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之美,在於太湖”,我生長在太湖之濱,工作於太湖之畔,喜歡太湖“經冬猶綠林”的千家橘熟,尤愛她“無風還練靜”的萬頃湖光。我把青春留駐太湖,把心血奉獻給太湖,我深知保護太湖生態,是蘇州人的情感所系﹔建設美麗吳中,則是我們的共同追求。
正如十八大報告所指出的,“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具體到我們一區一縣,把生態環境作為立區之本,能讓老百姓在分享發展紅利的同時暢享新鮮的空氣、陽光和水,始終是發展的不懈追求。試想,如果每一個地方都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美麗中國夢”還會遠嗎?
推動經濟發展,GDP增長看得見、摸得著,而且立竿見影、速見其效。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往往不是“顯績”而是“潛績”,而且周期長、見效慢,需要付出更多心血去精心呵護。這裡的關鍵就是,領導干部要有正確的政績觀,更要有一點歷史擔當精神。
在推動發展過程中,我們提出“先地下后地上”的理念。地上的成績“看得見”,地下的配套建設“看不見”,但不能因此而忽視地下空間資源配套建設的重要性。如果說地面上的發展是城市的衣服,應該穿著得體,那麼地面下的建設則是城市的內臟,更應保持健康。雨果就說過“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我們把地下空間打造成城市污水處理和公共設施的走廊,雖然成效“看不見”,但是城市環境變好了,老百姓卻能感受得到。
建設生態文明,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所以也需要領導干部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思維方法。有的事情可以在一任完成,有的事情卻需要幾任接力才能鑄就。如果在政績沖動的驅使下搞生態文明建設,追求立竿見影的一時之效,不僅不能取得實效,反而會在“生態再造”中對生態環境造成傷害。對此,領導干部尤需放眼長遠的胸襟和魄力。
生態環境是公共資源,不具有獨佔性和排他性,因此也容易滋生“搭便車”心理:等著相鄰地區花錢治理,自己則袖手旁觀、坐享其成。如果人人如是想,生態環境又如何得到善治?因此,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還需要領導干部樹立“小生態,大效益”的大局觀念,追求“辛苦我一個,幸福千萬家”的崇高境界。我們吳中區擁有太湖3/5的水域面積和184公裡岸線,保護太湖我們守土有責、投入巨大,但是保護太湖的生態效益,則惠及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我們沒有感到“劃不來”,而是具有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成就感。
建設美麗吳中,看似與經濟發展無關,其實在更高層次上推動了經濟發展,是“無為而無不為”的更深發展境界。天藍地綠、山清水秀,有好環境,就不怕沒有好項目。筑一個美麗的巢,一個體系完善、環境優美的巢,還愁招不來鳳凰棲息於上嗎?我們做好節能降耗的“減法”,學會生態修復的“加法”,探索生態經濟的“乘法”,就能更好地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的比翼雙飛。
還記得小時候的江南水鄉,每逢夏日黃昏,在家門口的池塘裡就可以跳下去游泳戲水。走到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今時代,我的夢想是讓今天的孩子同樣能收獲這一份清涼與暢快。沒有美好的生態環境,就談不上百姓的幸福生活,更沒有高質量的發展。如果每個地方都能擦亮生態名片,就一定能點亮“美麗中國”的夢想天空。
(作者為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