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對中國夢的認知與期盼
農華山
2013年05月23日14:45   來源:廣西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基於這一基本內涵,筆者認為,中國夢具體來說至少包含富裕中國、和諧中國、美麗中國、幸福中國、自信中國五個方面的內容。這五個方面各有側重、互為條件、相輔相成,反映了對中國夢的五種認知與期盼,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夢五種內在的價值標准,立體展示了人們對中國夢的多面感觀和多種遐想。

富裕中國,就是指國家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它反映的是人們在經濟生活方面的總願景。改革開放之初所確定的黨的基本路線就提出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化代國家。與此同時,鄧小平同志提出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的政策,並在闡述社會主義本質時指出,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實現共同富裕。可以說,富裕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個十分突出、鮮明的社會價值觀念,是全體中國人追求的夢想。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富裕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富裕,不是一部分人的獨享大餐,而應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共同盛宴﹔富裕,既指國庫豐盈,國家經濟實力強盛,亦指人們錢袋鼓滿,生活水平節節提高,處處呈現一派生產發展、市場繁榮、消費旺盛、安居樂業的景象。當然,富裕更廣義的內涵,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富裕,也包含文化及精神層面的富有與充實。早日建成富裕中國,是國家的戰略任務,也是人民的共同期盼。

和諧中國,就是指人民安居、社會安定、國家安寧。它反映的是人們在社會生活方面的總願景。和諧人際、和諧社會、和諧中國,乃至和諧世界,是廣大人民的美好願景和衷心祝願,也是黨和國家的神聖使命。在改革進入攻堅期、發展進入關鍵期的時代進程中,我們黨及時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系列戰略目標和要求,把和諧社會建設作為黨和國家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來抓,這是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征的正確決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決定了經濟體制和利益結構的多元化、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意識形態和文化生態的復雜化,社會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將處於矛盾的多發期、凸顯期,穩定局面將持續受到嚴峻考驗。我們講的和諧,主要是指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實現人際關系和平、和睦、和樂的狀態,從本質上講是異質共存、矛盾統一,分別講就是在思想上求同存異、在利益上抓大顧小,在關系上和平共處,在文化形態和生活方式上尊重多樣性。當前,從微觀到宏觀,從小范圍到網絡化,從和睦家庭到和諧鄰裡、和諧社區,從和諧鄉村到和諧城市、和諧地區等,一系列和諧社會建設工程正在逐步深入開展,並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和支持。建設和諧中國,事關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必然是我們黨堅定不移的奮斗目標。

美麗中國,就是指包括美麗家園、美麗鄉村、美麗城市、美麗山川在內的我們美麗的祖國。它反映的是人們在生態建設方面的總願景。美麗中國,首先展現出來的是生態環境優美、人居環境優良的外在美,而更深刻的則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社會和諧共利、人與人和諧共處、人身心和諧共長的內在美。建設美麗中國,既有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要求,也有藏在每個人心目中共同的價值坐標。建設美麗中國,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利益,需要每個中國人的精心維護和全力支持。

幸福中國,就是指全體中國人生活幸福安康。這是反映人們在提高生活水平方面的總願景。幸福的概念,既是一個主觀性的感受,也是一個客觀性的投影。每個人對自身幸福不幸福都有一個尺度,但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講,幸福的基本標准是一致的:生活水平提高就是幸福。生活水平,既包括物質生活水平,也包括文化生活水平,還包括社會生活水平。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主要表現在收入增加、住房寬裕、出入方便、衣食住行購檔次提高,等等﹔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主要表現在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精品迭出,文藝娛樂休閑旅游體育等生活內容豐富、品質提高,等等﹔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主要表現在,隨著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醫療、教育、扶貧、社保、救助等社會公共服務更加均等化、優質化、網絡化、全面化,人們獲得就業、創業和人生出彩的機會更多,人們對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感受更深,人們對社會的安全感與認同感更強,等等。建設幸福中國,維護好、實現好全體人民的幸福,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永恆的價值追求。

自信中國,就是指國家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民族不斷強盛而形成的積極、自信、向上的社會精神風貌。它反映的是人們在思想和精神境界上的總願景。自信中國,實際上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對自身的肯定與認同,以及對社會、對黨和國家的肯定與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肯定與認同。這種自信,包括對人民改造歷史、創造歷史、推動歷史的自信,對社會的精神風尚、思想道德、文明水平不斷取得進步的自信,對黨領導我們開創美好明天的自信,對國家更快發展更加強盛的自信,對中華民族文化煥發強大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自信,對中華民族昂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這種自信,從政治、經濟到文化,從個人、團體到種族,從歷史、現在到未來,給人們帶來的是強烈的認同感、榮譽感和自豪感,給社會帶來的是強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培養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黨的十八大又進一步提出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一方面表明,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強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表明社會整體的自信程度還不足。之所以不足,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發展過程中又存在諸多問題,以至於與先進國家相比,在不少方面底氣還不足,腰杆還不夠硬,這是自信不足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是主觀的認知環境和認知水平所限,這是自信不足的部分原因。構建自信中國,是實現富裕中國、和諧中國、美麗中國、幸福中國不竭的精神動力和根本的思想保障,需要國家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宣傳教育力度的不斷增強來共同支撐。

(作者單位: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