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安全的研究必須從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屬性和商品屬性的二重關系出發,著眼於社會效益安全,經濟效益安全,著力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貫穿,以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
必須重視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屬性,隻有創作、生產和傳播陶冶情操、激勵進取、開闊視野、啟迪智慧、觀念先進、內容科學的文化產品,才能更好地教育人民、引領風尚、服務社會、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才能獲得我們所需要的文化產業社會效益。這是文化產業安全第一位的關注點﹔沒有這樣的社會效益,就沒有文化產業安全。
先進文化產品的意識形態屬性能否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則取決於其商品屬性如何。隻有藝術性強、科技含量高、受眾喜聞樂見、抓眼球、賣點大的先進文化產品,才能更多更廣地得到傳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而在此過程中也能使其社會效益最大化。如果文化產業總賠錢,那就必然會使產品減少、市場萎縮,無論多麼優秀的文化產品,也都會因為數量受限,而使其影響面大大縮減。
為使文化產業在確保社會效益第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必須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體現在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各個環節。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的方向。這一價值體系的四層含義對當代中國針對性非常強,對於維護文化產業安全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非常重要。
中國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瀕臨亡國滅族,到今天看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曙光,無不得益於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踐的結合。不斷用發展著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才使我們不斷戰勝一個個困難,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正是馬克思主義改變了中華民族和中國的命運,使我們離中國夢成真越來越近。因此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必須堅持。
不否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是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和值得憂慮的問題。但是隻要我們把今日的中國放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去縱向比較,放在當代世界發展大格局中去橫向比較,就不難發現:十九世紀中葉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生活富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享有這麼多自由、民主、人權,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舉足輕重的世界大國。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解決中國現實存在的問題隻能靠豐富、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照搬別的什麼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必須堅定。
無論哪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民族精神、需要愛國主義、需要時代精神,只是對具體內容界定不同而已。中國民族眾多、發展不平衡,特別是發展市場經濟以來,利益多元、價值觀念多元、矛盾多發,亟需進一步增強民族凝聚力。因此,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必須弘揚。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公民的道德底線。盡管絕大多數黨員干部是好的,但還是有相當一些黨員干部尚不能或不完全能自覺做到知榮崇榮效榮、知恥戒恥反恥﹔理想失落、價值扭曲、誠信缺失、愛國意識淡漠、情感背離人民群眾的現象時有所見。因此,必須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該文原載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4月26日B0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