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實農村、發展農業,必須重建農民對土地的信心,讓農民從土地裡刨出比打工更高的收入
我親歷過曾經席卷農村的飢饉和貧窮,也見証著農業發展的鏗鏘足跡。全面小康,農民是難點﹔美麗中國,農業是重點。從付諸一生的上下求索中,我深切感受到,“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既有大有可為的空間,也面臨著發展中的煩惱。
1958年,我從江蘇常州中學畢業,一心想報考復旦大學新聞專業,后來陰差陽錯轉到了宜興農林學院的農學專業。那時我覺得面子上不光彩,校徽別得斜一點,把“宜興農林”幾個字插在口袋裡,隻露出“學院”兩個字。然而,正是在農學專業的學習期間,我從一個不情不願的學生,立志“為農民服務到老”。
改革開放之初,鎮江拉開了工業大發展的序幕,很多農民離開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到城裡打工謀生,一些農村土地荒蕪、人口流失。我曾經問過農民工,為什麼寧願背井離鄉、舍家棄子,也不願重返故土?回答是,種地不值當,沒有打工掙得多。這讓我思考,要充實農村、發展農業,必須重建農民對土地的信心,讓農民從土地裡刨出比打工更高的收入。
重建農民對土地的信心,何嘗不是中國大多數農村發展面臨的問題?為了証明種地同樣能夠致富,我選擇到鎮江最窮的句容縣農村推廣有機農業。記得第一次到村裡培訓有機草莓種植,村民們將信將疑,不少人以為我是推銷化肥農藥的。讓祖祖輩輩種水稻小麥的農民改種草莓,難度可想而知。我想,應該讓農民眼見為實,實實在在地“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
幾年下來,示范園初具規模,南京城出現了句容草莓,句容農民走街串巷、提籃小賣,涌現一大批種草莓的萬元戶。種植草莓致富之后,我們又相繼引進水蜜桃、葡萄、無花果以及蔬菜等項目,在城裡務工的農民看到土地裡刨出了高收入,也紛紛回鄉創業、承包經營。
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單門獨戶的小打小鬧已經不能適應城鄉一體化的市場潮流,我們開始探索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幫著農民銷,形成了開拓市場在先、擴大規模在后的思路。科技人員、村級組織、農民群眾“三位一體”,合作社負責技術支持、產品銷售、對接市場,進一步降低了種植風險,把產業鏈向加工、銷售延伸,推動農業向現代化邁進。
時至今日,我已是古稀之年,在句容累計推廣180萬畝次的高效作物種植,幫助成立10多家示范合作社,惠及20多萬農戶。然而,放眼未來,仍然難言輕鬆。與城市對接、同市場共生,仍是合作社的當務之急,盡管我們竭盡全力進行網絡營銷,爭取“農超對接”,但是每年爛在地裡的農產品仍然佔到30%。歸根結底,還是缺乏人才。2006年至今,村裡一共來了8位大學生村官,做了很多工作、幫了很大的忙,但已經走了3個,“下得來、留不住”,人才匱乏讓人著急。而要吸引人才到農村扎根,不能僅僅靠個人覺悟,還應從體制機制層面給予政策優惠,讓知識精英看到在農村同樣能夠人生出彩,讓城市更多地反哺農村,才能形成農村發展的合力。
為農民服務,說高一點,是我的人生目標﹔說平一點,是我的興趣愛好。如今,我已滿頭華發,仍然深愛農民、農村、農業。我也知道,農村天地廣闊、農業大有可為,需要千百萬人共同努力,需要我們一起來澆灌升級版的“鄉土中國夢”。
(作者為江蘇省鎮江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鎮江市農科院研究員。本報記者申琳、李拯採訪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