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著名社會學家陸學藝:致力尋找解決社會問題良方
庄宇輝 何凡
2013年05月28日13:58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陸學藝 1933年8月-2013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陸學藝部分學術著作

提要

社會科學研究一定要‘吃透兩頭’,一頭是國家大事、中央政策﹔另一頭是農村、城市發展變化中的真實可靠的情況。這兩頭都吃透了,研究的結果才扎實、有價值。

社會建設的核心和關鍵是調整社會結構。中國現在搞社會主義現代化,最重要的是兩條:一個是經濟結構現代化,一個是社會結構也要現代化。 經過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經濟結構已經發生深刻變化,達到工業化中期階段。 但是一個國家不能光是經濟結構現代化,社會結構也要現代化。由於社會體制改革跟不上,社會建設的投入也不夠,現在中國社會結構滯后經濟結構大約15年左右。

情系三農,開啟農村發展理論研究先河

2013年5月13日,著名社會學家、農村問題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原所長陸學藝因心臟病在北京逝世。

噩耗傳來,很多熟悉陸學藝先生的人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兩天前在公安部召開的研討會上他還是那麼的硬朗健談﹔而生命中的最后一個夜晚,他還在和博士生探討學術問題。他的研究工作一天也沒有停止過。

連日來,記者深入走訪了中國社會科學界曾經和陸老一起共事過的老同事、老部下、學生,從他們飽含激情的講述中,記者了解到,陸學藝先生的一生,腳踏實地,胸懷全局,他的學術研究始終和國家發展、社會和諧緊密相聯﹔他情系三農,開啟了農村發展理論研究先河,顯示了他的學術勇氣和社會擔當,對社會實踐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密切關注、緊跟社會熱點問題,深入研究中國社會結構、社會流動和社會建設問題,致力於尋找解決社會問題的“良方”,在學術界和社會上引起廣泛反響。

1933年8月,陸學藝出生於江蘇無錫,1962年從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后,到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讀研究生,畢業后留在后來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工作。

粉碎“四人幫”以后,中國的社會科學迎來了春天。陸學藝的研究潛力一下子煥發出來,他從原先的哲學研究轉到對現實農村問題的研究。

當時,中國農村正醞釀著一場變革,陸學藝在研究所裡坐不住了,他先后到安徽、甘肅、江蘇等地農村調查,他深入田間地頭,同農民和農村干部討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陸學藝發表了《關於加快農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建議》,受到中央領導的重視和採納。

從此,他一發而不可收,走上了研究“三農”問題的道路。他是我國最早研究並高度評價農村包產到戶的專家。他的觀點得到了中央的支持。

1982年,陸學藝又提出,農村單靠推進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單兵突進遠遠不夠,必須進行縣級體制綜合改革。他想“下鄉”搞試點。第二年,他的想法得到了時任中國社科院院長馬洪、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潤生的支持,他到山東陵縣蹲點,並兼任縣委副書記。他說,“如果說我對農村、農業、農民的三農問題有點認識和發言權的話,都是從這三年蹲點開始打的基礎。”

上世紀80年代頭幾年,我國農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農業生產獲得大豐收。當時的輿論認為,我國已經解決農業問題,特別是糧食問題。有些領導同志也認為農業靠政策就行了,國家對農業的投入開始減少了。但是,1985年,糧食減產7%,棉花減產33%。對此,各界議論紛紛。陸學藝根據大量的實地調查認為,這次減產既非計劃安排的結果,也不是自然災害造成的,而是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嚴重削弱和農民生產積極性受到挫傷造成的。說到底又是“輕農”,這是一個信號,如果再不加以重視,農業發展可能從此又轉入停滯徘徊的局面。

“這種停滯徘徊的局面用陸學藝先生的話說‘就是中國農業為什麼總是扭秧歌’,他馬上寫了《農業面臨比較嚴峻的形勢》一文,深刻分析了農業生產總是扭秧歌的原因,引起決策層高度重視。”曾經因聽陸學藝在社科院作安徽鳳陽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調查報告,而決心追隨他做起社會學研究的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景天魁這樣對記者說。

“陸先生急國家之所急,憂農民之所憂,他把國家的事情,農民的事情時時刻刻放在心坎上。他的三農研究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農民和農村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他最早倡導縣域綜合體制改革、率先研究住房體制改革、較早倡導城鄉一體化……對中央領導的決策、學者的研究以及民眾的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后來接替陸學藝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的景天魁說。

