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我們把改革過程看作“改革版本”的升級換代,如同開發和設計“軟件版本”一樣,總會因為改革信息和改革知識的有限性、不確定性、不完全性以及與實際情況的某種不適應性、不協調性,需要在改革實踐中不斷改進,不斷打補丁,又不斷升級換代。換言之,前一個改革版本是后一個改革版本的基礎,后一個改革版本是前一個版本的修正和升級,由此形成中國特色的“改革版本”。鄧小平同志的偉大功績在於開創了1.0改革版本,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都大大豐富了這一版本,使中國僅花了30多年的時間,就從世界極低收入、龐大絕對貧困人口的國家,跨越式地進入世界中等收入、小康社會的國家。
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改革1.0版本,是以“先富論”為主題,以建立競爭性市場為目標,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為基本原則,以加快發展為手段的。1978年12月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明確提出“先富論”,而后,黨中央關於中國經濟改革作出了三次重大決定:第一次是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政策,是符合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是整個社會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第二次是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首次確立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改革原則,提出了“提倡先富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第三次是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重申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也提出了“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思路,這是對1.0版本的升級。
從改革實踐看,中國的發展差距也經歷了相當復雜的過程。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先縮小(1978—1984年)、后擴大(1985—2009年)、再縮小(2010年之后)﹔各地區人均GDP相對差距也是先縮小(1978—1990年)、后擴大(1991—2004年)、再縮小(2005年之后)﹔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則一直擴大,2009年之后才開始略有縮小。這也反映了中國的確經歷了兩個不同的改革階段:第一個是“先富論”階段,大約用了一代人的時間﹔第二個是“共同富裕”階段,還需要用一代人的時間,才有可能逐步實現“大多數人民共同富裕”,進而最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中國正處在第二個改革階段,需要明確提出2.0版本的改革,它以“共同富裕”為主題,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維護社會公平”為基本原則,使改革開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2.0改革版本要同時追求三大目標和進行三大改革:
一是追求經濟更有效率,繼續推進競爭改革。今后,提高經濟效率、提高國際競爭力仍然是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建設公平競爭、公正競爭、公開競爭的全國或區域統一市場體系,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是追求經濟更加公平,需要實行公平改革。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為全體勞動者提供機會均等、充分就業的社會服務,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為全體人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促進農民、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收入較快增長的長效機制。
三是追求經濟更可持續發展,需要創新綠色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三大目標、三大改革既相互關聯,又相互支撐,從而形成2.0改革版本,產生三大效益和紅利:經濟效益和紅利,社會效益和紅利,生態效益和紅利。從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來看,生態效益和紅利更為重要。2.0版本的改革不僅繼承了1.0版本的改革,還超越了1.0版本的改革,中國的改革將更加豐富、更加成功。
(作者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