也出現了一些違反“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傾向,值得我們認真加以關注。

  完整准確地理解“理論聯系實際”包含了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強調“理論要聯系實際”,拒絕空談和教條,因為“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總是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真正具有思想穿透力的理論必然反映實際,切中實際的需要﹔反之亦然。理論的力量終究是思想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不能夠直接“改變世界”。但正如馬克思所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理論也會產生現實影響力。同時應看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也內在包含“實際要聯系理論”的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應當及時總結實踐經驗,找出規律性的特點,使之上升為理論,為進一步工作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馬克思的名言“光是思想力求成為現實是不夠的,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正說明了這個道理。“實際聯系理論”與“理論聯系實際”盡管側重點不同,但都是“理論要與實際相結合”這一要求的兩個方面。

  當前在實際工作中,違反“理論聯系實際”的一些不正確傾向和思潮有所抬頭,其根本原因在於忽視了“實際聯系理論”這一重要視角。

  一是經驗主義。經驗主義否認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輕視、鄙薄理論的作用。一些同志認為,具體落實工作,隻要有實際經驗就行了。“講理論是耍嘴皮子,做好工作還得靠實干”,在決策上吃老本,按照老經驗、老辦法決策行事,不結合時代的變遷進行卓有成效的創新。我們重視經驗,但絕不局限於經驗,更不迷信和受制於經驗。經驗主義所崇奉的經驗是局部的、狹隘的,往往導致片面化,毛澤東曾指出:“隻有了解大局的人才能合理而恰當的安置小東西,即使當個排長也應該有全局的圖畫,也才有大的發展。”經驗主義信奉“土教條”,因而淪為另一種形式的教條主義。經驗若不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南,就會變成盲目的經驗。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既反教條主義又反經驗主義、既反洋教條又反土教條的原因所在。要防止將本地區本部門一時的、局部的、片面經驗夸大為普適性的“規律”,照抄照搬,缺乏與時俱進的眼光和思維,這種“土教條”直接妨礙著事業的進步。毛澤東指出:“有書本知識的人向實際方面發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書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有工作經驗的人,要向理論方面學習,要認真讀書,然后才可以使經驗帶上條理性、綜合性,上升為理論,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經驗誤認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經驗主義的錯誤。”

  二是事務主義。事務主義表現為長年累月從事具體事務、重復單一工作,有時甚至淪為缺乏創造性的執行工具,荒於學習,懶於思考,疏於總結。毛澤東指出,“庸俗的事務主義家……尊重經驗而看輕理論,因而不能通觀客觀過程的全體,缺乏明確的方針,沒有遠大的前途,沾沾自喜於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見”。鄧小平指出:“過去所以發生許多毛病,就是因為有些同志不重視學習,陷於事務主義的泥坑,不能經常吸收新的營養。”事務主義容易導致庸俗化,往往與不良作風、文風、會風緊密關聯。“忙於事務,不注意學習,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務主義中去。不注意學習,忙於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要變質,那麼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工作上的事務主義反映的是學習上的實用主義。學習上的實用主義表現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是為了掌握思想武器,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對自己有用的就學,沒用的就不學,斷章取義,為我所需。還需辨明的是,事務主義往往打著“實事求是”的旗號,但他們理解的“實事求是”其實是“實事求事”。真正的“實事求是”應著眼於“是”,就是找到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和普遍性。

  三是去主觀主義。去主觀主義指否定主觀能動的反作用,不能理解社會過程中主體因素的積極性,從而形成理論虛無的傾向。原來我們強調較多的是防止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但去主觀主義在實際工作中的危害同樣很大。這種傾向表現為隨遇而安,以一種被動的精神狀態對待生活,以一種隨波逐流的職業心境從事工作。理論聯系實際要求主觀與客觀的有機統一。在堅持唯物主義的前提下,必須強調主觀條件對客觀前提具有能動作用這個唯物辯証法的側面。社會歷史的發展受內在的客觀規律支配,人們必須認識和遵循規律。然而,對客觀規律的強調並不意味著否定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因為客觀規律歸根結底是通過人的行為和活動表現出來。因此,在實踐中,就要把握好遵循客觀規律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之間的關系。必須既強調遵循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同時又重視發揮人的主體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隻有辯証處理好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性的關系,才能在實際工作中避免落入去主觀主義的窠臼。

  經驗主義、事務主義和去主觀主義的表現不盡相同,但它們的共同點都表現為忽視、輕視甚至敵視理論,沒有做到實際聯系理論。在理論闡釋層面,這三種傾向多用“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決定認識”來兜售其輕視理論的理論虛無主義主張。然而,認識來源於實踐,是就認識的來源講的,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認識的水平和實踐的多少成正比。隻有既堅持在理論指導下實踐,又堅持用理論總結實踐,才是真正的理論聯系實際。

  要真正做到實際聯系理論,首先要將學習理論看作基本前提。實際聯系理論,前提是要有理論可以聯系。如果沒有掌握科學的理論立場、觀點和方法,盡管海闊天空講實際,也不能算是理論聯系實際。陳雲曾指出:“如果書沒有讀懂,就不要急於去‘聯系實際’,弄得牛頭不對馬嘴,還不如先把書上的東西讀懂。讀懂就是消化。掌握了馬列主義的原理和思想方法,就會自然地同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把具體經驗提高到一般理論,再拿這種一般理論去指導實際工作。”其次要注重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理論思考所運用的是理論思維。理論思維主要指辯証思維、戰略思維、全局思維和創新思維。運用這些思維方式對重大現實問題“加以考察,使之上升到理論的階段”。最后要在理論思考的基礎上推進理論創新。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認為,從理論到實際,由實際到理論,再由理論到實際,是一個循環反復以至於無窮的過程。“有經驗的同志們整理自己的經驗,使之帶上原則性,避免重復經驗主義的錯誤”。“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國需要的理論性的創造,才叫做理論和實際相聯系。”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是行動上銳意進取的前提。

(責編:楊媚、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