在歷史發展關鍵期,中國一定要補好社會發展這門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經濟建設取得斐然成就。然而,由於社會發展滯后,社會與經濟存在嚴重的不協調,由此引出了種種社會問題。

1987年2月,陸學藝被任命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1988年起任所長,他的研究重心也開始轉為對中國社會階層的系列調查研究。從三農問題到中國社會結構、社會分層,再到社會建設,陸學藝總是密切關注、緊跟社會熱點問題,始終站在學術研究最前沿,努力尋找解決社會問題的“良方”。

“陸先生常對我們說,目前,中國正處在歷史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也是經濟社會結構將發生更為深刻變化的重要階段。許多國家的發展進程表明,在這一階段,有可能出現兩種發展結果:一種是搞得好,經濟社會繼續向前發展,順利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另一種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現貧富懸殊、失業人口增多、城鄉和地區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加劇、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導致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現社會動蕩和倒退。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在這個重要階段,一定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陸學藝的博士生、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春光介紹說。

陸學藝認為,中國能不能在這個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抓住機遇,實現新的跨越,關鍵是能否做好推動社會繼續向前發展這篇大文章。要推動社會繼續向前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這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例如,要調整社會結構,要發展社會事業,要改善社會管理,要改革社會事業的管理體制,要形成和諧的社會環境,要實現社會的基本公正,任務非常繁重。

他曾說,“中國要順利度過目前這個關鍵時期,就一定要完成好這些任務,就一定要努力補好社會發展這門課。”

“陸學藝先生認為,中國正在經歷一場迅速而廣泛的社會變遷,社會學家正逢其時,應責無旁貸地擔負起記錄和研究這一變遷的使命。” 陸學藝的博士生、在國務院研究室工作的劉應杰說,以陸先生為首的課題組在《中國社會發展報告》中提出了被學術界廣泛接納和採用的“社會轉型”的概念,認為中國社會發展已進入一個“社會轉型時期”,這就是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由鄉村社會向城鎮社會轉型,由封閉半封閉社會向開放社會轉型。

“關於社會轉型理論的建立,提供了研究當代中國社會變遷的理論支點,也為社會學觀察和解釋中國社會現象設定了一個理論框架。” 劉應杰說。

密切關注緊跟社會熱點,深入研究中國社會建設問題

1998年,社會學所迅速成立了由所長陸學藝擔任組長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課題組。從此,他帶領課題組足跡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先后在四川、廣東、北京、福建、浙江、江蘇等地,深入到萬余戶家庭中調查問卷,還對近千位來自社會各階層的成員作了訪談。

2001年,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陸學藝花費了3年心血主編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出爐了。 研究報告表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已分化為十大社會階層:國家與社會管理者,經理人員,私營企業主,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個體工商戶,商業服務業員工,產業工人,農業勞動者,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者。

陸學藝在報告中指出,這個階層結構還只是個雛形,該縮小的階層還沒有小下去(農業勞動者還佔44%),該擴大的階層還沒有大起來(如社會中間階層隻佔15%),所以還不是工業化國家應有的橄欖形的階層結構形態,還不是一個公平、開放、合理的現代社會階層結構,與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還不相適應,存在引發社會危機的結構性因素。在這種階層結構下,經濟現代化發展必將面臨困難,即使有所發展,或者有很大的發展,那也是不穩定、不鞏固的,甚至會有倒退的危險。

如投石擊水,陸學藝的研究報告立即在學術界和社會上引起廣泛反響。報告觀點被各界紛紛引用。

“老陸是我們這代社會學者的精神導師。他關切這個社會與民生,富有正義感,即使在面對某種壓力的時候,他也勇於堅持。”這是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立平的評價。

“社會科學家捍衛真理的學術勇氣和自覺的社會擔當,正是我們要向學藝學習並傳之久遠的最寶貴的東西。”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說。

三年后,陸學藝帶領課題組又推出了第二部研究力作《當代中國社會流動》,分析了十個階層是如何由原來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知識分子階層演變而來,將往哪裡變,以及將來階層結構發展變化的前景等。那麼,為什麼該擴大的社會階層還沒有真正大起來,該縮小的社會階層還沒有真正小下去?為什麼還沒有形成橄欖型的階層結構形態?陸學藝在發布會上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當前中國的社會流動渠道還不暢通,計劃經濟時代留下來的一些制度性障礙,如戶籍制度、就業制度、人事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仍在阻礙著人們向上流動以獲得更高社會地位。”

