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作為“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科學總結了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走上科學發展道路的實踐經驗,而且以廣闊的世界眼光吸收了當今世界關於發展問題的最新認識,借鑒了世界各國在現代化過程中的深刻教訓,同時也有力回應了人們對於全球化的普遍擔心,因而作出了世界性的重大理論貢獻。
為人類應對共同面臨的發展難題提供理論參考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主題,但在21世紀人類面臨著諸多的全球性問題,如生態問題、貧窮問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問題、恐怖主義問題、疾病問題、社會犯罪問題、毒品問題、人口問題等等,使發展舉步維艱。這些問題的產生,既是以先進技術為支撐的西方工業文明在全球肆意擴張的結果,也受到“技術萬能論”、以物質追求為核心的價值觀的引導,不合理不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和資本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強化作用。全球性問題折射出長期主導人類發展的西方發展理論原有框架和發展道路的局限,呼喚著用嶄新的發展理念和實踐應對發展難題。
科學發展觀用一系列具有鮮明特點的觀點,顯示了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新思路:它揚棄了西方傳統發展觀的“物本”思想,把“以人為本”作為整個發展觀的核心,同時肯定了物質文明建設和技術進步的基礎性作用﹔它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要求,否定了西方傳統的、單一性的“經濟增長論”,但肯定經濟增長的必要性和正面作用﹔它雖然與西方新的“整體發展觀”、“綜合發展觀”有很多相近之處,但卻更加系統化,強調發展進程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的“五位一體”,並把“統籌兼顧”作為根本方法,為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現實路徑﹔它倡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推動經濟全球化朝均衡、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建設和諧世界,突破了西方中心主義的狹隘,重視不同國家在應對全球性問題上的平等合作﹔它根據中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主張,指明中國應對人類發展難題的基本方式,展現中國對人類未來負責任的態度。
科學發展觀關於發展的辯証思考、關於調整制度秩序應對發展難題的思想、關於中國應對全球性問題的主張,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和科學方法,為人類應對全球性的發展難題提供了不同於西方的理論參考。
為眾多發展中國家探索適合其國情的發展模式提供理論依據
二戰結束后,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推進現代化、實現經濟增長上形成共識,並努力推動本國經濟快速增長,一時間普遍出現了經濟增長的奇跡。但由於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社會發展和社會公平,忽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各國不同程度地面臨著經濟結構失衡、社會發展滯后、資源枯竭、環境破壞、政治腐敗、兩極分化、社會動蕩等問題。現實問題推動人們探討新的發展理論和戰略。《寂靜的春天》、《增長的極限》、《新發展觀》和《以自由看待發展》等一系列反思發展、闡述新的發展理念的著作、報告在西方相繼問世,世界環境與發展戰略委員會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世紀之交,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為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開出了“華盛頓共識”的藥方。盡管上述理論試圖克服以往發展觀中的局限,倡導“整體的”、“內生的”、“綜合”的發展,提出發展是為了實現“人的自由”,指出了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新路徑,但它是基於西方經濟和文化模式而制定的,受到“西方中心主義”制約的發展理論,因此對於發展中國家缺乏現實的指導性。至於“華盛頓共識”,更是因對發展中國家的誤導而遭到普遍批評和拋棄。
科學發展觀在吸收西方新的發展理論有益成分基礎上,闡明了社會發展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問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它追求人和自然之間關系的平衡,既強調把人的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同時把人的發展同資源的合理利用、環境保護等聯系在一起,明確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協同進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它追求人與人關系的協調,主張通過法制規范、制度調整、輿論引導、道德規范和社會管理,達到人與人之間(包括代際之間關系)的公正與和諧﹔在構建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關系的路徑上,它強調從國情出發,自主創新,形成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發展方式和體制機制,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可以說,科學發展觀既立足於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也回答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由於其有關發展的思考遠遠超越了西方發展理論,從而能夠為發展中國家探索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提供理論依據。
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壯闊發展提供新的理論支撐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取代者,具有超越資本主義的優越性,表現在能夠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真正的民主和公正,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條件,能夠保証人類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平衡,達到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能夠推動人類和平與發展,有利於人類社會的進步。但是,自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社會主義遭受到種種污蔑和攻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承受著來自西方國家的巨大壓力,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往往成為西方進行攻擊的口實。
在這種情形下,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改革完善具體體制相統一,堅持以人為本與尊重社會發展規律相統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社會全面發展相統一,堅持推進人的發展與尊重自然相統一,倡導統籌原則、協調原則、效益原則、公平正義原則,張揚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創新精神和務實精神,為破解中國的發展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表明社會主義社會具有通過科學發展、實現自我更新提升的強大能力。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都上了新台階。馬克思主義設想的社會主義超越資本主義的優勢正在中國的科學發展中得到體現。
科學發展觀還彰顯了社會主義在人類發展上的優越性。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告訴人們,西方大國為了本國的發展,或發動侵略戰爭、掠奪別國的資源、販賣黑奴和勞工,或向別國轉移夕陽產業、轉移各類垃圾、轉嫁社會矛盾和危機,帶給世界炮火與硝煙,帶給世界人民痛苦與屈辱。西方大國崛起中的“劣跡”,往往易使人們誤認為當代中國的崛起也會對世界造成某種“威脅”。科學發展觀強調當代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倡導和諧世界的理念和國際交往的互利共贏原則﹔強調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尊重和維護世界的多樣性,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社會發展道路﹔主張積極爭取國際和平環境來發展中國,又以中國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這在理論上回應了“中國威脅論”,深刻說明社會主義國家在發展的手段和目的上與資本主義國家有本質區別,決不以損害他人、他國和人類共同利益的方式來謀求一國之利,在維護人類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上發揮著正能量。
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的歷史條件下,在世界被資本主義金融危機困擾的時刻,科學發展觀用新的發展理念及其指導下的中國發展實踐,向世界証明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指明社會主義是符合人類共同利益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
(作者系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