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趙正永在《加快“三個陝西”建設,為實現“中國夢”作貢獻》一文中,第一次用“富裕陝西”、“和諧陝西”、“美麗陝西”為全省人民清晰地描繪出了“中國夢”的陝西藍圖,西咸新區是全國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示范區,也是實現“陝西夢”的領跑者,如何將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變為強勁的發展動力,使西咸新區成為“富裕陝西”的財富高地、“和諧陝西”的生動模板、“美麗陝西”的亮麗窗口,這是擺在每一個西咸新區建設者的嚴峻課題。
一、創新發展理念,激活市場要素,把西咸新區建成“富裕陝西”的財富高地。趙正永書記說:“富裕陝西,是實現‘陝西夢’的物質基礎。”西咸新區是國家“關中——天水經濟區”戰略高地和發展樞紐,對帶動全省、乃至西部地區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一是高點起步,確立西咸新區科學發展新標杆。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西咸新區是陝西改革開放的產物,在規劃之初,國家從推動西部大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將西咸新區確定為“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實驗示范區”“西安國際化大都市重要支撐帶”“大西北經濟金融中心”“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與高端要素集聚平台”“國際休閑旅游宜居城市”等,按照這些定位,如何推動西咸新區在轉型升級、科學發展上走在全省、乃至西部前列,關鍵和最管用的方法,仍然是要靠進一步深化改革。要以“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勇氣,破除阻礙科學發展的體制障礙,以國務院體制改革為契機,簡政放權,激活市場,提升政府服務水平。
二是創新理念,建設現代田園城市示范區。西咸新區屏棄了“攤大餅”式的發展模式,確立了建設現代田園城市的發展藍圖,引入了現代立體城市、生態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等綠色科學的城市發展理念,著力構建自然生態、文化脈絡和功能區劃和諧發展的現代新型城市布局,呈現出“核心板塊支撐、快捷交通連接、優美小鎮點綴、都市農業襯托”的美好藍圖。如何使這一全新的發展理念和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以不斷創新為動力,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膽探索創新,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發展模式,要在體制機制上有突破,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有突破。
三是創新機制,為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西咸新區橫跨西安、咸陽兩市,成立之初,省委、省政府在領導體制機制上進行大膽創新,由省政府常務副省長兼任新區管委會主任,打破了原有行政區域的劃分,實行統分結合、利益兼顧的新體制,在體制創新上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同時,省委、省政府就加快西咸新區發展制定了十大優惠政策,明確提出西咸新區全部享受省內所有開發區的優惠政策、西部大開發扶持政策和關天經濟區支持政策﹔區內建設用地指標在西安、咸陽乃至全省范圍調劑﹔把國際港務區的保稅區功能延伸到空港新區﹔對重大項目的投資企業可用陝北的資源開發權進行鼓勵補償等。
四是創新服務,為產業發展提供最佳環境。產業發展是新區建設的支撐,也是建設富裕陝西的基礎。西咸新區按照“筑巢引鳳、引鳳筑巢”及“集約、集成、集群”的產業發展思路,策劃了“百千萬”項目工程,強力推動統籌科技資源示范園、空港綜合保稅區、信息服務產業園、周陵新興產業園、涇河物流交易園等十大產業園區建設。要發揮新區的管理服務優勢,以“小政府、大服務”的理念,為企業提供優質全程服務,以高新技術、先進裝備制造業、臨空產業、倉儲物流業、生態文化旅游業和高端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全力推進核心概念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產業園區項目建設,力爭實現“三年出形象、五年大變樣、十年大跨越”的目標。
二、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發展,把西咸新區建成“和諧陝西”的生動模板。趙正永書記說:“和諧陝西,是實現‘陝西夢’的根本保証。”西咸新區以建設現代田園城市為目標,堅持以“核心板塊支撐,快捷交通連接,優美小鎮點綴,都市農業襯托”的發展思路,描繪出一幅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美好藍圖。
