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3年05月12日09:46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怎麼把黨的十八大這樣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黨代會精神轉化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和精神力量,是貫徹落實大會精神必須精心研究和認真解決的重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后鄭重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他又全面闡述了中國夢和實現中國夢的路徑等問題。學習這些論述,使我們深深體會到,把十八大精神落實到思想和行動上,集中起來,就是在深化改革開放中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實現中國夢,是深化改革開放的戰略目標﹔深化改革開放,則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中國夢:連接中國過去、現在、未來的歷史追求,造福國家、民族、人民的崇高理想

  夢,就是理想、追求。用目標來動員人民,用目標來組織隊伍,帶領人民群眾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我們的理想,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經驗。

  中國共產黨是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黨,是有遠大理想的黨,同時,中國共產黨人又善於從實際出發確定階段性的奮斗目標。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提出的奮斗目標。其意義就在於,它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和通俗的說法,反映了近代以來在中國社會涌動著並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進步思潮的要求,凝結著近代以來中國志士仁人的理想、當代中國的追求和未來中國的走向,是連接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民族復興之夢。

  圓夢之路無比艱辛,無比漫長。由於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要解決的是兩大歷史性課題,我們的夢想也就包括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之夢和“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之夢。如果從1840年鴉片戰爭算起,到2050年我們基本實現現代化,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長達200多年。第一個100年,是圓“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之夢﹔第二個100年,是圓“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之夢。

  今天,我們要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並最終實現民族復興這一“最偉大的中國夢”,就是要完成“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使命——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的時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基本實現工業化﹔到新中國成立100年的時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今天我們說圓夢,就是要圓這“兩個一百年”之夢。

  現在離完成第一個“一百年”的歷史使命隻有8年時間了。正如十八大報告開宗明義指出的:“此時此刻,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經過九十多年艱苦奮斗,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貧窮落后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前景。我們對黨和人民創造的歷史偉業倍加自豪,對黨和人民確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堅定,對黨肩負的歷史責任倍加清醒。”為此,十八大發出了“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偉大號召。

  毫無疑問,中國夢不是為了共產黨人自己,而是造福國家、民族、人民的崇高追求。習近平主席在闡述中國夢的內涵和實現這一夢想的道路、精神、力量等問題時,深刻地指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就精辟地揭示了中國夢對於國家、民族、人民的意義,展示了共產黨人對於國家、民族、人民的自覺責任。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民族”和“人民”這兩個范疇,這是實現中國夢的意義所在。強調“民族”的意義,實現中國夢不僅在於我們將完成歷代志士仁人的民族振興願望,造福中國人民,而且將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強調“人民”的意義在於,中國夢是造福於人民的,同每一個人的個人理想息息相關,同時要靠人民來實現。事實上,中國夢不僅是整個國家的富強之夢,而且是同國人的住房夢、就業夢、社會保障夢、生活環境優美夢等個人願望直接相聯系的,是中國人的總體追求與每個人的個體追求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憧憬和企盼。因此,實現中國夢,對於共產黨人來說,就是要更好地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奉獻一切。

  中國夢:堅持改革開放這一強國之路

  回顧和總結我們圓夢的歷史,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個100年圓“民族復興和人民解放”之夢,靠的是黨領導人民的革命﹔第二個100年圓“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之夢,靠的是黨領導的改革開放。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來,我們常講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這是來自實踐的權威結論。今天,我們要完成“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任務,最終圓滿實現中國夢,還是要靠改革開放。這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的。

  在改革開放與中國夢的關系問題上,首先,要認識到實現中國夢與推進改革開放是一個問題的兩面,改革開放的成功就是中國夢的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國夢,一必須走中國道路,二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三必須凝聚中國力量。而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都聚焦於改革開放。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最為鮮明的特征是改革開放。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力量,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也即改革開放的力量。因此,改革開放的成敗得失,直接關系到“中國夢”的實現。

  其次,要認識到改革開放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中國夢。鄧小平曾明確地說過:“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他還說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集中力量搞四個現代化,著眼於振興中華民族。”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振興中華”與“趕上時代”是我們改革開放兩個相互聯系的目的,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之所以在振興中華的同時要強調“趕上時代”,是因為我們所說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要恢復中華民族昔日的輝煌,而是要使中華民族趕上時代潮流。

  再次,要認識到改革開放是實現中國夢的動力。在中國這麼一個人口多底子薄並且經歷過歷史曲折的東方大國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隻有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同時,從根本上變革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和其他各個方面的體制,才能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實踐已經告訴我們,中國能夠用短短30多年時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靠的就是改革開放。我們知道,這30多年我們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特色鮮明、富有效率,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性的,還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我們也懂得,今天的中國面臨許多矛盾、風險和挑戰,特別是在民生等問題上還有許多難題需要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也隻有通過改革開放才能破解。

  深化改革開放盡管十分艱難,但正如鄧小平所說的:“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隻能是死路一條。”總之,不改革,空談改革,亂改革,都不可能實現中國夢。

  中國夢:遵循改革開放的內在邏輯,把握理想與實干、改革與發展、機遇與挑戰的辯証關系

  在改革開放與中國夢的關系問題上,除了要認識到上述基本道理,還要深入思考和研究改革開放的內在邏輯,正確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過程中一系列復雜的矛盾,處理好改革開放進程中理想與實干、改革與發展、機遇與挑戰的辯証關系。

  理想與實干。夢,是理想,但不是空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中國夢的同時,首先提出的告誡就是“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從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結論。戰國時期的趙括,隻會“紙上談兵”,以致40萬趙軍全軍覆沒﹔魏晉時代風流名士以清談為風尚,被王羲之砭為“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中國夢作為我們的理想,是合“理”之想,而“理”是以“實”為基礎的,“實”是實際,也是實踐,從實際出發之“理”、來自實踐之“理”、應用於實踐之“理”、自覺接受實踐檢驗之“理”,才是我們所要之“理”,才能成為我們的理想之“理”。中國夢作為我們的理想,是合理之“想”,而“想”不僅是“干”的願望和原動力,更要靠“干”變為現實。中國夢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理想,隻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實干,才能變為生活中的現實。

  改革與發展。發展必須要改革,不改革沒有出路。我們曾說,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標,穩定是前提。這一論斷,已經說明了改革與發展的關系。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一條重要經驗是:改革必須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必須為破解發展中的難題服務,必須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經濟體制和各方面體制的實現形式,腳踏實地地推進。當前,我們深化改革開放,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有利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科學發展。因此,我們對改革進行頂層設計也好,“摸著石頭過河”也好,都必須從當前社會發展階段的實際特別是這個階段的發展要求出發。隻有從實際出發,圍繞發展的任務和要求來推進改革,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歷史已經並將繼續告訴我們,世界上誰也阻擋不了中國夢的實現。在改革開放中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我們除了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理想與實干、改革與發展的辯証關系,還要正確對待和把握機遇與挑戰等問題。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不能因取得偉大成就而盲目陶醉,也不能因面臨各種挑戰而盲目悲觀。為了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惟有緊緊抓住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勇敢應對各種挑戰,才能將中國夢的美好希望變為美好現實。

  (執筆:李君如)

(責編:程宏毅、楊麗娜)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本版頭條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