2010年,《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出版發行了,這是繼《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當代中國社會流動》之后的第三個研究報告。 陸學藝他們的調研發現,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社會矛盾和問題正在凸現。因此,報告指出,調整並形成合理的社會結構、形成協調的利益關系,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和健康運行的重要支撐。

陸學藝認為,社會建設的核心和關鍵是調整社會結構。中國現在搞社會主義現代化,最重要的是兩條:一個是經濟結構現代化,一個是社會結構也要現代化。 經過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經濟結構已經發生深刻變化,達到工業化中期階段。 但是一個國家不能光是經濟結構現代化,社會結構也要現代化。由於社會體制改革跟不上,社會建設的投入也不夠,現在中國社會結構滯后經濟結構大約15年左右。 一方面,經濟形勢大好﹔但另一方面,老百姓意見還是很多,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有些矛盾更突出了,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社會建設沒跟上,社會結構沒跟上。

他以一個社會學家的視野和觀點提出, 必須調整中國的社會結構,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為此,他建議,從三方面切入,首先是社會體制改革,包括戶籍制度、城鄉二元結構改革等。其次是加大對社會建設的投入。第三是加強社會管理。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陸學藝獲得首屆“費孝通學術成就獎”。

“陸學藝不僅在當代的中國社會學學者中是佼佼者,他在社會結構和社會分層方面的學術貢獻,不亞於老一輩學者費孝通。” 中國社會學會秘書長謝壽光說。

他提倡做學問要“吃透兩頭”,注重調查研究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作為著名的社會學家,陸學藝先生充分體現了社會學的學科特色,他把社會研究深深扎根於現實的土地上,發現鮮活的材料,直接感受社會跳動的脈搏,保持學術研究超前的生命力,這成為他學術研究的生命之源。

“陸先生非常重視調查研究,哪怕到了七八十歲,隻要一有時間,他就深入基層搞調研,這些年他的足跡走遍了大江南北。他常說,干我們這一行的,隻有通過深入、踏實的調查研究,研究成果才能贏得公眾的認可,才能為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一定的作用。”談起陸學藝注重調查研究的治學態度 ,景天魁說,他是我們的引路人,他為整個社會學界樹立了榜樣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張翼說,陸先生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各地調查研究。2012年,陸先生已是年近八旬的人了,他還去東北調查糧食生產問題,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民、農技專家座談,和所裡的年輕人沒有兩樣。我們非常敬佩他!

“陸先生不僅自己堅持社會調查,還組織所裡的研究人員開展社會調查,集體攻關。記得他牽頭的《中國國情叢書——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他就組織課題組對大寨等13個村的社會結構進行了調查,得出了重要的調研結果。他的調研活動當然不止這些,事實上社會調查已經成了他的職業習慣。” 陸學藝的博士生周批改回憶。

“陸先生常常說,社會科學研究一定要‘吃透兩頭’,一頭是國家大事、中央政策﹔另一頭是農村、城市發展變化中的真實可靠的情況。這兩頭都吃透了,研究的結果才扎實、有價值。他說,當前社會科學研究有一種浮躁現象,即不重視腳踏實地深入基層搞調研。社會科學研究如果不走進豐富多彩的實踐世界,要想有什麼發現、有什麼創新,是非常困難的。” 王春光說, 陸先生這種理論聯系實踐的態度,他受益一生。

“陸先生走了,但是他注重實際調查、准確把握現實問題的治學態度將深深影響著社會學所的每一位后來者,激勵著我們去完成先生未竟的事業。”張翼說。

陸學藝簡介

陸學藝,1933年8月-2013年5月,江蘇無錫人。著名社會學家,三農問題專家。第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原所長、北京工業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8年至1998年任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2000年任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2008年創立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曾任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會長。

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的主要研究課題有:“百縣市國情調研”、“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農村社會變遷研究”、“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中國百村經濟社會調查”等。主要著作有:《農業發展的黃金時代》、《當代中國農村與當代中國農民》、《三農論》、《三農新論》、《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社會建設論》等。主編歷年的《社會藍皮書: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

(責編:程宏毅、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