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在促進社會和諧中實現中國夢
張興德
2013年05月14日13:13   來源:遼寧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當前,中國夢已成為社會熱議話題,人們正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凝心聚力。而同時,改革中的深層次矛盾接連呈現,一些不和諧不穩定因素也在增加。最近出版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胡錦濤同志 《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書,為實現中國夢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

實現中國夢與構建和諧社會同途共向

中國夢的內涵和外延十分確切、簡明,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的展覽時所精辟闡釋的: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其本質是人民的企盼和訴求。中國有13億人口,個人願望可能千差萬別,但一個共同願望,概括起來,就是希望社會和諧、發展、穩定,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苦難的中國人民,歷經滄桑,人們對社會的動蕩、分裂所帶來的苦難感同身受。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又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中國民眾深知和諧社會的可貴。構建和諧社會,是人們的共同理想和願望,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促進社會和諧,是實現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是人們共同企盼的目標和結果。

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俗語說,“安居樂業”,安居才能樂業。人類社會發展史証明,一個相對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是社會生產力提高進步,經濟繁榮發達,文化欣欣向榮、百花爭艷,科學發明科技創新必不可或缺的社會條件。實現中國夢不能沒有這樣的一個條件和環境。努力打造一個相對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既是落實構建和諧社會的切實步驟,也是為實現中國夢所作的有效努力。因此,實現中國夢,必須認真貫徹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從努力打造一個相對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入手,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激發人們為努力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熱情。沒有社會的相對和諧、穩定,一切都是空想,實現中國夢就無從談起。

實現中國夢就是要讓人民安康幸福

共筑中國夢,需要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需要民生的持續改善,這是復興之本、夢想之基。社會的穩定、和諧,說到底是看絕大多數民眾生活的狀況如何,看最大多數群眾能否依靠誠實的勞動,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這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和標志,是我們執政為民的起點和歸宿。習近平同志指出,“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証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同胡錦濤同志關於和諧社會的論述,闡明了實現中國夢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豐富內涵,凸顯出民生工作和社會管理的極其重要的作用。群眾工作無小事,我們關注民生問題,也必須從切實做好民生的“小事”、實事入手,讓人們生活得有尊嚴,能夠靠自己的誠實勞動而生活得愉快和幸福。

實現中國夢必須及時處理各種矛盾

任何社會都存在形形色色的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要義在於及時發現矛盾、正確處理矛盾,使矛盾妥善解決而不至於激化成為社會危機。習近平同志的有關論述,高度概括了新時期社會的主要矛盾的內容和特點,提出了解決矛盾的具體舉措,與胡錦濤同志著作中關於《正確認識和處理五個方面的重大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等重要論著的思想一脈相承,為我們處理新時期社會矛盾指明了方向。妥善地解決這些矛盾,是保持社會相對和諧、穩定的前提和根本。當下,特別要積極關切社會熱點難點,妥善回應各種訴求願望,務實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問題,切實加強輿論引導,極力排除各種雜音、噪音的干擾。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共產黨人要懂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把我們黨建設好的道理,懂得“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的道理,以端正黨風政風的實際行動促進社會和諧,在促進社會和諧中帶領人民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