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本文通過對16家上市銀行的盈利狀況同其他行業上市公司比較發現:(1)在2005-2008年期間,銀行業利潤呈非平均化趨勢﹔無論是從資本獲利角度(淨資產收益率)還是從經營獲利角度(銷售淨利率)看,銀行業的盈利水平都處於行業高位,而且在金融危機后與非金融行業盈利差距有進一步擴大趨勢﹔(2)但是以資本盈利與經營盈利相比較,銀行經營盈利水平遠高於銀行資本盈利水平。金融危機之前,銀行資本盈利水平甚至與一些實體經濟的盈利水平大體上一致,危機之后經濟整體下滑但唯有銀行經營盈利水平始終高居不下﹔(3)像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石油、煙草這些壟斷強行業,其盈利水平都不如銀行業高。形成這個狀況的主因是由於銀行業准入管制及利率管制導致政策性利差而獲利容易。這種銀行盈利模式在客觀上產生實體經濟盈利能力因低於虛擬經濟而發展不足、虛擬經濟部門個人收入過高導致分配失衡等復雜的經濟社會效應。對此應當給予充分重視,需要在減少銀行業的行政性壟斷、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降低銀行准入門檻、擴大銀行服務於實體經濟及社會的規模和水平等方面推進改革。
關 鍵 詞 銀行業﹔行業准入管制﹔利率管制﹔金融改革
一、問題的提出
當全球金融危機尚未塵埃落定時,由於我國一家銀行主管一句“銀行賺錢已賺得不好意思”的話語,立即在國內引發了一場有關銀行盈利問題的爭議。根據Wind數據庫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4月4日,滬深兩市已有包括12家上市銀行在內的133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報,其中12家銀行的淨利潤達到8415億元,佔上市公司總利潤的51.3%,剔除12家上市銀行后,上市公司的淨利潤較2010年不增反減。 從這些數字看,銀行業存在很高的利潤獲取能力。與此相反,美國次貸危機后在國內國外經濟不景氣的境況下,我國很多行業面臨著內需不足、出口下滑、融資困難等一系列生存與發展壓力。尤其近兩年來突出的民間高利貸問題更是直接反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與實體產業發展的困難。銀行作為直接為經濟服務的金融行業,其他行業發展本應是銀行業利潤的源頭,應該與其他行業發展休戚相關。顯然,在其他行業經營慘淡的情況下,如此的銀行業高利潤現象就顯得不合乎情理了。因此有諸多媒體將銀行業歸納為“暴利”行業就不足為怪了。
然而在嚴格意義上講,所謂的“暴利”其實在經濟學上並無確切定義。一個企業或是一個行業的盈利高低,需要通過比較才能確認。按照市場經濟中的利潤最大化法則以及利潤平均化法則,一個企業或一個行業從追求利潤最大化開始,在經過幾番競爭之后,盈利水平就會從超額利潤下降到平均利潤,實現等量資本獲取等量收益的市場競爭結局。如果出現相反的情況,那必定是市場競爭之外的因素導致的。最大的可能性是壟斷行為引起的壟斷利潤,此外技術創新也是引發超額利潤的重要因素。因此,確認一個企業或行業的利潤高低, 首先需要做比較﹔其次再分析利潤高低背后形成的原因。
對我國銀行業利潤高低問題的討論理應如此。銀行業不僅僅是作為獨立的行業實體存在,更重要的是具有為社會及實體經濟服務的職能。盡管近些年我國資本市場不斷完善,企業可以通過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但銀行依然是企業融資主渠道,也是居民和企業間資本流動的紐帶,銀行業發展的好壞及合理與否關系到整個國家經濟的命脈。所以銀行業對經濟的服務模式、水平與效率直接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來源:《政治經濟學評論》2013年第二期)
點擊下載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