一是堅持城鄉一體的發展理念。城鄉統籌發展,是建設“和諧陝西”的基礎,也是西咸新區建設的重點。新區以五大組團建設為載體,始終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理念,從新區規劃、產業布局到區域定位,屏棄了過去“攤大餅”式的發展模式,把生態、水域和城市建設有機結合,利用開闊空間規劃建設城(市)田(園)交融、城鄉融合的空間格局,科學承載西咸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依托良好的農業基礎和立體化集約節約型城鎮建設,把現代農業作為支撐,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保護耕地、農田和菜籃、就業、生態、美化、經濟等綜合功能的要求,實現工業化、城鎮化與現代農業同步協調發展。
二是創建城市一體化社會管理。西咸新區要以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城市的建設核心,構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田園城市。要以思想觀念創新為引領,探索創新和加強社會管理的新途徑、新方式,構建城鄉一體化的資金、土地、技術、人才、服務等要素配置共享機制,讓農民帶著土地和勞動技能“兩個資本”進城,農民在不失去土地收益權的前提下進入城市,成為城市社區生活的主人,參與城市建設管理和共享城市發展成果。要把建設生產生活配套服務能力強的產業、社區型城市作為集約化立體城鎮發展的重要方式,實現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生活居住綜合配置,促進社會和諧有序運行、城市高效低耗運轉。
三是開發歷史名城文化產業。文化既是生產力,又是建設“和諧陝西”的精神動力。西咸新區地處西安與咸陽兩大古都交界處,坐擁周、秦、漢、唐等中國歷史發展鼎盛時期存留的大量具有世界性、唯一性歷史文化資源,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榮耀與輝煌。在這片厚重、令人敬畏的熱土上建設新區,首先把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為己任,在尊重歷史文化的前提下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在推進新區建設發展的同時,不斷挖掘塑造自身的文化個性與文化品格,這是歷史賦予西咸新區建設者們的神聖使命。
三、建設生態文明,打造優美人居環境,把西咸新區建成“美麗陝西”的亮麗窗口。趙正永書記說,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西咸新區在規劃建設中,始終堅持秉承創建生態文明的理念著力打造最優人居環境。
一是構建“大開大合”的城鄉空間格局。西咸新區確立了以“緊湊的城鎮、開敞的田園”為特色的“大開大合”發展理念,實現生態與人文的和諧共生。“大開”即開闊的田園風光,形成水為脈、綠為基、路為廊的廣闊空間延伸,保留現代農業和保護耕地,騰出土地空間,滿足城市居民親近自然的要求﹔“大合”即復合的城市功能,在大面積綠地和現代農業基調中,建設功能完善、服務現代、和諧有序的現代立體城市、產業——社區城市,承載高密度現代文明。
二是創建低碳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按照“承載人口與節約土地兩個目標一起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個任務統籌兼顧”要求,西咸新區創新城市建設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居民生產生活方式上,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把生態環保工程作為普惠度最高的民生工程,先期投入大量資金改善環境,通過環境治理提升區域價值,再通過城市開發,實現區域價值,形成一個完整的利益鏈。把節能環保要求作為新建項目的強制性准入門檻和前置條件,把低污染、低耗能的戰略新興產業作為新區的立區之本,打破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怪圈。
三是構建都市綠色生態屏障。西咸新區境內渭河、灃河、涇河穿城而過,自然生態資源十分豐富。西咸新區充分利用這些優勢資源,構建以水為脈、以河為廊的“兩帶、三廊、多綠楔”生態綠化體系,即建設渭北帝陵風光帶、周秦漢古都文化帶﹔構建渭河、涇河、灃河三條生態景觀廊道﹔楔入各功能組團間的生態綠地,打造“城市組團+綠色廊道+生態小鎮”的城鄉空間格局,形成城園交融、和諧共生的都市綠色生態環境。
(作者系西咸新區黨工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