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人民夢與民族復興夢的統一
張農科
2013年05月21日08:57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中國夢是有關於人的自由發展和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夢。中國夢包含著當下的夢和近期的夢以及遠期的夢,包含著國家層面的夢和人民群眾的夢,所以中國夢是具有歷史性和層次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基本國情相結合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中國近代以來一直處於落后的狀態,可謂“國弱民貧”,國家在國際社會上沒有地位,更何況每一個個體呢?每個人更加無法抵御全球化資本主義浪潮的沖擊。這個時期人民的夢很簡單,就是告別近代遭遇的屈辱史,所以近代以來的“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隻有民族富強,才能形成一個更加合理的社會結構,把每一個中國人都吸納其中,達到馬克思所說的“交往比較發達”的社會狀態。
  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就喪失了前提條件﹔沒有人民的夢,中國夢就喪失了社會基礎。所以,中華民族復興夢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是中國夢的重要階段,而人民的夢是中國夢的社會基礎,是中國夢的歸宿。反之,如果沒有中國夢,我們就不知道向何處去,社會也難以形成認同感,中國夢事實上把強國夢與富民夢統一了起來,把社會精英的夢與大眾的夢統一了起來。
  中國夢是兩個夢的統一體還表現在中國是兩個夢的載體,即中國這樣的一個政治共同體的存在。馬克思主義認為,共產主義的目標是建設無差別的人類共同體。中國就是我們的共同體,它是托起夢想的載體,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就是把這個共同體建設得更加強大,結構更加合理和穩固﹔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這是任何共同體的本質,否則共同體就會解體。什麼樣的共同體最具有生命力?那就是始終讓共同體的成員都有自由發展的機會。而共同體真正把社會各階層團結在了一起。所以,中國夢有自己的載體,我們要努力增強這個載體的活力。
  中國夢集中體現了辯証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主義辯証法的基本觀點,是對社會主義五百年實踐經驗的總結,是對當前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基本矛盾問題的反映,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本觀、社會觀、生態觀和唯物史觀的新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生動實踐,因此中國夢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中國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生動實踐。中國夢所要回答的是有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產物,科學地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客觀實際,符合馬克思主義辯証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因此中國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
  中國夢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生動實踐。每一個時代都面臨著具體的問題,有著具體的任務,中國夢在當代也有著具體的內容和任務,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即在建黨一百年時建成全面的小康社會,在建國一百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前實現這個目標還有一段艱苦的路要走,社會結構進入深度調整時期,改革已進入深水區,需要更新更科學的理論予以指導。中國夢緊扣時代命題,充分反映當前人民群眾的要求,以科學的理論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生動實踐。
  中國夢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生動實踐。馬克思主義主要以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形式呈現,是學術化的表達方式,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普通民眾難以理解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的理論。所以,要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要以群眾的語言和認知習慣闡述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入人心,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發展成凝聚社會認同感和中國力量的紐帶。中國夢就是這樣的嘗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都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夢,每個人的夢匯聚起來就成為共同的夢,這很容易理解,更容易為人民群眾接受和擁護。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考察,與普通漁民交談時,一句“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形象地指出了全面小康社會的核心就是要實現多數人的富裕。總書記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用基層民眾聽得懂的語言表達出來,就是在帶頭實踐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因此他的講話得到了群眾的擁護。所以,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要到群眾中去,要用群眾的語言與群眾溝通,不斷增強干部與群眾的魚水情。
  中國夢是社會主義實踐的最新成果,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指導意義。短期內,中國夢將指導我們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實踐,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既定目標﹔從更長的歷史時期看,中國夢回答了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向什麼樣的目標的問題,全面提出並闡釋了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理論問題。
  (作者系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