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勾勒了未來中國發展的宏偉藍圖,點燃了13億中國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中國夢是你的夢、我的夢、大家的夢,是13億人共同的夢。最大限度匯聚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才能把夢想變成現實。
認同與共識:匯聚實現中國夢力量的思想前提
夢想是人類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人類因為有夢想,才會不斷推陳出新,生產和發明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價值多元化的當今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五彩斑斕的夢想,每個團隊都有其遠大目標和志向。匯聚實現中國夢的力量,首先要使人們認識中國夢的本質內涵,認同中國夢的價值意義,自覺地把個人夢、集體夢統一到中國夢來。
沒有認同和共識就難以形成合力。歷史告訴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具有長久的歷史積澱,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840年的鴉片戰爭之后,國勢急轉直下,不斷走向衰敗,救亡圖存開啟了近代中國人的夢想。仁人志士不斷為實現中國夢而艱苦奮斗。然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夢、康有為的世界大同夢、孫中山的民主夢,都沒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與人民富裕的夢想無法實現。原因之一,是他們沒有找到一條被人民群眾廣泛認同的道路,他們的夢想沒有得到人民群眾的響應和支持。
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基本內涵的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國家強大了,國民才會有安全、有主權、有尊嚴,才能安居樂業,才會有美好幸福生活。我們要達成這樣的共識,把個人、民族、國家的美好願景緊密地連在一起,認同中國夢的共同追求,從而把中國夢當成是你的夢、我的夢、大家共同的夢。眾人拾柴火焰高,隻要最大限度凝聚人心、聚集偉力,團結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
民生與發展:匯聚實現中國夢力量的動力支持
需求是社會發展的動因。滿足人的需要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民生問題正是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大問題。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中國夢是國家夢、民族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是承載著億萬人民的幸福夢。隻有把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衡量工作的標准,讓人民群眾“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匯聚實現中國夢的力量。
在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動因。生產力是滿足人的一切生活和生產需要的唯一途徑。我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2010年我國GDP超過了從1968年以來保持了42年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的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中國速度、中國奇跡。實踐表明,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才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歷史進程,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我們黨的幾代領導人都為之注解了具體的內容。毛澤東曾把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過程概括為兩個階段:一是用100年左右的時間(1848—1949)實現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二是用100年左右的時間(1949—2050)發展經濟,使國富民強,實現復興。鄧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部署,第一步到20世紀80年代末,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黨的十五大將“三步走”的第三步細化為“小三步”,第一步,2010年前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步,從2010年到2020年建黨100年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第三步,從2020年到2050年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十八大提出“雙百目標”,一個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是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加清晰,更加具體明確。輝煌的發展成就激發人們的信心,美好的發展前景催生人們奮斗的力量,“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
民族大團結:匯聚實現中國夢力量的根本保証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主席對實現中國夢的路徑進一步闡釋: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習近平主席還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國家,總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多力量大”、“人心齊,泰山移”等民間諺語說明老百姓對人口數量與力量、民族團結與民族力量之間關系最簡單的共識。世界歷史一再証明,任何國家任何時期,“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是祖國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每一個民族都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每一個民族都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維護和發展民族大團結,是匯聚實現中國夢力量的根本保証。
廣西的繁榮發展是實現中國夢的有機組成部分。把廣西打造成西部經濟強區、民族文化強區、社會和諧穩定模范區、生態文明示范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奮力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廣西篇章。當前,廣西發展已站在新的起點上,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躍上新台,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增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顯著,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豐碩,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成績斐然,山青水秀生態美品牌優勢更加彰顯,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執政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乘勢而進,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需要民族團結作支撐。廣西是全國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五個省份之一,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世居民族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另有滿、蒙古、朝鮮、白、藏、黎、土家等40多個其它民族成分,也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其中又包括12個民族自治縣、58個民族鄉。在歷史長河中,廣西各民族互相融合,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通婚,譜寫了民族團結的歷史。200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時,中央給予廣西“民族團結的模范、維護統一的模范、維護穩定的模范,是我國民族關系‘三個離不開’即:‘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模范”的高度評價。保持和發展廣西作為全國民族團結示范區的良好局面已經納入廣西“十二五”規劃綱要予以推進,當前正在奮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建設。全區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必定匯聚起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的強大力量。
(執筆:陳洪濤)
|